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的更高層面是什么?
昨天看了一篇關于“腐敗的高級階段”東東寫的文章,內容不錯。由此,我想再換個題目寫一下腐敗的更高層面是什么。
前三十年,人們對共產黨出現腐敗感到不可思議,漸漸地又感到誠惶誠恐,產生出嫉惡如仇的憤慨,又漸漸地感到無奈,繼而對更加嚴重的腐敗木訥,認可了。木訥到什么程度呢?在農村選村長時,一前任村長為獲取連任選票,向每位村民一人發五至十元錢,村民們都高興認領了,明知道這個村長有腐敗行為,但最終還是選了他當上了村長,從此他又踏上了腐敗之路。這是很普遍的事情了,哪里沒有類似情況呢?對于村民來說,選誰也是一樣的存在腐敗現象,另有一說是,填飽了一只肥鴨不能再填另一只餓鴨了,道理就是這樣簡單,村民有過錯嗎?這樣的簡單道理在哪里都是通用的,這就是腐敗的更高層次了。
1978-2009年因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犯罪被判決有罪的人總共約有70萬,這大概就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并被查處的腐敗分子總數;再加上改革前出現的腐敗分子,總數當為100多萬人。尚未發現的腐敗分子依然在招搖過市,數量難以統計。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黨校教授林喆在2010年的兩會上透露,從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間,出現了118萬名裸官!這意味著,平均每個省有近4萬裸官,按照2000多個市縣來算,每個市縣也有50多名裸官。那2005年以后到2012年又出現了多少裸官呢?
70—100萬的和尚未敗露的腐敗分子加上118萬裸官,這是一支龐大的腐敗隊伍,誰能奈何得了呢?村級腐敗,廠級的腐敗就更多了。面對龐大的腐敗隊伍為何都容忍呢?他們畢竟不是明火執仗的敵人,他們天天也在為百姓工作著,不過是借公權,借公共資源撈一把而已。他們天天在招商引資,天天和他們打交道,商家撈大錢,他們撈小錢,不撈白不撈,至于直接貪污公款那另當別論了。沒有招商引資他們能如此大肆貪污嗎?經過招商引資,人們有了就業機會,有了奔小康的可能,頂多少掙點,總比沒有強啊。人們對嚴重腐敗現象漸漸容忍了,然而他們搞起腐敗更加肆無忌憚,幾千幾萬根本不放在眼里。人民群眾的監督和任何監督早就不復存在。政企分開是想避免腐敗,其結果是更加瘋狂化了。
由此,說腐敗可亡黨亡國的定論被徹底推翻了!為何這樣說呢?只要人民放下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武器,亡黨不可能,亡國就更不可能了。蔣介石腐敗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他亡國了嗎?沒有!他亡黨了嗎?沒有!頂多到小島上去了,一個新中國誕生了,再頂多是周而復始罷了。講和諧就是讓百姓懂得這個道理,好讓腐敗走上更高的層面。全民反腐敗必然造成內亂,外部敵人最易乘虛而入,所以,不能再搞全民反腐敗。至于七十萬,一百萬,一百一十八萬,百姓聽著恐怖,有穩坐釣魚臺的呢。連官員公示家庭財產都不敢,喊叫了若干年遲遲不動,說明了什么?誰不清楚呢?這就是腐敗已經到了較高的層面層次了。
以后腐敗還會上升到更高層面,參政議政,是不可避免。百姓投腐敗分子一票現象依然還會出現,這就是水平。現在的文藝作品,文學作品,相聲小品,電視劇電影有反腐敗內容嗎?沒有,多好呀!如此龐大腐敗隊伍,作家們導演們根本就是不屑一顧,夠水平的。一切等待腐敗分子們后院起火再說吧,那更顯反腐敗力度有多大了。一切都私有了,誰愿意去反腐敗呢?這與見死不敢去救是一個道理,第一你不能破壞現場,第二你不知道對方是否訛你,第三歹徒做惡未成事實,否則會放過一個罪犯,你的見義勇為出現是毫無意義的,這不同與從高空救一個墜落兒童那樣簡單。
讓人麻木不仁到魯迅小說中搶“人血饅頭”的地步是極其可怕的,讓人麻木到人人投腐敗分子一票是極其可悲的,沒辦法嗎?如果真到了腐敗分子參政議高層次政地步人民會享受何等待遇呢?是繼續木訥下去,繼續容忍下去嗎?也許是這樣的吧。盡管腐敗叢生,并不影響任何形象光輝的。……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