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古塘東溪
據新華社北京 2月14日 電(記者 李斌 顧瑞珍) 中共中央、國務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謝家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所所長吳良鏞獲得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
我們注意到關于兩位科學家的介紹中有重要的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兩位都是在新中國剛建立時,從美國沖破萬般阻撓,幾經周折,毅然克服重重阻力回國,投身到“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的建設中。同志們、朋友們當你看到這樣的介紹,你會想到什么,會想到當今改革開放偉大嗎?我是不會的。我想到為什么像錢學深、鄧稼先這樣的愛國的人民科學家,他們不在蔣介石國民黨時回國,他們不在改革開放的富裕的今天回來報效祖國,現在的人們甚至千方百計出國定居、移民。老一輩人民科學家卻在國家相當貧窮時回來報效,說明什么?說明毛澤東時代是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人人講奉獻、社會主義向心力無比強大,社會道德水平高,當時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績。
但是,讓人心情沉重的還有,再讀相關報道,從2000年開始,我國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科技工作者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到2011年,有15名獲獎者年齡在80歲以上,占總數的75%,大多數有海外求學的經歷。可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競大部分是毛澤東時代走來的,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出了什么科技突破呢?改得出不了人才了嗎,改得創新人才都沒了嗎。他們說毛主席犯了“錯誤”,卻吸引來這么多優秀的科學家,改革開放這么好,卻難以出創新人才了。年輕科學家哪兒去了呢?
是反思改革開放的時候了,要不,以后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樣的大獎也難以找到人選了。到了為毛主席的“錯誤”平反的時候了,到了回歸毛澤東思想的時候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