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趙可金“受難者心理”論
作者:吳銘
《環球時報》2012年1月17日發表了清華大學中國戰略與公共外交中心主任趙可金的《美國沒有其他列強壞是事實》一文,內中說道,中國“不必過分在意美國的戰略調整,更無需擔心美國可能的戰略圖謀。同美國發展關系,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中國“更不能以一種‘受難者心理’,始終走不出近代弱國思維的陰影。”“中國不能為一已之私而樹立一個假想敵”。筆者無法理解作者的混亂邏輯和荒謬思想,特撰文予以反駁。
首先,必須指出:從社會主義立場和中國的一貫原則出發,著眼維護中國的安全和發展與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一切形式的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這才是真正的大國立場。不惜犧牲經濟主權、不惜放棄對國際公平正義而與美搞好關系的做法,不但不是強國、大國思維,反而是真正的弱國思維。這種思維非但不會實現中國的崛起,反而必然會導致中國發展受到遏制、挫折甚至失敗,甚至導致中國的再殖民化,再甚至會導致中國黨和政府被顛覆、領土被肢解!這種思維既不實事求是,也沒有堅持原則。
我們不是要和美國搞對抗,但是對于美國越來越明顯的旨在遏制、顛覆、肢解中國的戰略圖謀必須提高警惕、嚴陣以待。趙可金認為,中國防范和反對以美國霸權主義為首的西方對中國遏制顛覆和和平演練,是“受難者心理”的體現,這種觀點十分荒謬。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其生存和發展的生命,包括思想意識、政治制度、領土、經濟、文化、軍事等內在的所有方面,都是一國主權的根本體現。任何危害這一根本的外部、內部言行都必須予以反擊。當今世界遠不太平,帝國主義冷戰思維通過各種美化包裝,發展為經濟全球化、世界一體化、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歷史終結論、國際慣例等理論和各種經濟組織、軍事組織等實體,繼續實施西方諸國對廣大世界的壓迫掠奪,這構成了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而中國正是以美國為首的新殖民主義者顛覆滲透、遏制牽制的重點,看不到這一點,就是有意無意地為帝國主義張目。看到了這一點,并加以揭露,則是對世界和平發展和公平正義的維護,絕非什么“受難者心理”的表現。
誠然,新中國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一樣,是遭受過帝國主義長期肢解、壓迫、掠奪、剝削的。百年的恥辱也的確是推動中國人民獨產自主、發奮圖強、自力更生的動力之一。但,新中國的所有路線方針政策,都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旨在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而絕非是要報復曾經侵略掠奪過中國的那些國家。對于蘇聯,雖然我們建國以來曾經與蘇結盟,向蘇聯學習過,但是我們仍然強調走自己的路,對蘇不卑不亢。對于曾經侵略過我們并給中國人民生成沉重災難的日本,我們則認為侵略者是日本軍國主義,而從沒有把報復的矛頭指向日本人民過,相反,我們仍然打破一切阻力,積極發展中日兩國人民的關系。對于美國這個曾經最強最富侵略性的帝國主義的侵略、遏制,我們則敢于斗爭,先后與其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援越抗美戰爭等斗爭,并取得了偉大勝利。盡管和美國進行過戰爭和長期的對抗,但是,對于美國人民,我們仍持友好同情和支持的態度,并積極探索發展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途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言行何坦蕩,胸懷何其寬廣,國格人格何其偉大,既不畏強權,也不欺弱小,為世界和平和正義作出了偉大貢獻,也確保了中國有一個和平安寧的建設環境。即使今天,我們反對的仍然是美帝國主義,反對其企圖建立由其主導的對世界控、掠奪、剝削的不公平非正義的國際秩序的任何理論、政策和行動,誰能說這是出于“受難者心理”?
歸根結底,所謂的“受難者心理”是西方殖民者對我國的誣蔑和歪曲,是一種從理論方面無中生有地對我們指責,也是冷戰思維的體現。我們的黨和人民,反對世界上任何形式的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世界和平和諧發展,為世界的公正正義做出的重大貢獻也是有目共睹。我們處置國際問題的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與一切違反這一原則的國際言論和行為作不懈的斗爭。如果我們無顧世界存在的剝削、壓迫、肢解、控制等現象和矛盾,對所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提出的理論、政策、行為都不假思索地接受和盲目“與國際接軌”,難道這就是消除“受難者心理”了?當然不是,這只能意味著被苦難和強權壓彎了脊梁并向霸權主義低頭,是無原則、無立場的懦夫的投降行為,與一個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大國的地位是不相稱的,也是對世界和平發展的極不負責任的表現,對中國的和不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趙可金說,“在全球化時代,中國不能為一已之私而樹立一個假想敵”。作者似乎將“全球化”置于中國的發展利益之上,為了“全球化”可以置于原則于不顧,如果對美國的戰略遏制有一絲防范,就是為“一已之私”影響了全球化,而且作者也認為美國對中國沒有絲毫敵意。這觀點的邏輯之混亂,與“不想當將軍的廚師不是個好司機”有的一拚。難道中國反抗美國的強權政治就不利于全球化了?難道我們對美國越來越搞頭的帝國主義屈服,就是對“全球化”的貢獻?難道全球化就得讓中國出賣主權利益?如果全球化需要讓中國和中國人民以被殖民為代價,那么這個全球化對我們何益?對世界人民何益?難道中國的存在就是對所謂的全球化的破壞?中國的發展當然需要一個好的國際安全環境,爭取國際支持,但歸根結底最關鍵的還要靠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順便說一下,美國的確不像沙俄、日本等國那樣割占過中國的領土,但是它也從不尊重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它拿中國的領土和蘇聯、日本作過交易;美國的確也培養了錢學森等科學家,但卻不是為中國培養的,其極力迫害錢學森并極力阻止其歸國就是明證。這其中看不出任何友好!作者既然不贊成“對美國抱有美化幻想”,又為何要求“中國不必在意美國的戰略調整,更無需擔心美國可能的戰略圖謀”呢?“美國的事情就是做生意”,但重要的是,美國是極力要求按其制定的價格和規則“做生意”,而絕不是希望公平互利地“做生意”,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宣揚,都是為掩蓋經貿關系的不公正性,并非簡單地為了“看上去高尚而已”。至于鄧小平是否說過“凡是和美國搞好關系的國家,都富起來了”(這句話缺乏常識,墨西哥與美國關系很好,富起來了嗎?)我們無法考證。即便鄧小平在世,因為“時移世易,法亦亦然”,必須調整中國的外交政策,也不可能同意“不必在意美國的戰略調整,更無需擔心美國可能的戰略圖謀”之類的荒唐觀點。
筆者不愿意為趙可金戴上“漢奸”“敗類”等帽子,但是,如果不對自己的思想意識、立場觀點和理論體系進行一翻深刻反思,至少趙可金不會是個合乎最低標準的教授,也不會是個合乎最低標準的學術部門領導,更不會是個對國家和社會發展有利的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