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隘的中國人——對“轉一篇白巖松的評論文章”的評論
昨天和今天,我在多個網站和群中看到一條被熱轉的帖子,題為:《轉一篇白巖松的評論文章,極有參考價值》(以下簡稱《轉帖》)。看到此貼及此貼被熱轉,本人深感悲哀:一個泱泱大國的國民,胸襟卻普遍如此狹隘。
我尚不能斷定這這篇評論文章是否真的出自白巖松之手,但文中觀點之狹隘,例題論證之荒謬實在讓我無法忍受。當然,本人對白巖松的評論本來就很不屑:他的評論,邏輯混亂,東一句西一句,且往往只有觀點,而缺乏調查研究,其評論水平和內容含金量與鳳凰衛視的幾個知名評論員,如阮次山、何亮亮等人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大家有機會聽一聽鳳凰咨詢臺的評論節目,有個比較就能理解我說的巨大差距了。
為了以示公平,我將《轉一篇白巖松的評論文章,極有參考價值》一文附在本文最后,以供大家進行對比參考,看看我說的有沒有點道理。
總結該文,主要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觀點:
第一,中國自己也很窮,還對外提供大量援助,很不值得,應當等到中國成為發達國家以后再對外援助;
第二,中國對外援助很多,卻換不回別人的友誼,甚至經常反目成仇,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沒有普世價值,與世界其他國家沒有共同的價值觀;
第三,日本跟中國有不可抹殺的仇恨,中國就不該給日本那么多援助;
第四,3.11的傷亡還不到5.12傷亡的1/10,因此,日本也不應該獲得比汶川更多的援助。
第五,中石油等中國公司,對外援助出手闊綽,對內救災卻寒酸可憐,是賣國公司;
對于上述觀點,我個人的評價是:非常的幼稚和可笑。大家不妨耐心聽一聽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首先,金錢只能換回利益,不太可能換回友誼
指望出幾個錢就讓別人對您尊重甚至是惟命是從,這是何等滑稽和齷齪的觀點。難道有人給您幾個錢,您就會把他當成真心的朋友?中國政府還不至于如此幼稚。與所有其他國家的政府一樣,中國政府的對外提供援助,主要也是為了中國自己的利益。
給別人錢對自己還有好處?那是當然的了!大的方面,這對中國的國際形象和政治影響力大有好處,具體方面,例子也是不勝枚舉。為了說明問題,我不妨在這里舉幾個例子。
從歷史上說,是第三世界、亞非拉的窮兄弟們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如果沒有這些窮兄弟的幫忙,別說“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舒舒服服的寶座,就是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恐怕都拿不到手。這不就是中國對外援助的收獲嗎?這對中國來說是個多么重大的利益啊——要是能給德國、日本和印度這樣的機會,恐怕不論讓他們出多少錢他們都會心甘情愿。
再來看當今。如果沒有第三世界國家對中國的普遍支持,中國在臺灣問題、新疆問題和西藏問題上可能會更加孤立更加困難,完全不是西方的對手。依我看,國家統一是一個國家最為核心的利益,為此尋求國際支持,免除人家點債務,提供點無償援助,實在是太值得了。
再給大家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中國2001年11月10日加入了WTO。但西方國家迫使中國政府接受了一個非常難看的條件——即大陸與臺灣必須同日加入WTO。雖然西方國家同意了大陸在先,臺灣在后的順序,并同意將對二者的討論分在上下午進行,但中國政府還是很沒面子。
于是,中國不得不又請這些窮兄弟們出來幫忙了。當上午的會議表決通過中國加入WTO之后,這些窮兄弟國的代表們就一個接一個的上臺發表演說,對中國加入WTO表示祝賀——據說巴基斯坦代表還熱淚盈眶的說:“巴中友誼,比山高比海深”。這些代表們,少的講上幾分鐘,多的講上十幾分鐘,而且有幾十位代表排著隊準備上臺。這樣一來,后面的進程就無法進行了。西方國家的代表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毫無辦法。到當天下午閉會之時,還有好多國家沒撈到上臺發言的機會呢。臺灣加入WYO的討論也就只能拖到了第二天進行了。
