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是這個世界上的最大壟斷者?很顯然是美國,美國的私人金融機構美聯儲是這個世界上的最大壟斷者。現在許多貨幣(紙幣)是信用貨幣,都由國家發行。為什么?因為權力本身就是義務。所以有權力發行貨幣的國家必須要進國家義務。如發展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事業等。在一個獨立的貨幣體系內,錢就是一個貨幣符號而矣。它是商品流通目的是實現價值交換,商品交換,滿足人民需求的工具。根本上來說還是進行的勞動價值交換。而單純的引進外資而不是伴隨著物品的實物購入,沒有任何意義。有些人掌著國家宏觀經濟大權卻掉在錢眼里,在今天還哭著喊著讓人家承認市場經濟地位。錢可以代表資本,但不是資本本身。錢就是印出來的紙幣而矣。而現在世界流通美元,把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如此美元這個資本符號可以跨國界自由掠奪利益,但是人這個勞動力卻不能自由流動。中國人犧牲了資源,破壞了環境,制造了商品賣給美國人,換來美元這個信用符號。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而不進國際義務,相反他白大量經費用于軍事,以武力保護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有一首歌叫《世界都在笑中國傻》,不能僅說今天中國市場經濟迷們是神經病,簡直是腦殘。
所以說美國就是一個邪惡的家國——當他需要土地的時候,他去屠殺印第安人。當他需要勞力的時候,他去販賣黑奴。當他需要資本漁利的時候,叫你開放金融市場。好叫高盛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當他需要白得世界資源的時候他可濫發美元。用紙張紙幣換回世界的資源。美國的富是富而不仁,建立在資本奴役掠奪世界基礎上的富有。所以中國人要有骨氣,不能傍這樣的“大款”。傍不好就可能被反咬一口。以美元打劫蘇聯的前車之鑒必須引以為戒。要看清楚世界銀行佐利克要的市場化改革就是讓美元打劫世界。如中國的銀行企業一旦私有化擺脫的不是政府的控制,更是中國央行的控制。整個世界現在都對私有的美聯儲無能為力,何況中國的私有化銀行。如此中國的銀行業將徹底成為國際金融炒家的魚肉。中國央行將徹底成為美聯儲——美國私人央行的傀儡。
一.市場調節手段本質上是利益調節機制而不是表面上供求關系調節。
計劃和市場都是人們為達到經濟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而市場調節手段本質上是利益調節機制而不是表面上供求關系調節。也就是說沒了利益也就沒了供求。如現在的樓市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如果僅限于這個功能上的供求關系,那么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真正需求即所說的剛需。因為房子的功能變了,用來炒作牟利,而房子的使用年限又幾十年,不像蘿卜青菜放不住。現在的供求關系大都體現炒作的需求而矣。所謂的供需關系就是利益需求關系。現在炒作者不是需求房子,而是需求房子帶來的利益。房奴的說法很形象,作為一般消費而言,就是一個錢貨兩清的交換。而人們發明了超前消費就不然了。你可以提前享受住房而慢慢還貸。在享受這種看似的優惠時,我們應該想想,為什么我們非要以透支未來的收入方式來買房呢?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們買不起房子而要去透支未來的財富?
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原因:一.我們的勞動收入被人為的壓低了,是我們的收入積蓄不足以買房子。由于人為的壓低了勞動者的收入,也就是分配不合理,以資為本,資方撈取了更多的利潤。二.是因為壓低了勞動者的收入,有反過來制約了商品的流動,所以才會發明出超前消費。而超前消費這種方式呢?就是資本在賺取你現在勞動的價值的同時也一并賺取了你未來勞動收入的價值。物理學上有一個黑洞的概念。黑洞坍塌把包括光在內的所有物質都吸收。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黑洞嗎?人類的經濟社會就有這樣正在坍塌的黑洞。俗話說,出來混的,是早晚要還的。又說,欠了債是要還的。如果是欠債不還,那么誰還去放債?如果是欠債可以不還,那誰不都去賴帳?新自由主義的學說盛行,美國的超前消費形成了一種發展模式。但是不懂哲學,不懂辯證法的經濟學家,僅是耍小聰明的愚蠢之人。欠債是要還的。超前消費形成了巨大的金融黑洞,吞噬著人們將來的財富。如果一個美國老太太的超前消費她又不想還債,那么她死去后就形成一個小的金融窟窿。這個小的金融窟窿如果不堵上,就會形成一個象影響天氣的蝴蝶效應一樣,最終影響金融的穩定。如果不計其數的美國老太太出現,就會引起超前消費這個大黑洞的坍塌。
房貸如同讓人們背上了一個如同蝸牛背上沉重的殼一樣的房子。人們把自己將來的收入都抵押了。貪婪的金融家發明的金融衍生工具,瘋狂的賺走了人們將來收入的利潤。而對人們來講未來收入是不確定的。一旦經濟不景氣,就沒有將來的收入。而貪婪的金融家早已忘記了金融可能存在的風險。這樣超前消費的黑洞坍塌就是必然加快的到來了。新自由主義的超前消費學說其實也不新鮮。早在中國宋代王安石的《青苗法》就和他很相似。王安石的《青苗法》失敗,中國古人有過很深刻的總結。“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腳踏實地,心情舒暢。”一個社會要發展經濟,借貸僅是權宜之計。萬萬不可把它當成了正常狀態。過渡的借貸就形成了金融的大窟窿。借貸是要還的,即形成了一個吞噬將來的黑洞。要想這個金融黑洞不坍塌,是有把借貸還上。不還上,經濟發展一旦下行,這個黑洞就要坍塌。如同潰堤的洪水一樣。毛主席不圖虛名,不靠借貸來發展經濟。國家既無內債也無外債。今天的中國走了一個片面追求GDP的發展模式,如今還要用大規模信貸刺激的方法發展經濟。從超前消費的信貸模式是形成吞噬未來財富的金融黑洞角度來講,這個方法實在是不足取。人為的金融黑洞搞不好是要坍塌的,。政府債務也是政府的超前消費。現在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二.資本沒有祖國,金融家眼里只認錢。但為國要以義為利。
