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投訴到零容忍,海南官員的文字游戲玩得爐火純青
自從前年國家出臺把海南島建設成國際旅游島的規劃,海南的旅游就開始火爆起來。海南的地方官員也把這看成是海南經濟騰飛的大好機遇,在海南的旅游宣傳上大做文章,吸引國內外游客到海南旅游,促進海南經濟社會大發展。海南的官員們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嘔心瀝血”的宣傳我們很同情,能理解。但是海南官員們弄虛作假的宣傳行為,只作表面文章的手法我們不能理解。海南官員們千方百計實行地方保護,對坑害旅游消費者睜只眼閉只眼不作為的行為我們不能接受。尤其是完全沒有樹立誠心和優質服務理念,玩文字游戲糊弄大眾的的卑劣行為讓人特別反感。
今年春節長假尚未結束,海南三亞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就發布消息,稱今年春節黃金周在食品衛生、誠信經營等方面三亞沒有接到一個投訴、舉報電話(零投訴),說明整個旅游市場秩序穩定、良好。然而,這條消息剛剛發布,就有網友貼出在海南旅游,被強買強賣挨宰的微博。此后,大量網友曝光在海南旅游期間出租車拒載宰客、住宿宰客、飲食宰客和惡劣服務等方面的問題就事例。海南的官方網站眼看紙里包不住火,急忙開始玩弄文字游戲進行補救,發布消息說:“春節期間受理投訴同比下降59%,海鮮排檔、水果零投訴。上一條‘零投訴’微博表述有誤,是我們工作的失誤。”這下所指更加明確了。有網友戲稱,海南官方這是用一個小一點的“零”去掩蓋之前那個大一些的“零”。
然而讓海南官員們更加難堪的是,又有不少網友專門針對海鮮排檔、水果銷售進行了欺詐宰客曝光。一網友發微博反映,春節期間朋友一家3口在三亞灣一海鮮排檔消費時遭遇店家宰客,他們點了四個菜,三個海鮮,一個青菜,結賬時賬單上赫然顯示是3860元。與之爭辯,強龍不壓地頭蛇,最后還是“乖乖”的付賬走人;這件事情引發網友熱議之后,中央電視臺記者深入到三亞調查,他們來到網友投訴的富林漁村海鮮檔,當場就有幾位旅游者向記者投訴,一位重慶的客人說,他們一行12人吃飯,結果十幾個菜吃完之后一結賬,消費了36000多元,雙方爭執不下,投訴無門,最后還是通過私人關系找到當地政府部門來人,交了16000多元了結。另一位顧客反映,他們當時沒有打算吃飯,就是問問價錢好做選擇,但他們指到一條魚詢問價格的時候,店員迅速把那條十多斤的魚抓出打死,說每斤560元,已經打死了就必須買走,對方幾個大漢氣勢洶洶,他們從外地到海南勢單力薄,不想出來旅游丟了性命或者被打成殘疾,忍氣吞聲花6000多元買下了那條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魚。三個普通菜接近 4000元,一條魚不由分說討價6000多元,如此天價,尤其是強賣宰客居然還用上了東北大漢壓場子,如此氣焰囂張的黑店,與明火執仗的搶劫有什么區別?另外許多到海南旅游遭受欺詐挨宰的游客一致反映,在海南旅游投訴的電話到處都可以找到看到,但是要真正實現電話投訴,比登天還難。投訴電話形同虛設,不是沒有人接,就是忙音,好不容易接通了,又踢皮球把你推向另外一個部門。根本就沒有實際解決問題的部門和人,他們實質上就是在故意實行地方保護。海南旅游服務的“零投訴”就是這樣實現的。
有了中央電視臺記者的曝光,有了這些鐵證如山的事實,海南的官員們還有招數,他們搖身一變,不玩“零投訴”了,開始大玩“零容忍”。 2月1日,海南省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表示,對于在春節出現的三亞富林漁村海鮮排檔欺客宰客事件,三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已責令職能部門徹查此事,對交通管理、海鮮排檔、海上娛樂項目等行業出現的“害群之馬”實行“零容忍”。一經查實,絕不姑息。他說,這幾年三亞市旅游業發展迅速,但也有“成長的煩惱”,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發現和查找這些問題是我們的責任。三亞市委、市政府始終致力于清除旅游市場中的丑惡現象,因為這些丑惡現象有百害而無一利。