所以說,別以為我們給窮兄弟們的錢都白給了,關鍵時刻,他們有可能能給中國幫上大忙。雖然不是所有國家都如巴基斯坦一般跟我們那么鐵,但他們至少也沒有成為我們的敵人。這樣的錢,我看花的還是值得的。
第二,從來沒有普世價值,價值觀與友誼無關
本人自出生一來,還從為見過真正的普世價值。西方人信上帝,伊斯蘭人信真主,中國人多數是無神論者,其余人中的絕大多數信佛。哪有什么普世價值呢?就算是西方人日日鼓吹的自由與民主,也不是絕大多數人都接受的普世價值,反對歐美價值觀的國家和民眾比比皆是。
若以人口數量而論,歐美國家的人口加在一起恐怕也沒有中國人口多,憑什么他們的價值觀就是普世的,我們的就不是呢?若以國家數量而論,歐美的國家數加在一起也不過全球國家總數的1/3(歐洲45個,北美23個,全球195個),其中還包括古巴等的反美國家,有和普世價值觀或共同價值觀而言呢?不能因為他們在話語權上強勢就認為他們擁有普世的價值觀。
更何況,接受我們援助的國家大多都是窮國,民眾普遍缺乏民主素養,不太可能和歐美國家有共同的價值觀。那么我們中國該用那種價值觀與這些國家打交道呢?
如果將友誼與價值觀掛鉤,那么中國恐怕永遠也找不到任何一個朋友了。除非中國人改變自己的價值觀?難道“白巖松”是這么期望的嗎?他有這個膽量嗎?個人認為,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算得上最容易被世界各國,特別是弱小國家所接受的普世價值了。
共同的利益,而非共同的價值觀才是國家間友誼建立的基礎,當年的中朝和當今的中巴都是如此。美國倒是和很多國家有共同的價值觀,但誰是美國真正的朋友呢?
補充說明一點,某些人的不友好,不代表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不友好,更不代表這個國家的政府不友好。比如,《轉帖》中舉例說:“日本人地震后說我們中國不為它們捐款,居然還當場焚燒中國國旗!”我就奇怪了,日本政府在本國及各國報紙(包括《人民日報》)上刊登廣告,感謝各國(包括中國)向日本提供援助的事情,帖子的作者怎么就看不到呢?是選擇性失聰呢?還是有意煽動民族仇恨?
第三,西方對華援助甚多,中國可曾感激西方
我們給別人錢,別人不感激,我們就生氣。那別人給過我們錢,我們又何時感激過別人?
根據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統計數據,1979年至2005年的27年間,國外對華官方發展援助共457億美元,涉及貸款、技術、食物以及救災等。其中日本政府是大頭,截止到2009年已達2248億元人民幣。
對于今天的中國來說,幾百億美元恐怕算不上什么,但這些援助絕大多數都是在1979年至2000年之前向中國提供的。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內無基礎,外無儲備,如果沒有這些外國援助,很難想象中國的經濟如何起步。雖然說中國的經濟成就主要應歸功于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以及黨的英明領導,但如果無視這些外國援助的重要作用,恐怕也可以算是忘恩負義了。
當然,這些國家向中國提供的援助也附帶著他們自己的國家利益。但他們的這些利益與中國的利益沖突不大,絕大多數還是有利于中國的,因此中國政府不僅欣然的接受了這些援助,而且還不斷的積極爭取外部援助。而時至今日,又有多少中國人會對這些援助過我們的國家心存感激呢?
別說感激了,就是這些資金的來源和去處恐怕都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我努力的想在網上找出日本之外,到底那些國家,在什么時候,向中國提供了多少援助。可惜,我沒找到詳細的資料。不知道中國政府是出于何種考慮,極少公開相關數據。恐怕那些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也在做類似的隱瞞援助的事情吧。
雖然查不到具體數字,但也可以想象,除了日本之外,其余的援助不是來自美國,就是來自歐洲,最次也是來自澳大利亞這樣的中等發達國家,反正來自我們那些窮哥們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是否對這些國家足夠友好了呢?