什么是市場經濟?在沒有西方的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之前,五千年來中國沒有市場嗎?沒有經濟嗎?有,有人類生活就必然有勞動,有了勞動生產就必然有經濟。存在勞動的交換,就必然有市場。而中國人為什么五千年來,不會把市場奉若神明呢?
因為在中國的文化里認為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萬物生之有時,故用之不可無度。而今天我們的建設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就是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泛濫,唯利是圖造成的。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信奉資源的市場的配置。有的時候我就非常氣憤,天下無事的時候,那些市場經濟的巫婆神漢們出來忽悠,而一有個災難,他們就都死魚閉氣了。旱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沒見一個市場經濟學家出來,用自由市場經濟忽悠一番。那是我就主張如水災的時候,我們應該學學西門豹治鄴,扔幾個自由經濟學家到水里去。我就不信他們萬能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就治不了水。
經濟學作為人類的一門學問必須要考慮兩個重要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而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學很顯然在考慮這兩個關系上建立學說。他們不過是在以經濟人假說前提下建立起來的一門學說。把人單純的看成經濟動物來研究。所謂的供求關系的市場運行機制不過是建立在利益驅動之上。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就是新自由市場經濟學的本質。而且他們僅學來了私有產權理論,而沒有共有產權理論。信奉一私就靈。
市場是誰?政府又是誰?自由經濟學家們天天口里市場呀,政府呀,如何如何的胡鼓搗一番。他都沒搞明白 市場是誰?政府又是誰?不明白市場也好政府也好都是人在其中活動。為什么一個人一到了政府里就會搞腐敗?因為受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機制作用。在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把人變得無道也無德。古語說:國家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而國家一但以利為利必是受了小人的蠱惑。一個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必須要一個以義為利的政府才能穩定。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市場的運動名以上是供求關系,本質上是利益關系,利益驅動。而少了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的政府國家天下就會亂了套。如農業是基礎產業。可農業生產利潤少,如果依任市場的所謂調節,放縱市場的趨利,就是土地撂荒。沒人去生產糧食。真輪道物以稀為貴的糧食少了,出現了糧荒,糧價上漲再去種糧就來不及了。那是會出饑荒的。
為國以義為利。所以中國的思想家們始終沒有放縱趨利的市場。為了維護國家穩定大多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重農抑商就是國家計劃。“《管子》一書在經濟思想方面,還體現出宏觀經濟管理理論的輕重論。輕重論是管仲首創的,后來的管商學派又豐富和發展了這一宏觀經濟管理理論。他們主張國家積極干預社會經濟,把握左右經濟形勢的主動權。主張實行重征商、官山海和禁榷制度等,使封建國家直接掌握大量資財,以散斂方式控制物價和調節經濟,并實行利出一孔,使每個人都根據其為國家所作貢獻大小而得到利益。西漢武帝時桑弘羊等人所推行的各項經濟政策基本上是輕重理論的具體體現。此后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理財家如劉晏、王安石等人所提出和推行的經濟政策也都受了輕重理論的影響。因此,輕重論學派是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理論方面最重要的思想派別之一。”(來源網絡)
三 中國應該走出自己的有計劃的市場經濟之路。
現在的中國“精英”們受西方舶來的公民社會思想,以私有產權理論來研究人類問題。而我提出了共有產權理論和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原則。而以私有產權理論,私有占有與私有繼承的理論看來國家的所有權是空置的。因為少了一個君做主,君王的私有天下。貪腐亂象都源于一個無主之悲,沒有人為國家天下負責。個人發財致富的小道讓人們變得自私自利,恨不能把國家的,大家的,都變成個人私有的。在一個沒有君王私有天下的國家里,竟然沒有人為國家整體利益負責,《無主之悲》恰恰證明了中國右翼思想已經進入絕境。私有產權理論讓人們丟了和他人共有.共和之心.
