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本是中性詞,不能成為私有化代名詞
幾十年來甚囂塵上的說法就是“改革開放”,現在一說改革開放,主流的解釋實際成為私有化和引進外資出口貿易。鄧小平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基本不提了。
而實際效果有目共睹:貧富差距,腐敗泛濫,犯罪猖獗,外資控制,賣國送匯,血汗工廠,環境污染,資源毀壞,食品毒害,股市搶奪,看病住房教育困難,失業,物價飛漲。種種亂象觸目驚心!
這樣的改革按鄧小平說法,如果出現了兩極分化和新資產階級,就是失敗和走邪路了!
改革本來是個中性詞,改革目的和方向,不同派別有不同計劃。毛澤東時代哪一天不在改革中前進?如果改革目的和效果不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趕快扭轉方向才是對國家人民的負責!
開放是對的,但開放應該有個度,比如一個美女,完全從頭到腳包裹起來,就是 個封閉的極端;但是開放過頭,像美國有女人一絲不掛上街,這就不成體統。適當露出面貌,手臂,小腿,腰身,才是合適的展現女性美。一個國家也一樣,放開國門,讓黃賭毒,黑社會一窩蜂進入中國,讓外資控制中國大多數支柱產業,這就是賣國,引狼入室。現在國家開放到只差脫掉底褲,讓西方來通奸了。
國家人民的大事要讓全體人民來決定,靠幾個精英治國胡折騰,遲早要亡國滅種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