3.11地震之后,有多少中國人在幸災樂禍,甚至稱這是日本人的報應?
9.11事件之后,中國人幸災樂禍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很多阿拉伯國家。
這就是中國人對外國援助的回報嗎?雖然說這些國家跟我們有歷史過節,但面對普通民眾遭受的災難,幸災樂禍是我們這樣的大國國民應該有的行為嗎?難道我們只能記住別人的壞處,卻從來記不住別人的好處嗎?不過,說句良心話,政府的導向作用也不可忽視。
對于日本給中國的援助,很多人不屑一顧,認為這些援助帶有戰爭賠款的性質,所以給我們多少都不算多。其實,這是很沒有道理的。
當年,日本政府主動提出向中國支付戰爭賠款,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為了中日友好的大局,為了避免日本經濟陷入更大的困境,大度回絕了日本的提議。雖然這種做法也留下了很多后遺癥,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周恩來此舉即展示了大國領導人的風范,也體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的大度。不論怎么說,是中國主動放棄了戰爭賠款,而非日本拒絕賠款。雖然日本人可以懷著歉疚之心向中國提供援助,但中國人自己卻不應該將其視為理所應當,畢竟前債在周總理時代就已經一筆勾銷了。
現如今,我們更不能因為日本存在一些極右翼勢力,就否定日本援助的積極意義。起碼來說,這是為中日友好做的一件好事,而不是壞事!
第四,日本災難重于汶川,傷亡不是比較依據
很多中國人以3.11的傷亡人數不及5.12傷亡人數的1/10為依據,斷定3.11的災難小于5.12,因此任何組織向日本提供的援助也都不應大于5.12。
以死亡人數判斷災害的破壞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以此判斷應得援助的多少就很不恰當了。因為援助的目的是為了救助生者而非死者。因此不能以死亡人數來判斷生者需求的多少。極端的說,如果一場地震下來,一個地區的人都死絕了,那也就不必救援了,更不需要什么援助了。
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分析援助日本與援助汶川的區別。
1) 3.11是一場日本的全國性災難,而5.12只不過是一場中國的局部災難——日本實在太小了。因此,國際援助救助的是日本一國而非中國一地。
2) 日本沒有廣大的后方基地,也沒有充足的物資儲備——還是因為日本實在太小了。因此,雖然日本國力很強,但卻急需更多的外部援助。
3) 單就經濟損失而言,3.11可能要比5.12大得多,畢竟此次受災的是日本發達地區,而非中國的落后地區。
4) 海嘯又引發了核電站的泄露事故,至今看不到解決的跡象,這就使得日本的社會和經濟秩序的恢復更加困難。
所以說,不能以死亡人數簡單的評價受災過所需要的援助數量。起碼從經濟的角度說,日本需要的援助更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單單以死亡人數來判斷災害的破壞力也不見得都有道理,因為這還與各個國家的抗災能力有關。看國內的新聞就知道,如果是在中國,或者比中國更窮的南亞諸國,5級以上的地震都會死很多人。可在日本,8級以下的地震基本都不會死人——可3.11地震卻到了9級,盡管是在海里。而事實上,在3.11災難中,真正死于地震的人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人是死于了海嘯。可以想象,3.11災難如果是發生在中國近海,死亡人數恐怕絕不止1萬人左右吧。
所以說,死的人少,恐怕不是因為災害的破壞力小,而是因為日本人的抗災能力強。若再考慮到日本人口也不及中國的1/10,那么3.11之于日本就絕不亞于5.12之于中國了。
補充說點題外話:其實,援助日本也是幫助我們自己。日本的地震使得我國國內的汽車業和電子業等也遭受打擊,很多工廠只能怠工等料,等待來自日本的配件。所以說,幫助日本早日擺脫危機,對中國自己也有好處。對于2008年,隨隨便便就能拿出4萬億來刺激經濟的中國政府來說,給日本這點東西不是鳳毛麟角嗎?
