郭明義同志被授予“當代雷鋒”榮譽稱號。新形勢下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行動號角再度吹響。這一次要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據3月3日《人民日報》)
郭明義說:“只要去做,人人都是雷鋒。”他通過每一筆捐款、每一次獻血、每一項業務攻關、每一個面對陌生人的微笑,不斷讓人們感受到雷鋒精神其實就在身邊。的確,學雷鋒、做好事“人人可學、處處可為”。雷鋒已經從神壇上走下來,正在平民化,你我他都能成為雷鋒,這不是問題。
問題是雷鋒離開我們近五十年來,我們每個人都在心里呼喚雷鋒,可又都分明覺得,雷鋒總是來不到,每每露出幾分失望。南京彭宇案、小悅悅事件近在眼前,雷鋒似乎真的離我們遠去。再看看社會中綿延不絕的腐敗現象,從官員的失職瀆職、貪污受賄,到系列“蘿卜”招聘,從“周久耕抽煙”到黨員干部私生活糜爛,從公權力失控到法治不彰……雷鋒哪里還有半點讓人敬仰的意義?
3月2日《人民日報》報道了“藝考:‘高燒’背后的反思”。原來,多年來國內的藝考已成瘋癲狀態。年年藝考,許多家長陪著考生南征北戰,半年之內走過大半個中國,試圖用汗水、淚水、心血和金錢,跨過文化課分數線可以降低的高考門檻,敲開心儀高校的大門。這種“高燒”背后,除了趁“燒”打劫的那些培訓班、速成班,更有眾多高校的招生沖動,不顧質量敞開招生大門,造成藝術院校的虛假“繁榮”,“虛腫亂胖”,不講質量,既害學生,也害學校。說白了,“高燒”燒的就是金錢。網友“劉道彩”認為,藝考生儼然就是一張張“會走的鈔票”,從考生參加專業培訓、擇校報考、應試到錄取等各環節,已編織了一張讓家長、考生“燒錢”的利益網?!@個時候,“雷鋒”在哪里?那些焦頭爛額的藝考生該怎樣學習雷鋒?那些眼里只有金錢的辦班者、招生者會怎樣學習雷鋒?真不由人不捏一把汗。
雷鋒之所以就在身邊就在心中“沒走出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雷鋒的所作所為全部都是基于常識的常人之舉,太平凡了,也太普通了。其實,這就是生活,原汁原味的生活??上У氖?,但凡我們覺得雷鋒遠離了你我他,就是因為我們常常背離了常識。比如“高燒”的藝考,就是一種畸形的教育現象,藝術人才的“批量生產”絲毫不符合藝術人才的培養規律,也根本無法保證人才質量,更會帶來藝術生就業難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此刻,學習雷鋒就遭遇了極為尷尬的局面。
不得不說,學習雷鋒并不容易,也許真的是任重而道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