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鈞
克林頓.希拉里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曾與奧巴馬競選民主黨內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因微弱優勢勝出競選成為總統。奧巴馬組建核心團隊時,克林頓.希拉里被奧巴馬重任為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卿,成為奧巴馬的“左膀右臂”。
克林頓.希拉里雖未圓總統“夢”,但“圓”就了一個總統所要干出的事業“夢想”。這位“鐵娘子”特點潑辣,敢于創新,勇于挑戰,除自身能力外,背后還有一位更有經驗和魄力的人為她提供智慧,他就是擔任過兩屆美國總統的克林頓,希拉里之所以“輕車熟路”,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和新的戰略計劃,與克的“謀略”不無關系。
另外,還有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就是久經沙場,久負盛名的,成為今天美國國防部長的萊昂·帕內塔。上世紀90年代,帕內塔是時任克林頓總統的幕僚長即白宮辦公廳主任,帕內塔為美國國內財政收支平衡、國庫充盈經濟活躍,削減赤字、維持美國經濟平衡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成就了20世紀末美國的“黃金8年”。
同時,他每天都能接觸到總統每日情報簡報和美軍各項情報活動,直接或間接參與過多次重大秘密情報搜集工作,并作為預算專家參與制定秘密行動方案。所以,“深諳”經濟和情報工作的帕內塔,在2008年美國民主黨再次輪為執政黨后,于2009年被奧巴馬任命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
帕內塔任中情局局長期間,多次派遣無人駕駛飛機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區偵察,以雷厲風行的態度展開工作,推動運用高新技術反恐,布下了龐大的情報偵察網絡,鎖定藏在巴基斯坦的本·拉登。2011年5月,美方成功地突襲了基地組織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宅,并將本·拉登擊斃。2011年6月,帕內塔經奧巴馬提名,國會通過后接替退休的蓋茨成為美國新一任國防部長。
今年,帕內塔74歲,之所以被奧巴馬重用,因為他懂經濟,熟悉情報工作,是一位擁有廣泛淵博知識的領導者。在美國10年“反恐”的兩場戰爭,經濟陷入困境后,美國的“單邊”政策被迅速調整回歸到理性狀態,調整到以情報、信息、電子、網絡、文化滲透等威懾中來。因此,戰略重心轉移亞太,打贏一場戰爭的戰略思想,在財政困難,減少軍費開支的壓力下,帕內塔是主管美國國防的最好人選。
其實,只要稍稍對奧巴馬新軍事戰略研究,就可以聯想到是延續前民主黨總統克林頓的政策上來。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戰略,在克林頓執政期間,蘇聯解體后,美國一直視中國為重要戰略遏制對象,97年中國香港回歸,華爾街操縱亞洲金融危機,99年美國用精制“炸彈”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等,是對中國傳統戰略盟友的打擊,同時壓縮中國戰略空間,對中國實施遏制和打擊政策。
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共和黨總統布什的“反恐”政策,陷入兩場戰爭給予中國10年發展機遇。同時,美國也為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今天,民主黨執政,奧巴馬上臺,終于可以改變布什的“單邊”戰略。美國戰略的轉變,實際上是放棄對所有非利益國家的軍事保護,轉變到經濟強盛的地區,以軍事手段來改變經濟,發展經濟。從近期看,美國增加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演習,基本與遏制中國有關。每次軍演后,基本上都是大量武器裝備賬單入賬,另外還破壞了本地區的經濟秩序,安全環境,拉幫結派與中國形成對立。再美軍陸軍大規模縮減,轉變到以海空一體化作戰為重心中來,同時加強情報、信息、網絡、文化方面的滲透來針對于美國核心利益有威脅的國家。
當然,美國長期的戰略目標是中俄,短期的戰略重點是敘利亞與伊朗,至于朝鮮與其它拉美等反美小國,只是美國戰略需要時當“棋子”用用而已。
但美國的全球霸權戰略沒有改變,所作出的戰略調整基本還是為美國的全球霸權服務。當前,盡管美國的軍費支出壓縮,地面部隊減少,但在情報、信息、網絡、文化滲透方面對上述對敵國家的威懾沒有減少,特別是對中國,威懾的壓力增大。在經濟方面,美國的軍事戰略轉移亞太后,口頭方面的威懾大于實際威懾,軍演付出的同時武器訂單成倍增長。此次在泰國的“金色眼睛蛇”聯合軍事演習,屬于1982年來的最大軍演,軍事演習后的武器訂單肯定豐厚,這是美國軍事戰略沒有轉變前,少有的以威懾達到的經濟效益。
所以說,當前美國軍事戰略變革的特點是往贏利方面轉變,大量的地面武力打擊會減少,過多的是軍事威懾、經濟制裁、凍結資產、石油禁運等,以經濟制裁、文化滲透、戰略威懾等手段摧毀敵對國家,不到萬不得已美國絕不會發動強大的軍事打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