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竟然有“既得利益者”,利用自己的“優勢話語權”阻擋改革!咋一聽,覺得挺奇怪,既然是既得利益者,應該是改革最衷心的擁護者和最鐵桿的粉絲啊,他們怎么會阻擋改革呢?再靜心想一想,終于似乎好像仿佛真的明白了其中的緣故。忽然笑了,唉!做人,怎么可以這么自私呢?既得利益者在改革中一個個搖身一變,或成了權貴,身價萬億,或官居高位,權可傾國。然而樂極生悲,其中難免會出現個別人貪污腐敗墮落變質的問題,也有的為此鋃鐺入獄,有人因此而丟了性命,有人在夜里擔驚受怕睡不好覺,有人在獄中悔恨交加痛不欲生,他們在總結原因是認為是改革讓他們落到了這步田地了。這些人由此而痛恨改革阻礙改革的心情我們人民是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不能以此來否定和阻礙改革大業嘛!成績才是主要的,“改革的成就舉世矚目,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地位大大提升。”所以,正告這些既得利益者,要從黨和國家還有人民的長遠利益計,堅定不移地繼續支持改革事業深化發展。
大道理我不講了,咱從我今天買菜的小事說起,也來一次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吧。
平時基本上是老婆買菜,我很長時間沒買菜了,沒想到今天買了一次菜,感想還真不少呢。
下午放學后,女兒拉我到超市去買菜,說是明天想吃頓米飯。稱完菜,算了賬,老板說“一共20元。”什么?20?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算錯了吧,仔細地翻了翻手中的塑料袋,里邊的內容算不上豐富多彩啊:
一個西葫蘆,
兩把小青菜,
三根黃瓜,
三個西紅柿,
再加上幾片蘑菇。
“這就20元,還沒買肉,連豆腐都還沒買,這就20了啊!”老板笑了笑,現在就這價嘛!
20元?!坑爹啊!懷著一顆受傷的心,我回到家,想罵人,卻不知道該罵誰。
這菜,以后還能再吃嗎?
又一想,還是自己的覺悟不夠高,思想認識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么,所以落后了。這不過是改革中引起的一點點小問題而已,是完全可以靠進一步深化改革來解決的。須知:“你雖然不能改變菜價,但你卻可以改變自己心情。”果然,這么一想,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晴朗了起來。
有比較,才有鑒別。現在確實比過去好的多了啊。你看現在的老百姓,有手機,有電視,有電腦,還有電動車騎上。多好啊。當年我老爸一個月38.5的工資拿了多少年,那個時候家里老老少少8口人,日子挺緊的,假如一頓菜就花了20元,這個月8口人剩下的29天怎么辦?
又想起來前天和一位60多歲的老師傅聊天。我為了趕路,叫了一位老師傅的代步車,看著頭發花白身子瘦小的老師傅,我問他開車多長時間了,他說他62年就開汽車呢。問他現在生活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老師傅說感謝黨的政策好,現在生活過得很好。而且從他的口里我知道了,像國棉七廠八廠這些國營老廠的工人師傅們,現在一個月的工資都已經高達一千多塊錢了,哇,一千多啊,比我的老爸時候翻了多少倍了啊。咸陽雖然是小城市,可也算得上歷史名城,而且聽說去年還評上了國家級的衛生城市呢,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城市里,一月領著一千多工資,工人師傅們,生活該是多么的幸福多么有尊嚴啊,簡直比太陽還光輝燦爛呢,多么的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又想起去年春天我在渭河邊瞎轉悠的時候,看見有幾個工人老師傅挖野菜,老師傅說他天天都要挖野菜,曬干了要吃一年呢,我當時還很有些驚訝,心里說,你看人家城里人生活就是有品位啊。到現在還能對泥土保持著這么深厚的情感呢,連我這個農民的兒子都自愧不如啊。
你看,我現在買一次菜的消費就達到20塊錢的水平了呢。再這樣無私無畏大刀闊斧地改下去,我吃一頓飯的檔次高達一千甚至超過一萬都是指日可待的了。
誰不說咱改革好,是吧。若再有既得利益者,膽敢阻擋改革,我們老百姓就用“菜刀破腹”的大無畏勇氣劈死他,用神見神怕鬼見鬼愁、馳騁天下全無敵的“三不足精神”嚇死他!
三不精神:“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