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利使館遭襲是戰爭的前夜嗎?
儒夫
·
2012-02-08
·
來源:烏有之鄉
中國駐利比亞使館遭利比亞和敘利亞反對派襲擊,這不是偶然的,后面必有幕后推手。有跡象表明,中美之間的外圍戰爭已經打響。
中俄共同否決了由美國主導的對敘利亞制裁決議,美國擬孤立中俄并支持敘反對派,還圖謀繞過聯合國對敘利亞采取進一步行動。緊隨之后,中國駐利比亞使館就遭圍攻,這與1999年5月8日,美國悍然用導彈襲擊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同出一轍。利比亞現政權本身就是帝國主義扶持的傀儡走狗,雖然這次美國沒有直接攻擊中國使館,但通過利比亞和敘利亞反對派圍攻中國駐利比亞使館,不僅得心應手,而且躲于幕后,更顯其陰謀越加高明之處,既警告了中國,又出了惡氣,而且攻守自如。當然,如果敘利亞戰爭已打響,說不定還會再“誤炸”一次中國駐敘利亞使館。現在,美英相繼關閉駐敘利亞使館,撤出使館人員,這足以表明,美英的戰意已決,更大的戰爭即將打響。
美國是陰謀論的高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術已熟練玩弄于股掌之中,對伊朗完成秘密軍事布置就很說明問題。一場對敘利亞謊言的戰爭也已如火如荼,把在利比亞的謊言又搬到敘利亞,編造所為的“敘利亞政府屠殺5000民眾真相 ”。帝國主義加緊排兵布陣,這足以證明已到了戰爭的前夜。
如果說,中美之間對抗不可避免,那么,在當前極其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任何事件都可以放在國際棋局的大環境中考量,敘利亞和伊朗問題就是中美之間外圍陣地的爭奪戰。美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等與一些國家不斷進行軍演,在一些國家相繼出現政權更迭的情況下,位于印度洋的島國馬爾代夫發生政變,總統宣布向副總統移交權力,這與埃及和也門移交權力也有相似之處。
馬爾代夫歷史上曾是英國殖民地,其地理位置也相對比較重要,它在印度南部距離600公里的印度洋上,其地形雖然不同于馬六甲海峽險要,但也形似馬六甲海峽。所以,如果這兒有一支海軍力量,就可以扼守印度洋中部的航道。印度洋航道的安全對于中國來講,這意味著什么已無需多說了。雖然馬爾代夫還沒有像樣的軍事力量,但近年來,馬爾代夫多次與美國等國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就有這樣的問題,印度是美國尚未馴服的南亞野馬,但控制馬爾代夫卻是不必費力的事,如果這兒建有美國海軍基地,其戰略意義重大:一可以威懾印度,對印度軟硬兼施;二可以控制印度洋中部航道,對其自身的威脅和挑戰的復雜性都相對較低;三是相對于在中東的軍事基地,馬爾代夫離伊朗要遠得多,相對更安全。美國如果要想掩人耳目在此布陣,讓馬爾代夫政權更迭和制造動亂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這個猜測是真實的,那么可以說,中美之間的戰爭,至少是一場暗戰正式打響!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