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南巡講話”的宣傳,在一些主流話語平臺上是力度很大的,近日一篇篇幅很大的領導的相關報道,涉及了一句半句,標題就被提煉成“南巡講話”如何如何。
最近此風甚熾,皇甫平們、南方系們搞得很熱鬧。
但凡宣傳一種理論,頌揚一種理念,的確需要這樣的熱情,需要如此的持之以恒。應該指出的是,“南巡講話”充其量是鄧小平理論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宣傳、堅持、貫徹鄧小平理論,貴在全面,貴在準確。
應該這樣理解:鄧小平理論是針對中國國情提出來的,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揚,她就必然是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原則的理論。
在鄧小平理論中,有一個始終貫穿于內的“四項基本原則”:“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第三,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第四,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央認為,今天必須反復強調堅持這四項基本原則,因為某些人(哪怕只是極少數人)企圖動搖這些基本原則。這是決不許可的。每個共產黨員,更不必說每個黨的思想理論工作者,決不允許在這個根本立場上有絲毫動搖。如果動搖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作為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保證和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元素,鄧小平提出了“十個如果”,把“十個如果”作為判斷改革開放的政策和策略的準繩,是鄧小平理論的另外一個側面不可分割的部分:
1、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人均4000美元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4000美元,特別是中國人口多,如果那時15億人口,人均達到4000美元,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萬億美元……就表明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與捷克總理的談話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5頁)
2、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問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日本友人談話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64頁)
3、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地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但頂多也不會達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甚至連溫飽問題都不可能解決。(《中國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會見美國國務卿舒爾茨的談話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08頁)
4、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使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發展。(《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4頁)
5、如果按照現在開放的辦法,到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幾千美元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產生新資產階級。基本的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歸集體所有,就是說歸公有。(《在中顧委三次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91頁)
6、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善于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會見馬來西亞朋友談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64頁)
7、……同時也有右的干擾,概括起來就是全盤西化,打著擁護開放、改革的旗幟,想把中國引導到搞資本主義。這種右的傾向不是真正擁護改革、開放政策,是要改變我們社會的性質。一旦中國全盤西化,搞資本主義,四個現代化肯定實現不了。中國要解決十億人的貧困問題,十億人的發展問題。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歷史上有人想在中國搞資本主義,總是行不通。我們搞社會主義雖然犯過錯誤,但總的說來,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會見西班牙副首相的談話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9頁)
8、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54頁)
9、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在全國科技會議上的講話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10、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在全國科技會議上的講話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竊以為,大談“南巡講話”的同時,也必須大講“十個如果”,鄧小平說得很清楚,也說得很堅決“因為某些人(哪怕只是極少數人)企圖動搖這些基本原則。這是決不許可的。每個共產黨員,更不必說每個黨的思想理論工作者,決不允許在這個根本立場上有絲毫動搖。如果動搖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
“十個如果”是判斷是否符合“四項基本原則”的行為準則的細化,對鄧小平理論的全面、準確的理解和堅持,才是真正地“高舉鄧小平理論”,僅僅地強調某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輕了說是糊涂,重了說是別有用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