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禁在外吃肉”讓誰臉紅?
27日,一則“體育總局禁國家隊在外吃肉”的新聞標題成為各大網站的點擊熱點。相信每一個網民在沒有看到內容的時候,一定會是驚詫不已。照理說,運動員吃不吃肉,無需也沒有必要讓一紙禁令去管,更何況是一個貴為部級單位的政府機構去下達這樣一個不近人情的禁令。然而偏偏這樣一個不按常理的禁令就出現在了運動員和公眾的面前。
據媒體報道,國家體育總局日前再次向各運動隊下發食品安全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市場上部分豬牛羊肉安全指標超標,為確保安全,各個備戰隊伍想盡辦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訓練基地飼養放心豬,外出訓練親自采購放心食材。這還不止,運動員不允許外出就餐,即便情況特殊不在食堂吃飯,那也只能吃點面和青菜。
而事實上,這已不是國字號運動員第一次享受這樣的待遇了。早在年初,國家體育總局便在“奧運備戰期間食品安全問題會議”中重申,不允許運動員在外吃豬肉和牛羊肉,對每一批購買回來的食材要進行抽檢,確保不含生長素、“瘦肉精”等成分。
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為體育總局如此細心細致的高度責任感而豎起大拇指。坦白來講,體育總局這種高度責任感,無論是對正在爭分奪秒備戰奧運的運動員,還是對于殷切期望再奪奧運金牌的數億國人,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和交待。
但問題是這一紙禁令,卻在不經意間戳穿與刺痛了更多人的心——我們的食品安全誰來保證?
筆者在針對該新聞的各大論壇上看到,諸如“俺雖然不是運動員,但俺也是納稅人,俺也要吃放心肉;運動員的健康由體育總局來護航,廣大人民的安全又由誰來保障;如果老百姓也能吃上放心肉,比任何金牌含金量都高!”的帖子占據著絕大多數網民那顆憤憤不平的心。
是的,當一個國家級的體育機構都面臨極為頭疼極為嚴峻的飲食安全問題時,食品安全也就絕不再僅僅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口號,我們尚不能保證那些流血流汗為國爭光的健將們,還何談能夠保證全體人民的飲食安全。
也許有人說,運動員不同于常人,他們的標準要遠遠高于我們。是的,我絲毫不懷疑這種說法。但大家不要忘記,牛羊肉的檢測標準再低,瘦肉精再少,卻終歸在當前的食品安全監管漏洞下廣泛地存在著。要知道這些都是普通百姓最基本最必須的食品,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也許我們都不會有什么病癥,但百姓居家過日子絕不會是那四年一個輪回的奧運會。天長日久,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瘦肉精的飲食生活里,又有誰能保證我們一定不會因小患而得大疾。
體育總局的一紙禁令或許能夠暫時保證那些為國爭光健兒們的身體健康和運動狀態,但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又何時才能享受到這種“安全食材”的特殊待遇呢?
一條禁令無意卻在客觀上讓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晾曬到了公眾的眼球下。公眾一定不難推理到,此刻,臉上最難堪最臉紅的誰?臉紅固然難堪,但難堪之后公眾最希望的卻是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能夠痛定思痛,用切切實實的工作行動來洗刷這種不甚光彩的臉紅!(此未審稿前原文)
附:原文發于http://views.ce.cn/view/ent/201202/28/t20120228_23109953.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32de6b01011ybd.html
http://user.qzone.qq.com/568550915/infocenter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