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本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20日在會見到訪的中國南京市代表團時,否認南京大屠殺,稱“所謂的‘南京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此事引起中國民眾的極大不滿。21日晚,南京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隨后,中國外交部對南京的這一行為表示了支持。
對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的言論,網友給予了譴責。有網友認為,沒有中國當年的寬厚,也就沒有他河村隆之,因為他的論據正是他的父親在南京沒有被殺掉。河村的父親作為侵華日軍士兵,在南京呆了8年,一直到日本投降為止。從時間上來推算,他的父親很可能就參加過“南京大屠殺”。戰后日本的右翼分子,從來就沒有真正消停過,哪怕是什么“友好城市”的市長。因此,河村隆之之流的言論不足為奇,應該說,他們就像一面鏡子掛在那里,時刻警醒著愛好和平的人們。
人們關注這一事件,更多的話題是表達對南京代表團團長、南京市委常委兼政法委書記劉志偉的憤怒和不滿。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撰文說,日本方面參加會見的市長助手榎本先生證實,南京的劉志偉書記在與名古屋市長河村舉行會談時,“劉志偉書記聽了河村市長的這一番發言后,尷尬地笑了笑,沒有進行反駁和批判,而是說了以下的一段話:‘南京人還是熱愛和平的,我們需要學習歷史,而不要延續仇恨。’”另據鳳凰衛視記者剛剛(22日晚)發回的報導,從會談記錄上證實了這一情況。
名古屋那個河村隆之,在當國會議員的時候就曾經說過,沒有發生過幾十萬人死亡的南京大屠殺。2009年,他就曾經對訪問名古屋的南京副市長當面說:“沒有南京大屠殺這回事!”南京的官員就不了解這一點?就在南京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晚上,他還在記者會上再次強調說,沒有發生過南京大屠殺,他說“以前總是背地里偷偷的講,不如現在應該是光明正大說這種看法的時候了。”不知南京官員對此作何感想?
劉志偉書記的一句“不要延續仇恨”,彰顯的是失節的“包容”。南京,因為日寇的大屠殺,使得它成了日本侵華史的恥辱柱,南京人民忘記不得,南京的歷任官員更應通過自身的行為為南京人民雪恥。偏偏南京市的官員,以彌勒佛那種“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偉大包容精神”,與從來沒有認真檢討過罪行的日本搞什么“友好城市”,這已經讓長眠的冤魂不安。
而劉志偉書記的一句“我們需要學習歷史”,則徹底顛倒了歷史。可以認為,在書記自身的觀念中,南京大屠殺可以討論、可以研究而不用急于下結論。南京官員的這種失去民族氣節的表現,惡心了十幾億中國人,也惡心了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強奸了真理,玷污了正義。
從東北某縣為日本開拓團“修塔”,到今天的南京市官員的“學習歷史”,近一個時期,這種喪失民族節氣的現象屢有發生。有人以“發展經濟”來為這種行為開脫,實在是荒謬至極。東北沒有對“開拓團”的紀念就落后?南京沒有對“大屠殺”的包容就不能發展?少數地方政府和一些官員的“失節”,并不是偶然現象,反映了我們在原則問題上失去了“準星”,這對中國人民的尊嚴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是十分有害的。
在南京官員的表現上,我們最少需要反思兩個問題:一是對外友好,如建立“友好城市”等等,要不要原則?二是對“需要學習歷史”的官員,是不是應該給個機會,讓他們停職專門去“學習”一個階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