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方韓之爭發生在去年
梁 新
新年以來的方韓之爭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本人忽發奇想,假如方韓之爭發生在去年,結果將會如何?我不知道各位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按照我的猜測,受到群毆的極有可能是方舟子。
在此次參與韓寒問題的討論之前,我曾經以韓寒為話題在網絡上談過一些看法,盡管并沒有貶低韓寒,只是客觀地談一些看法,結果常常遭到韓粉的拍磚頭,而且是相當的不客氣,雖然方舟子是個名人,但是只要讓粉絲們不高興,那就越是名人越拍得來勁的。
冷眼看這次的“批韓運動”,批評他的人有是真正仇恨作假并且是確信韓寒的確作假的,有直接批評他的幾篇博文的觀點的,更有明明是對韓寒的“背叛”恨之入骨,卻穿上馬甲混進網民中假裝一臉的天真無邪去為“質疑”推波助瀾的;而挺韓者中,有全天候的無條件支持者,他們是“誰反韓寒就跟誰急”;有雖然不同意韓三文的觀點,但是也反對別人這樣整韓寒者;有認為應該尊重韓寒的言論自由者;有支持韓三文的觀點者。在這次涉韓的網絡大論戰中,參與者主要是自由派和中間派,左翼人士極少參與,有少數人參與的也只是幸災樂禍或者落井下石,因為他們一直不很把韓寒當回事。
而反觀方舟子,雖然在打假問題上頗有名氣,但是論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的影響力,他是不可能與韓寒同日而語的,否則,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100名最有影響的華人”之一的可能是方而不是韓了。假如他們的爭論發生在去年,挺韓派會仍然挺韓,而倒寒、批韓派三種人中有兩種人恐怕就成為了打方派,所以假如爭論發生在去年的話,對方舟子的群毆的人數將比對韓的群毆的人數成倍增加,更何況左翼一直對方舟子所牽涉到的轉基因食品問題多有微詞。所以假如方韓之爭沒有其它不為人知的背景的話,那么這次方舟子應該嚇出一身冷汗。
某些人在這次“倒韓”運動中不說搞陰謀,起碼也是不光明磊落,不是他們不敢,而是他們認為那樣的效果好,不動聲色地懲戒了韓寒,肅清了韓三文的“流毒”,警告了效仿者,而且還是以大眾的名義。但是網民并不都是傻子,在某網站,網友“李老濕”直言不諱指出:韓寒目前的處境,實則是韓三篇惹禍。韓寒在接受該網站的采訪時也認同了這種判斷。
其實韓寒的不同看法的提出,屬于自由派內部正常的思想碰撞,韓寒并沒有沖撞自由派的思想底線,如果不同意他的看法,完全可以發表署名文章正大光明地反駁。其實在左翼陣營里面也有類似情況,某人提出一些不同觀點,也會受到指名道姓的批評,甚至也會扣帽子,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他們對自己陣營中的人采取這種下三爛手段。某種勢力這次下了步臭棋,甚至說犯了一個大錯誤,其消極后果相信他們慢慢會自己看清楚。
有人把韓寒分解為自由派人士韓寒、作家韓寒和寫作團隊韓寒,這并非完全沒有道理,韓三文出來之前的韓寒有一定影響,這與他的寫作沒有多大關系,因為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何況“文學神童”不止他一個;而這次他遭到群毆本質上也與寫作沒有關系或者說沒有直接的關系,縱觀古今中外,有哪個作家會因為某些文章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他自己所寫而遭到如此大規模圍剿的,只要不是用屁股思考問題的人不說馬上明白起碼思考一下也會明白的。某些人這一棍子打下去,韓寒未必會被打死,卻會打清醒很多人。
韓三文出來后,環球時報連續發表評論文章,當時我就預感到針對韓寒的一場急風暴雨即將來臨,但是居然網絡上保持了短暫的沉默,尤其奇怪的是某些自由派的領軍人物都沒有出聲,接著先是麥田后是方舟子(我寧可相信是巧合)對韓寒的質疑,于是,事件被利用了,用“三人成虎”的辦法把韓寒“質疑”成造假者,使其失去粉絲們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市場,對體制外的韓寒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另外,這也蘊含著這樣的潛臺詞,一個造假的人的人品是不可信的,因此其的觀點就是胡說八道,以消除韓三文的影響尤其是在“80后”、“90后”中間的影響。到了這里,方舟子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介入這件事,他實際上都已經被邊緣化了,他不過是“處決叛徒”這盤大棋中的一個馬前卒,而且是“老卒”。他的作用就是點火,點著以后就讓整根火柴自生自滅吧。不管這場鬧劇最終如何收場,也不管最終是韓勝還是方勝,還是兩敗俱傷,方舟子都只能是一個工具,即在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對一個特殊的人物,采取一次特殊的行動的最好利用的工具。
之所以說某些人這樣做是一著臭棋,是因為某些人太急于求成了,看到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急于在中國克隆,誰知道韓寒不站出來領導“起義”也就算了,還朝剛剛點起的火撒了泡尿,于是就慌不擇法,采取了這一招他們以為一箭三雕的妙計,誰知道韓寒不認罰,進行了抗爭,萬一最后證明韓寒是無辜的,他們會輸得很慘。另外,他們在韓寒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粉絲中充當了反面教員,因為急于求成,忘記了策略的重要性,無形中剝下了自己平時的遮羞布,韓寒發表意見,是“言論自由”的應有之義,你再生氣也不應該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段吧。另外,在未經證實韓寒有某種過錯的情況下就采取這種手法對待韓寒,這不是侵犯他做人的合法權益嗎?此時此刻,他們自己已經把平時常常掛在嘴皮上的“普世價值”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從此之后,某些青年韓粉們不一定馬上改變立場轉向其它方面,但是肯定會給原來的傾向性降溫,與原來的立場拉開距離,這恐怕是某些人始料不及的。
文章的題目是《假如方韓之爭發生在去年》,但這僅僅是假如,事情沒有這樣發生,如果方真正與這場鬧劇沒有什么瓜葛的話,方的這身冷汗白出了,但是由于這次被“政治化”的“打假”歷程,以后只要人們想起這次事件,自然就會想起方舟子在其中扮演的尷尬角色。而眼前最尷尬應該是某些人,他們已經騎虎難下,除非韓寒繳械投降,不管有還是沒有造假都承認自己造假,否則真不知道他們導演的這出鬧劇將怎么收場。
本人博客請點擊http://blog.sina.com.cn/u/134289045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