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交警為何自稱與納稅人沒關系?
提要:一位交警說出“納稅人交的錢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的話,沒必要過度解讀到中國的公務員都這么認為的地步,倒是這話背后的潛意識值得關注。
近日,愛卡社區四川論壇上的一段錄音躥紅網絡。該段錄音于本月18日,由網友“leemusic”發布在愛卡社區四川論壇上。錄音中,一個自稱“吳宇同”的人稱,“我們這里不是西方,西方的警察是吃納稅人的錢,納稅人養警察”。情緒激動的“吳宇同”繼續說道,“我告訴你,東方的警察,我也是納稅人,我也交稅。我們的經費來源于國家財政,和這個納稅人交的錢是兩個概念,納稅人交的錢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
從相關報道看,這是一位交警在交通執法過程中對車主說的話。揣測一下,可能是車主掮出了納稅人的牌子,說出了類似納稅人養活了你、你就這么對待納稅人之類的話,這才招致這位交警還的口舌之利。
國家財政來源于稅收,有稅收就有納稅人,這本是常識中常識,這位交警會不知道?我有點不相信。但是,我以為,即使這位交警真的不知道,也沒必要過度解讀到中國的公務員都不知道的地步。
值得關注的是“納稅人交的錢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透露的潛意識,在政府部門,在公務員中相當有市場。
如果說黨的執政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那么政府的行政宗旨就應該是為納稅人服務。人民不是人,是一個政治概念,是一個集合體。而納稅人是有納稅義務的單位或個人,納稅人有義務納稅,納稅也享有政府提供的服務。
所以,當某官員說“我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為你一個從服務的”,盡管聽著雷人又不舒服,但話說得沒錯。可是,當某官員把這個套在納稅人頭上時,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納稅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單位),納稅人納稅與政府提供服務是對待的權利與業務關系。
但是實際情形卻是這種對等關系經常發生失衡現象,在納稅人要求政府提供正常服務時,常常遭遇門難進、臉難看。甚至會遭遇公權待價而沽的壁壘,明明依法該辦的事,是不給辦、拖著辦,還是馬上辦、加速辦,甚至是不能辦也給辦,全看你的“意思意思”是否到位,對待的權利與業務關系變成了金錢與公權的交易關系。試想一下,此時此刻,官員、公務員腦子里還會一丁點自己是納稅人養活的意思嗎?
前面說過的“納稅人交的錢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透露的潛意識值得關注,道理也就在于此。這位交警之所以脫口而出稱自己與納稅人一點關系都沒有,其大環境、小氛圍也在于此。這提醒我們,在納稅人納稅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政府服務好納稅人的意識亟待增強,同時也亟待增強規范。
2012年2月2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