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韓之爭凸顯的文化沖突
春節期間,我饒有興趣地在網上看方舟子質疑韓寒的大戰。韓寒是著名作家、賽車手、青年民意領袖,擁有粉絲千萬,他以罵出名,罵白樺、陸天明、余秋雨,罵郭敬明,罵的一批文人趕快關個人博客閉嘴,就連罵遍臺灣無敵手的李敖對韓寒也是退避三舍。而方舟子人稱打假斗士、學術警察,專挑名人毛病,每年打假一百來件,出道十余年來,所向披靡,鮮有失手的時候,也擁有粉絲二百萬。這兩人的對決,真是一場巔峰對決,壯觀程度不亞于一場海嘯,掀起了驚濤駭浪,把雙方千百萬粉絲裹挾進來,不斷有名人下水,吸引來億萬人的圍觀。
事情是由一個麥田的人引起的,他在網上質疑韓寒寫文章背后有團隊替手,引來韓寒怒罵,并懸賞二千萬找替手,韓粉也一涌齊上,剛一交手,麥田就道歉投降。方舟子一旁圍觀,在微博上隨意評論兩句,韓寒就不依了,對他嬉笑嘲弄一番,結果惹火燒身。這方舟子最不怕罵,有與人斗其樂無窮的個性,他應戰韓寒,揮舞科學理性大刀,專找韓寒的痛處打,打得韓寒氣焰頓消,幾無招架之功,只好哭著向法院告狀。鹿死誰手,尚難斷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官司無論輸贏,方舟子都不以為然,不會改變絲毫立場。韓寒即使贏了官司,名譽也會一落千丈。假如輸了官司,他的鐵桿粉絲短時間內也不會散去,鐵桿朋友還在,韓寒不會輕易倒下去。因為這牽涉到中國的文化背景,有什么樣的文化養育什么樣的人群。
儒家文化講究三從四德,為尊者諱、為親者諱天經地義,與那種“人的天職在于追求真理”的理念難于相容。很多人不理解方舟子為什么要不計私利、不避風險的打假求真的行為,他連他的大學校長、學友也不放過,不少人罵他無情無義,是吃飽撐的,是另類人物。雖然方舟子打假一千多件,幾乎完勝,不理解咒罵他的人還是很多。社會不鼓勵崇尚方舟子,他打的造假對象就不會倒,照樣會在社會上招搖過市。
當下社會風氣是笑貧不笑娼,假偽劣橫行,真善美是傻帽,有錢有權有勢是大爺,能弄虛作假是本事能耐,被人家逮住了算倒霉,遭來的社會譴責聲音并不大,同情惋惜的卻大有人在。有些名人已經為韓寒說話,韓寒有團隊包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他們看來誠信只不過是塊遮羞布而已,當不得真。他們說什么文學特殊,不能按科學打假那一套來對待。他們就忘了文學史上有一個質疑考據的傳統,通過文本分析,來判斷書的真偽,真正作者是誰。有的人公開說不弄假,自己吃虧。就好比上公共汽車,大家都沒有排隊上車的習慣,誰不擠誰就上不了車。因此,即使方舟子質疑韓寒作假論證得再周密嚴謹,無可辯駁,也不要指望韓寒能跌倒,方舟子能夠獲得全勝。也許韓寒還會更火,當年郭敬明抄襲他人的作品,被法院判決道歉賠款,郭敬明不光沒跌倒,他寫的書反而賣的登上暢銷書作家排行榜的首位,而且堂而皇之地加入中國作協,就是形成的例子。在國人“難得糊涂”的認識中,即使韓寒作假也可以原諒,不可理解的倒是方舟子質疑圖的是啥。
俠客難容于體制。當下學界造假成災,職能部門姑之任之,對群眾的舉報裝聾作啞,拖著不去處理,即使處理也是拈輕怕重輕描淡寫。學界人士遇到不公不平的事申訴無門,為了伸張公理正義,只好借助俠客來達到目的,這樣方舟子就應運而生。方舟子一介書生,是無權無錢無職業的一個游民,但他科學打假的公信力、戰斗力、殺傷力那是世所公認的,他是當代大俠,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一個另類英雄,真是時勢造英雄啊。但是像方舟子這樣的人,體制內的不少人認為他是狗逮耗子多管閑事,多有排斥。
看韓寒粉絲撕咬方舟子的瘋狂勁真是心寒膽戰不寒而栗,看韓寒鐵桿朋友指鹿為馬的文章更是啞口無言,什么話都說不出來。這些人就像被崇拜的偶像洗了腦,瞎了眼,喪失了正常思維能力,他們看也不看方舟子的文章,就一味嚎叫亂咬。一些在社會上有影響的公知,出于政治立場的偏見、團隊的利益、或一己私利,放棄了平時口口聲聲說得那些民主正義冠冕堂皇的話,不惜降下身段委曲事實,編造謊言,來攻擊方舟子。我以為人們不管政治觀點有什么不同,與當事人關系親疏如何,處理事務都應該有一個尊重事實,講道理、講邏輯的態度,否則就是胡攪蠻纏。如果世上不講理的人多了,必然就會產生欺世盜名的大盜騙子。
有人提出質疑韓寒有什么意義?提這個問題真是好笑地很,韓寒擁有粉絲千萬,在青年中、在社會上號稱民意領袖,如果是靠弄虛作假糊弄世人的,戳穿了畫皮,就會讓人警醒,難道你愿意讓人騙嗎?要知道有多少青少年不好好學習,妄想像韓寒一樣成才。韓寒連中國四大名著都不讀,就能成為一個著名作家,迷惑了多少人。韓寒隨意貶低矛盾、巴金、冰心等一代文豪,臧否人物,評論時事,引導青年,假如他真是一個不學無術的騙子,那危害性有多大呀。
智廣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