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 中印當合作抗御美國
歷史上,印度和中國都飽受外國的侵略,特別是英國十七世紀入侵印度后,不僅把印度變為自己的殖民地,還通過這個地方向東南亞和中國等國家大量輸出銷售鴉片。
英國在印度制造了大分裂,把原來的印度一分為三,即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如果把孟加拉國算上,印度的分裂就真的是“四分五裂”。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歸屬權,導致印度和巴基斯坦長期處于戰爭邊緣甚至不時爆發戰爭。南亞的不穩定,與英國殖民者種下的禍根有關。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印度與中國發生邊界爭戰也與英國有直接聯系。即“麥克馬洪線”(Mc Mahon)導火線。這是一條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于英屬印度和西藏的邊界。處于藏南地區,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沿分水嶺和山脊線至云南的尖高山,將傳統上西藏當局享有管轄權、稅收權和放牧權的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都劃進印度去。英屬印度政府和印度都聲稱這條邊界就是正式疆界。對于這條“邊界線”,歷屆中國政府都不予承認。英國政府也遲遲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才開始出現在英屬印度的地圖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標定界”。中國政府一直堅持正確的立場,絕不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所以,現在印中關系因“麥克馬洪線”時有寒流,也是英國殖民者種下的禍根。
英國對印度的殖民行為不僅導致印度的長期落后、貧困,而且中斷了印度的歷史悠久的古代文化。印度英語流行,原有語言枯萎死亡,文化典籍幾乎喪失殆盡,據說要是沒有西藏的藏書,印度連自己的教科書都寫不出。刻薄地說,現在不少印度人只有印度人的軀殼,而大腦和血液、精神卻是西方人的了。這是西方強盜給印度人民造成的悲劇。
所以,歷史上,中印兩國有相同的苦難和經歷,都受到了西方強盜的欺凌、侵侮和打劫。他們給中印兩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現在,兩個國家都是世界較大的國家,但都是不發達的國家,且兩國是鄰國,世代相交,文化經濟聯系歷史悠久。和平共處對兩國都有好處。合則兩利,斗則兩傷。西方列強夢寐以求中印不和,他們不僅在夢里企求,在行動上也千方百計制造中印不和的事端,千方百計挑撥中印兩國關系,煞費苦心阻止中印兩國友好。
西方列強的侵略、占有本性是不會改變的,現在美國接了當年大英帝國稱王稱霸的班,他們血緣同一,基因一致,西方人最講究“血濃于水”。屠刀還是那一把,只不過換了一個人罷了。
假如美國霸占了中國,印度的下場也絕對一樣悲慘;假如美國霸占了印度,中國的下場也將同樣悲慘。唇亡齒寒,千古不變的道理。
請印度乃至全世界相信,中國的以儒家為代表的主流歷史文化價值體系與西方列強大不一樣,“和為貴”是中國處理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的根本品性,中國的主流文化沒有擴展、耀武揚威的因素,數千年來,中國一直受到外部野蠻強敵的攻擊。中國不論弱小或強大都不會主動對外部訴諸武力,這是由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的特質所決定的。所謂中國“威脅”是沒有歷史依據和文化佐證的。
中印兩國加強團結,合作抗御美國霸王,有益于兩國人民生存、發展,也是國際形勢的需要。
(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上午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