有些人講產權明晰,只講私有產權明晰,而不講公有產權明晰。因為他們多私天下之心,而少公天下之心 。把人民共有財產說成無主的“冰棍”。沒有公天下之心,自然就想不出,自然就找不到明晰人民共有產權的方法。一個人民共和的國家就必然需要有人民的公有.共有財產,所以就需要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人民共有財產共有公用,為人民所用。
只有以共有(公有)產權理論才能實現人民共和。什么叫人民共和?簡單說就是國家天下不再是帝王私有的,而是人民共有的,如此才叫人民共和。而且只有以共有(公有)產權理論才能實現人民共和。而僅以私有產權理論結果就是對人民共有財產的瓜分,所以說講產權理論,必須講人民共有產權理論結合個人所有的產權理論。私有占有之心有悖于人民共和之路。 國家的人民的公有共有財產都瓜分成私人占有拿什么來實現人民共和?
社會主義應該有市場,但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應該是公有制企業和個個集體經濟組織。人類勞動關系不外以下三種:協作勞動關系.奴役勞動關系和雇傭勞動關系。原始社會是協作勞動關系,奴隸社會是奴役勞動關系,資本主義社會是雇傭勞動關系。而社會主義社會又恢復了協作勞動關系。社會主義國家有計劃的市場經濟,計劃和市場手段都是為了達到經濟為人民服務的目的。應該以共有產權理論為指導。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應該是個個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市場活動。而以私有產權理論為指導的自由市場經濟都是個體參與市場活動。社會主義國家的共有產權誰來體現?一個國家誰是主人?就要看誰是這個國家賴以存在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由誰來掌握。如果是公有制,即大家共同擁有共同繼承,任何人不占為私有和個人私有繼承,那么個國家就是真正意義上是大家的。不是任何個人的。反之如果是少數人占有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多數人成了雇傭勞動者,那么這個國家就是少數人的,是被少數人壟斷的。貫通古今中西思想——“公天下”的結果就是“共天下”。人民共有財產的產權由誰來行使?應該由人民選出的代表組成的全國人大來行使。而不是由公務員組成的行政機關來代替。
“民主”人士有一個說辭叫要把權力關進籠子。但這個說辭過于籠統在這里我給明確一下——必須把行政的權力關進人大的籠子里。因為按照憲法的精神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大。現在突出的問題就是行政權力不受監督,不受人大的制約。就該開以來的表現就是,黨政分家,行政機關主導的改革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如人為改出的一個不平等——退休雙軌制就是一例。又如賣地財政和拆遷之亂,都是行政權力的執行者依靠行政權力謀私利。
有人說公有制變成了官有制。為什么?就是因為行政權力越俎代庖。過去的國營企業改成了國有企業。而國有企業誰所有?誰行使所有權?沒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事,沒有人民代表的事,是行政機關行使所有權。所以國有企業的利潤都歸了行政機關。全民所有的國有企業創造的利潤人民不得利,但大都用來行政消費。
改變國有企業官營化,應該是讓人民參與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最好的辦法就是工人參加管理,干部參加勞動的鞍鋼憲法原則。再有就是國有企業的產權問題,國有企業的產權歸全民所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有。而不是少數人所有叫民有。全體民的所有叫公有.共有。少數民的所有.個人所有叫私有。
人民共有財產的產權由誰來行使?應該由人民選出的代表組成的全國人大來行使。而不是由公務員組成的行政機關來代替。 我認為民主是人民參與國家的管理而不僅是通過票選管理自己的人。“民主人士”大都熱愛一人一票的票選民主。在他們的邏輯里叫民不選官,官不為民。而同樣一個道理也可推論勞動者如果不通過一人一票選老板,老板也不會為勞動者的利益著想。所以一人一票的票選形式也不能一概否定。要說票選我更贊成一人一票選老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