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代某時期,少林寺成為武林盟主已經很有些時光。由于時局不穩,武林中其他派別和少林寺自家的許多人,都把目光盯緊了本由少林派經管的武林公共大產業,希望把這些大產業分配給武林全體——當然主要是其他派和少林派自家的一些長老及其后代。與此同時,少林派里一些長老、住持之類人物,又和武林之外的其他勢力暗中勾結,打算在將這些產業低價賣給外人之后,自己從中分點兒骨頭和下水。于是整個武林人士便紛紛著難起來。
令武林人士比較困惑的,首先當然是那些大產業本身確實不大像話。明明是全武林的資產,偏偏又仿佛變成了產業人的小天下。讓那些產業給武林多做點兒貢獻,還得整個武林盟去乞求他們。按理說這武林 產業應當讓武林得到優惠和好處,但無論是酒坊還是茶坊,都是想方設法讓武林人多掏腰包。特別是武林的諸多錢莊,自從把股份讓了不少給外人之后,巧立名目賺武林人的錢,錢莊的掌柜自己都說不好意思。每當這些產業有什么小小開銷,都是大手大腳,掌柜和朝奉們吃一頓飯,就夠一個分舵的武林人全家堅持一年。至于說到什么人能夠到這些酒坊茶坊和錢莊去得點兒好處,那當然是由它們的掌柜和朝奉們說了算。這樣的產業放在一般武林人眼里,誰不是兩眼冒火,誰不想分完了事!
還有比上述不爭氣情形更讓一般武林人想不過的,就是擔任武林盟主的少林派的許多長老、住持之類的大人物,大概是認為別的武林中人來管這些產業不放心,所以他們形成一個不成文的慣例:都由自家的公子小姐來掌管——也不論他們是不是那塊料。在這些長老住持的公子小姐掌管之下,那些武林產業在江湖上更加囂張,動不動就跟武林盟的各個堂啊、舵呀叫板,把前面那些惹得一般武林人憤慨的事情,做得更加離譜。試想當有人說這些產業應當如何如何的時候,又怎能不群情激奮!
所以就當時的武林人而言,確實還是為難。不分吧,名義上雖然為武林所共有,但實際上非常窩火;分了吧,那肯定或者進權勢者腰包或者飛到外人口袋,也是于心不甘。內心總希望武林盟尤其是少林派能夠像當年率領大家建盟興產的初期那樣,好好的一心為武林,大公無私地把那些產業經營得棒棒的造福于全武林,也就不存在讓大家窩火憋屈的情況,更不會存在什么要被瓜分和侵吞的危機了。
所以要徹底解開上面的結,讓全武林對那些產業還有念想還要讓它們存在,根子還是在武林盟特別是是在少林派的長老住持身上。如果不從武林的“公”與長老們的“私”上去解決,則這些武林產業始終逃脫不了倒閉和被黑心內外人侵吞的命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