他表示,三亞市下一步對旅游市場的規范管理將本著“多管齊下,綜合治理”的原則,盡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環境衛生管理,毫不松懈地加強平安建設,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完善投訴系統。真正把三亞建設成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本地居民的幸福家園。官員講話很有水平,但是老百姓這些年聽這樣的話太多太多了,我們不但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那我們看看他們究竟是怎么樣“零容忍”的。記者隨同當地官員到達這家海鮮檔鋪的時候,店主一口否認,說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沒有顧客對價格提出異議,沒有和顧客發生爭執,沒有威脅顧客的現象。查菜單沒有,查無實據。顧客反映,當時向店主要發票,店主一開始一口回絕沒有發票,后來有說要發票可以,再交3000元。顧客無奈,是沒有辦法拿到發票。當地執法部門干部一臉無奈,沒有證據,他們也無能為力。只好暫時讓這家海鮮店停業整頓,就這樣不了了之。像這樣處理問題,我不知道海南官員們的零容忍和縱容有什么區別?這顯然是在推脫敷衍,行地方保護之實。
有旅游發燒友指出,三亞出租車與餐飲店聯合宰客,幾乎是公開的秘密,至于吃海鮮時單價的“斤兩”之別,更是慣用的宰客伎倆。另外針對外地游客,漫天要價,強買強賣,并非個別現象。現在海南官方網站貼出春節旅游黃金周三亞“零投訴”,讓一個三亞,呈現兩張截然相反的面孔,那一張才是三亞旅游服務的真實面孔,其實廣大旅游者心里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海南的官員們揣著明白裝糊涂,故意為海南旅游服務的亂象粉飾太平。其實,在旅游假期尚未結束,海南官方網站就急不可耐地發布“零投訴”消息,本身就是一件就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在春節游尚未完全結束的時候就匆匆發布這個消息,急于貼金的心態彰顯無疑。貼錯了又忙著“補救”,一錯再錯,弄巧成拙。那么,仍然值得追問的是,何以宰客現象如此猖獗,投訴卻仍然是零呢?假如“零投訴”并未經過涂脂抹粉的話,投訴電話是否一撥就通,是否一投訴就靈,游客維權渠道是否順暢,這些投訴電話管用的前提是否成立,倒是需要被打上個問號。而從媒體想就三亞旅游問題采訪海南旅發會、旅游局、三亞市委外宣辦等單位,經過多次撥打,這些單位的電話均無人接聽來看,投訴電話會不會是類似的擺設,也同樣值得懷疑。
有網友質問:據海南省假日辦統計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海南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均大幅攀升,共實現旅游收入42.63億元,同比增長61.32%,春節期間三亞過夜游客人均日消費更是高達2150元。國際旅游島的名聲的確讓海南旅游賺得盆滿缽滿,不過,上述業績的取得究竟有多少來自“宰客”,人均日消費2150元中又有多少是被宰的結果?所謂的“零投訴”,不能成為宰客行為的“保護傘”。有人指出,海南官員們的“零投訴”,已經成為海南旅游服務的“馬桶蓋”。
到這里我們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海南的官員們都精于玩文字游戲,他們把文字游戲玩得爐火純青。但是他們忘記了,游客也不都是傻子,你一味玩文字游戲回避問題,一味通過文字游戲忽悠老百姓,結果可能是玩到“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不但給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形象丟分,而且最終會失去游客的信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