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代表團的自取其辱看中華文化的缺點
日本名古屋市長認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也就是代表名古屋市不認同南京大屠殺存在。南京市和一個認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的城市,能夠成為34年的友好城市,也確實夠詭異的。也只有堅持黑貓白貓的理論即不論是南京大屠殺存在還是大屠殺不存在,能夠發展經濟就是好屠殺。
從南京代表團的送上日本家門的自尋欺辱表明了,這是中國的大的是非標準出問題了。國無是非標準,還不是無恥之國?一個唯利是圖的國家,能知恥是什么嗎?南京和名古屋是1978年成為的友好城市,那就是恥辱的開始。只要不認同南京大屠殺,南京是不能和任何一個日本城市成為友好城市的。這就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為了蠅頭小利,而置大是大非于不顧,還不是被當傻B玩?這種受辱就是一種必然,從和其建交時就埋下了種子。
中華文化有一種天然的自大與優越感。從而非常的自以為是。對一個問題的回復有三種狀態,肯定 、否定和不做出回答。目前的國際關系,是以西方行為規范確立的國際規則。肯定與否定的答復必須是官方書面的正規回復為準,其它均可視為不作出回答。不作出回答就意味著有否定的選項。而中華文化中,卻自以為是的將否定的選項從中剔除掉,自以為是的為對方選擇了肯定的答復。顯示出中華文化缺乏邏輯性和自以為是性。
以西方的文化視角來看,南京市應該提出大屠殺的準確數據及其物證,方能確認南京大屠殺的尋在。而從中華文化的視角看,只要發生過的事件,那就是事實,無論有無物證認證,都不能否定事件存在過,靠天地良心為證。從提出大屠殺30萬,就顯示出中華文化的不精細性。為什么不是30萬零一人?也就是這30萬僅是個估算數。一個估算數,以西方的文化視角,是不能作為證據的,僅有參考作用。即可能多于30萬或少于30萬,一般不會是30萬。從30萬這個估算數值,也表現出中華文化對個體生命的不尊重,不能應為整體數大大,而忽略任何一個個體生命。
一方面南京市拿不出南京大屠殺的準確數據和物證,另一方面卻在對方 沒有做出南京大屠殺就是事實的肯定回復下,就做了34年的友好城市。這豈不是以實際行動證明南京大屠殺就是不存在的?這種為了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置大是大非與不顧的民族,是贏不到尊重的,那就是無恥之國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