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算 不 如 天 算
據媒體報道:近期,強烈寒流席卷歐亞,部分地區出現歷史最低氣溫。歐洲寒冷天氣影響范圍在不斷擴大,除了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國家情況嚴峻外,俄羅斯、保加利亞、意大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希臘等國亦相繼受寒流侵襲。在法國已有41個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英國衛生部高官稱,寒流即將抵達英國,屆時英國可能比南極更冷。歐洲已成極寒重災區,因嚴寒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300人,預計數字還將繼續上升。日本和韓國正遭遇最寒冷的冬季,日本部分地區的氣溫創下了歷史最低點,目前至少有56人喪生,韓國首爾氣溫為55年來最低紀錄。我國1月下旬,東北地區、新疆、內蒙古以及江南華南等地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2-6℃,截至2月1日,呼倫貝爾市大部分地區已連續9日最低氣溫在-40℃以下,打破了歷史同期最低氣溫極值,2月3日出現了-50.7℃的極端低溫。中央氣象臺2月5日6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
極寒導致多國發生人員傷亡、交通癱瘓、電力中斷,使社會正常秩序被破壞。全球似乎只有美國大部分地區在經歷暖冬,唯有美國歷來的避寒勝地——佛羅里達州出現了嚴寒天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造成歐亞寒冬與北美暖冬?世界上已出現了多種聲音。有“太陽黑子”說,“巴倫支海海冰減少”說,“北極濤動”說,“北極震蕩造成氣象顛倒”說,“厄爾尼諾現象”說及“小冰河期來臨”說等等。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1月11日報道,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并開始冷化(globalcooling),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至30年。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今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報道說,這些科學家的預測是根據他們對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溫度的自然周期分析的,推翻了一些已廣為接受的氣候變暖理論。《每日郵報》說,根據科羅拉多州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自2007年以來,北極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萬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議防止全球變暖的人士也未反駁這一點。
世界總是充滿矛盾,當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使全球變暖的聲音正在響徹全世界之際,卻出現了歐亞的冬天變得更冷。難道是全世界只有北美沒有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歐洲和亞洲成了執行“京都協議” 的典范?顯然不是。
看來,人們對大自然的認識還只是淺見,許多理論都是建立在某種假設的基礎之上。有些時候,政客們為了某種目的,還會把自然現象與政治、經濟掛起鉤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極度嚴寒的現實正在挑戰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的理論。
(周洋2012.2.5 周工博客訪問地址http://zy5222239.blog.ifeng.com http://zy5222239.blog.tianya.cn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