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這一解構工作的權威人士正是當年建構雷鋒形象的代辦人張峻,張峻原是沈陽軍區一名宣傳干事,與雷鋒有過9次接觸,為雷鋒拍攝過223張照片。這則報道借張峻的言說,挖掘了雷鋒形象背后的政治原因,披露了出于宣傳需要雷鋒形象(雷鋒照片)被刻意修改的種種細節,以及雷鋒本人愛美、虛榮、不守紀律的缺點,報道最后援引了張峻對《雷鋒》電視劇組的建議:“你們要和以前拍的電影都不一樣。就是把雷鋒從神壇上拉下來。雷鋒是人,不是神。”
這則報道所做的工作其實是由來已久的。多年以來,社會上不斷有論調質疑雷鋒的高尚行為:或者認為他的高尚不真實,或者認為他那樣做很傻,是個傻瓜。現在權威人士張峻作了權威發布,雷鋒似乎可以蓋棺定論了。但事情沒有這樣簡單。
前一陣兒,因田亮出演電視劇中的雷鋒而引起輿論種種質疑,質疑的一個焦點是田亮的公共形象與雷鋒差別太大,田亮不具備雷鋒精神。這種對演員的苛求正說明雷鋒精神已深入人心,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形塑著中國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雷鋒精神已成為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資源,成為舍己為人、助人為樂、大公無私等價值倫理的代名詞。所以,對雷鋒形象的不恰當表征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質疑和反感。但是,既然如此,又如何解釋包括上述報道在內的眾多對雷鋒形象的質疑、解構呢?
隨著時代的變遷,另外一套對人性的理解如今在社會上大行其道,以張峻的說法為例:“雷鋒是人,不是神”,這個說法其潛在的邏輯是:自私自利才是人,崇高無私就不是人。這種人性理解一定要把雷鋒拉下神壇,把非崇高的東西賦予雷鋒,雷鋒才獲得了人性。
這里,與其辯論人性是自私還是無私這樣本質化的問題,不如思考一個更有意義的問題:為何有的時代要宣揚雷鋒的無私精神,有的時代要解構這種精神?
雷鋒形象和雷鋒精神的確是借助媒體宣傳建立起來的,不借助媒體宣傳就不會有這樣的公共形象和公共精神。而這公共形象和精神與雷鋒作為一個具體的個人、與其豐富瑣細的個人生活肯定不是完全同一的。所以,重要的不是雷鋒公共形象與雷鋒個人是否有出入,而是雷鋒的所為所為是否能夠支撐這個形象,是否與雷鋒精神相一致?顯然,即使上述意在解構雷鋒的報道也顯示出雷鋒的事跡都是真實存在的,不過是為了宣傳報道的需要補拍了照片,對照片進行了人工修改、合成。
的確,那個時代建構雷鋒精神自然是一種政治,就如同當今解構雷鋒精神同樣是一種政治一樣,但政治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好,而要看是什么樣的政治,這政治提倡什么,反對什么,為誰服務。顯然,對雷鋒精神的提倡極大地召喚起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了友愛互助的社會風氣,塑造了幾代人的精神世界。相反,自私自利的人性論已造成當今社會的道德危機和社會生態環境惡化。在重建社會價值核心體系日益緊迫的今天,不知這種不遺余力地解構雷鋒,目的何在?說實話,人性自私自利的宣揚根本上是為特權階級、既得利益集團服務的,因為只有他們才更具備自私自利的資源和權力。
懷疑、嘲笑、修改雷鋒的高尚不過是暴露了我們自己人性的偏狹、時代的弊病而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