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轉型以來,我國私有化推進的力度及速度是空前的。幾乎是一夜之間的分田單干,又幾乎是一夜之間的企業改制,集體變私有,全民成股份。農民被解散,工人逼下崗。從宣傳萬元戶,十萬不算富,百萬才起步,到如今的千萬億萬才算富。經過30年的突飛猛進,百萬、千萬、億萬的暴發戶的確摧生了。其成因是被國內少數人及外國資本暗箱進行的,官商勾結,投機鉆營,為利是圖,不分公私,掠奪國家資源,竊取億萬農民工的血汗,以千百萬下崗失業工人為代價,在前30年黨和人民創下的基礎家業上大撈特撈,方形成了少數人極其雄厚的民間資本。而且不少民間資本己流入國外。
舊社會有槍便是草頭王,那是指稱霸一方的土匪。現如今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少數人碗中食不盡,又盯上鍋頭僅有的那點殘湯剩飯,大有與國與民再行奪利之勢,而且讓人不解的是,我們的政府正為民間資本進入國企鳴鑼開道。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已半個多世紀,雖說這些年社會主義不太徹底,但畢竟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制度。而且這一制度已載入國家根本大法----憲法。為了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社會主義制度不變質,全黨和全國人民對此違憲條文必須旗幟鮮明的堅決廢止。
值得慶幸的是“非公36條”實施一年,在重要壟斷領域幾乎沒有進展,在推進過程中遇到層層阻礙,民間投資在一些重要領域進展甚微。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目前,只有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制定了實施細則。由此巳經看出,我們的黨有了警覺,我們的民族及其先鋒隊-------工人階級已經開始覺醒。黨和人民容不得全面私有化、容不得萬惡的資本主義、賣國主義、殖民主義、容不得現實中的兩級分化及剝削與被剝削。黨和政府對如此十分難得的積極因素,應當因勢利導,認真總結改制使其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沉痛教訓,不能強迫命令,限時督辦,給人有迫不及待之感。
經過這些年的企業體制改革,現僅存的國企中有的己改成股份制,改股的企業雖有許多弊端,比如企業老總的報酬高出員工的多倍等,國家和人民的資源,高管高利憑什么?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只能靠企業完善制度去糾正。 不能成其為改革滯后需民間資本進入的變相私有化的理由。試想,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這些被資改們稱之為'壟斷行業'的領域,一旦讓民間資本進入,反被少數人壟斷會是什么后果?孔慶東同志一針見血;如果一味地鼓勵私有資本進入我們國家命脈領域,前途是風雨飄搖。有哪個集團有那么大的實力可以把中國鐵路承包下來,沒有就會勾結外國資本,也就是說我們國家資源會控制在外國領域,現在已經有一些領域被國外資本操控,給中國人民帶來很大的災難。1949年以前的中國就是那樣,有誰愿意回到1949年以前的中國嗎,只有少數精英教授過上好日子,人民過上朝不保夕的生活,民不聊生。
以下摘非公36條條題供閱 。
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摘
(國發[2005]3號 2005年2月19日)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確立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實現公平競爭.......
一、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
(一)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
(二)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三)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
(四)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支持、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投資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的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領域。
(五)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金融服務業。
, (六)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堅持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方針,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允許非公有制企業按有關規定參與軍工科研生產任務的競爭以及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
(七)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
(九)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十一)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十二)鼓勵金融服務創新。
(十三)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
三、完善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社會服務
(十四)大力發展社會中介服務。
(十五)積極開展創業服務。
(十六)支持開展企業經營者和員工培訓。
(十七)加強科技創新服務。
(十八)支持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
(十九)推進企業信用制度建設。
四、維護非公有制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十)完善私有財產保護制度。
(二十一)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非公有制企業依法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二十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二十三)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
(二十四)建立健全企業工會組織。
五、引導非公有制企業提高自身素質
(二十五)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
(二十六)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
(二十七)完善企業組織制度。
(二十八)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
(二十九)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國家支持有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聯合等方式,進一步壯大實力,發展成為主業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有條件的可向跨國公司發展。
(三十)推進專業化協作和產業集群發展。
六、改進政府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
(三十一)改進監管方式。
(三十二)加強勞動監察和勞動關系協調。
(三十三)規范國家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收費行為。
七、加強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指導和政策協調
(三十四)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指導。
(三十五)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十六)認真做好貫徹落實工作。
前鋒010
2012年2月2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