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和韓寒同屬自由派群體,又都是在這個處于社會急劇轉型期間公平正義缺失中的“英雄式人物”。他們兩人,一個是敢于跨越幾乎所有的行業領域的全能型“打架斗士”,一個屬于“離經叛道”卻又有獨立思想、才華橫溢的“示范青年”。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的存在及其“神化”,恰是“無處不作假”中國社會生態和 “古板落后、誨人不倦”中國教育現狀的最佳寫照,也是自由派群體凝聚人心的最佳形象工具。“民族體魄,在于健康機制”方舟子碩果累累的“打假成果”顯現給世人的是中國幾無不假的社會生態形象;“國家富強,在于青年”韓寒的出現無疑為人們質疑中國式不成功教育提供了典范,也據此更有理由懷疑中國文化的落后性;如此種種,足以間接地證明了造反有理,于是乎,也就不難理解方韓被“神化”的過程。當然,方韓之辯更為形象的比喻應是“巨人的碰撞”,它的影響性也絕不會盡局限于自由派群體內部。
無可否認的是,方舟子也好,韓寒也罷,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過程中確有其自身顯現的貢獻。就如整個自由派群體而言,正是由于他們的反對聲音存在及其影響力,確實對權力的約束極有益處,可以較為有效的防范權力失控,當然,剝開表象,探尋實質的話,不難發現,此次方韓之爭,事件不在于本身的對錯,而在于理念的難容“異質性”即思想的統一性不容懷疑,其實就這點而言,極左與極右并無本質的區別,都在搞思想專制這一套。更往深處的說,這也是中國文人禍害千年誤國殃民也難以更改的痼疾“黨同伐異”思維,文人的慣性,為保證思想的統一性,必先扼殺任何獨立思想可能產生的土壤,其首要任務是消滅“叛徒”,不是已有人在呼號或實施具體的“打倒韓寒”了嗎,而且是“必須打倒韓寒”。“黨同伐異”痼疾,既適用于當前沸沸揚揚方韓之爭,各自的擁躉相互攻擊且樂此不疲,同樣這點也適合于左派。
其實,韓寒的“韓三篇”通篇閱讀,并無“背叛革命”的意圖,只是多了為人父后的沉穩與理性,少了青年的年少輕狂,但仍掀起如此之大的風浪,可說多少是出乎他所料的,韓寒的成熟與理性,不容于自由派群體,也很好的詮釋了當前中國自由派的偽善,他們雖號稱“自由、平等、博愛”為其最終目標,但他們對韓寒的口誅筆伐,他們趕盡殺絕的行事風格仍脫不了專制的固有思維。韓寒是個具有獨立思想且才華橫溢的青年,韓寒的悲劇是在于不屑小人勾當,于是,韓寒的獨特經歷,輟學、叛逆、偶像等等,促使韓寒從頭至尾僅是自由派群體可加利用的一個有用工具而已,也僅如此如此而已,所以,厘清方韓之爭的脈搏,就不難發現,韓寒可利用時,就急不可耐的“神化”包裝,當韓寒獨立表現自我時,就棄之后大打出手,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另一個主角,就是傳說中持有美國綠卡、在國內幾乎財產的方舟子,他的“神化”過程就顯得簡單的多,或許用“膽有多大,地有多產”概括更為妥帖,他的成功在于他“全方位的打假”足以證明中國的落后性,他打假的范圍之廣、影響之大、涉足行業之深,在成熟健康的社會生態中是極難想象的。方舟子“膽魄”之大、手段之狠道、思維之滯后固執,實話說,其道德性的高低與同屬“打假起身”的左派人物司馬南相比,確有顯而可見的差距所在。
近代中國落后世界,其實與中國文人的“黨同伐異”思維有莫大的關系。只不過時代進步至今,仍有眾多的文人自覺或不自覺的參與方韓之爭,不能不說,他們是21世界的腦袋,17世界的思維,確是中國文人“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的真實寫照;看著那么多平時道德岸然貌似正義無比的“自由民主”人士,不惜放下身段,猶如潑婦罵街般的對韓寒胡攪蠻纏的圍攻,甚至于是直接的人身攻擊,至少如此做為,與其自我標榜的“普世價值觀”總是背道而馳的吧。當然他們的如此作為,也足以警醒世人認清嘴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