第五,中國石油暴利可恨,內外有別有失偏頗
最近網絡的一句流行語就是:中國石油不差錢。因為中國石油坐享高利潤、高補貼,還要不斷上調汽油價格;特別是如《轉帖》中所說,中國石油給汶川地震只捐款1000萬,而此次給日本的援助,連錢帶油則達到了約2個億。
對于中石油在坐享暴利的情況下還不斷上漲油價,我也是十分氣憤。但拿中石油對日本的援助說事,我就不能茍同了。原因有三
1) 中石油對日本捐助的大頭是3萬噸汽油。而向日本送油,一定是國家的政治任務,而絕非單純的企業行為,中國石油只不過是執行者罷了。
2) 在汶川地震時,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汽油都是源源不斷往地震災區運,而且也是政治任務,不計成本的,這一點新聞里也報道過很多,只是沒人知道具體的數量和相應的價值而已。所謂的1000萬是現金捐款,而石油企業給部隊和救援提供的汽油都沒有算賬;
3) 日本的情況與汶川不同,汽油對于日本的重要性可能要比汶川大得多。
歸根結蒂,中石油給日本送油,顯然是中國政府授意的,如果不滿,也該去罵政府,就這件事而言讓中石油挨罵,確實有點愿望它了。
附貼:轉一篇白巖松的評論文章,極有參考價值
轉一篇白巖松的評論文章,極有參考價值: 白巖松:為什么中國到處援助別國,卻缺少朋友。 中國人都有這樣的感慨,為什么我們在國力并不雄厚,人民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寧可自己受窮,傾盡國力去支援一些國家,卻并沒有得到友誼。中國人勒緊褲帶,把最好的物質奉獻給我們的朋友,結果往往是反目為仇。當年在我們國家糧食非常緊張的時候,我們用寶貴的外匯購買糧食支援阿爾巴尼亞,但最后兩國反目為仇;我們無償支援越南,最后卻兵戎相見;我們支援朝鮮石油、糧食,卻發現那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我們支援外蒙古建設,他們卻把中國工人關進監獄;我們支持非洲國家建立工廠,他們卻責怪中國設備落后。這些受援國家的政府和平民并沒有對中國有好感,中國的犧牲和奉獻得不到友誼,難道中國人是天底下最大最大的傻瓜?白巖松告訴了我們為什么。白巖松說,他到美國參觀了一家報紙博物館,這里珍藏了世界主要國家的報紙。美國9.11恐怖襲擊后,世界幾乎所有9月12號的報紙頭條都是關于9.11的報道,唯一只有中國的報紙頭條是領導人的接見活動。白巖松感慨道,中國與世界脫節最大的是普世價值,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所以得不到朋友。 9月22號,溫家寶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會議講話時說,2009年底,中國免除了50個窮國的256億元人民幣債務。 溫家寶還說:2008年6月底,中國累計免除亞非等49個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債務247億元;提供各類援款2065億元,其中無償援助908億元;對42個最不發達國家的商品給予零關稅待遇,稅目為736-1115個,占最不發達國家對中國出口貿易額的98%。中國還為非洲培訓了15000名各類人才,派遣100名高級農業技術專家,派出醫療隊,援建30所醫院、100所農村學校,無償提供防治瘧疾藥物。2007年底中國為增強非洲的自我發展能力,決定提供23.77億元的無償援助和7億元的無息貸款...... 最近幾年來,中國災難頻發,汶川地震、冰雪災害、西南旱災、玉樹地震、泥石流……災害不斷。根據相關數據,玉樹地震,國家財政撥款5億元。西南大旱災,國家撥款1.26億元…… 2000年10月,在中非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政府首次宣布在兩年內減免32個非洲國家總額達100億人民幣的債務。 截至05年底,減免44個發展中國家總計198筆價值約166億元人民幣債務。 2008年6月,向朝鮮捐贈了5000噸航空油和1億元人民幣,共計1500萬美元。 2009年3月,提供阿富汗7500萬美元貸款全部轉為無償援助。2009年全年,免除了46個國家的400多億元債務。 2010年2月,中國國務院批準了減免伊拉克欠華債務的80%,約為68億美元。當月,由于朝鮮貨幣改革失敗,傳中國將向朝鮮提供100億美元援助。 2010年4月,中國政府向委內瑞拉提供200億美元貸款。 2010年8月,央視新聞聯播同時出現兩條新聞:一、為支持俄羅斯抗災,中國將捐贈100萬美元現金和價值2000萬人民幣的物資;二、甘肅舟曲缺乏飲用水和方便面,政府號召大家積極捐款。 評論家夏小強在《如此國際主義為哪般?》的文章中指出:中國的失、輟學兒童人數世界第一;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還在針對初、中等教育征收高昂學費的大國,而其他大國都免費向她的國民提供;中國九億農民幾乎沒有任何醫療社會保障,世界第一。而XX卻不顧民眾的生活在用大把金錢買他國的歡心。 有不少網友指問:我國是發達國家了嗎?中國有錢嗎?有沒有錢老百姓說了算。什么時候也可以減免一下自己國內窮人的債務呢? 還有網友表示,看來政府還是不缺錢,以后捐款要審慎考慮了。 前幾天,中石油給日本捐款3000萬,昨天又向日本無償提供3萬噸汽油,真是大手筆!總價已經接近2個億!日本人感嘆了:真是一個不錯的慈善家!可四川汶川大地震 看看中石油中石化做了什么? 2005年和2006年,中石化分別獲得國家財政補貼100億元和50億元,2008年中國石化公告稱,公司獲得財政補貼123億元,其中49億元計入公司2007年補貼收入,74億元計入2008年第一季度補貼收入。 2007年3月19日中石油昨宣布:去年盈利超1422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水平,中石油在2005年以1333億元的盈利首次超過匯豐成為亞洲最賺錢公司。中石油集團總經理蔣潔敏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說:“中石油是亞洲最盈利的公司,不是之一,是第一。”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1月19日開始作為權重股計入上證綜合指數和滬深300指數。16.7元的網上申購價,48.6元的開盤價,上市開盤價幾乎達到發行價的3倍,中石油A股的上市,讓很多人體驗到了幸福的一刻。然而樂極生悲,也正是由于中石油高價開盤套牢了數不清的普通投資者。中石油、中石化,拿了那么多說不通的政府補貼,又圈了那么多股民的錢,外加“亞洲最賺錢的企業”的稱號,可謂里子、面子全賺足了。國難當頭,汶川地震,中國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傾舉國之力,共渡難關之時,中石油、中石化,僅僅一家拿出1000萬捐款。四川地震,全國人民的慷慨解囊,讓世人看到大災之中的大愛,但中石油、中石化,讓我們看到的是什么?如今,一個曾經對我國犯過永遠不可饒恕罪行的日本受到災害,死亡人數僅僅是中國汶川地震人數的十分之一,你就連錢帶油捐了兩個億!!!而讓國內民眾卻在用世界上幾乎最低的工資加著世界上最昂貴的汽油!你們究竟還是不是中國人?這個企業究竟還是不是中國人的企業?!難道日本人是你們的親爹?要不你們為何做出如此對敵慈悲對友刁的荒唐事?!只能有一個詞可以刻畫你們的嘴臉——賣國賊! 氣憤!!!氣憤!!!日本人地震后說我們中國不為它們捐款,居然還當場焚燒中國國旗!我對天發誓 如果三個月沒有1百萬人轉的話 這表示我們中國人真的敗了 是中國人轉發頂起來! 讓我們銘記這恥辱。是中國人請轉發此說說【看了不轉不配做中國人】 堅決反對為鬼子捐款!捐款者為新時代漢奸!賣國賊! 不是地震,是南京的三十萬野鬼在顫抖;也不是海嘯,是東三省流浪的孤魂在咆哮;更不是什么核輻射,是731部隊科技發展的后代找到了根!你們祈福什么?他們有靖國神社罩著呢!你們捐什么款?甲午戰爭的賠款他們還沒花完!你們救什么助?釣魚島他們都有能力布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