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今年韶山幾天間就來50多萬人次。就這小縣城小山村何來力量叫百姓夢里千萬次追尋,走了遍遍還遍遍。值得深思。
我親戚他親戚是個富人大戶,大型客車幾輛,具體不便細(xì)說。這人習(xí)慣是每年必到韶山來看看。按說他過去的生活肯定比現(xiàn)在差而且相距很大,就他始終還改不了習(xí)慣。每次從韶山回來后,還對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說:去過韶山了。叫人納悶吧。
我家后屋,鄰居蓋房子。他想齊墻根起。肯定蓋后會使我家房子受困,現(xiàn)在的房子蓋得高。怎么辦,打商量吧。他犯渾,他小名就叫掏掏。商量不過來。
但我知道他當(dāng)個兵,老兵。而且知道他很重這段經(jīng)歷。改口問他當(dāng)年在哪里當(dāng)?shù)谋L徇@話,他觸電反差般很親切交談起來,見背都挺起來了。他當(dāng)兵在黑龍江是中蘇最緊張時刻的1968年到1971年期間,在邊境上。我說你怎么不害怕。他很奇怪的看著我說:過去是毛主席時代,哪個敢過來?我們當(dāng)時邊境的準(zhǔn)備工作都做好了,就等著他們過來。我說毛主席時代靠得住。他聽了這話更勁道了,他說“現(xiàn)在都是什么屌,哪能跟毛主席比”。
說完后,我們就各忙各的。真正起地基開始,他們家讓出了五匹磚空擋。
我不感謝他,我感謝毛主席。
還件事情。前兩年報紙說毛主席武昌農(nóng)民講習(xí)所重新修繕。就想過來看看。還是少年來過。幾十年后具體方位不清,打聽著。問路時,無論大人小孩都帶份莊重神情告訴地方具體。
新修后總感覺面積縮小,但我知道能夠修繕就很不錯了。變成個小地方,門前停車場卻很大。當(dāng)然,這符合特色中國標(biāo)準(zhǔn)。
整個參觀覺得舊居的大門還存歷史感。脫口而出:這地方過去該是高門大戶。說話間就見位中年男子奇特掃了我。他說:這是剛裝修的,你不知道?我回頭看去,七八個人從輛面包車上下來。我問中年男子從何來,開封。他說:做小孩時就想來,今日這幾個人都算心思完成。七八個進去了,沒喧嘩沒人講解,靜靜的看悄悄的說。上十分鐘后還靜靜的上車,靜靜的走了。但我想從開封到武漢幾百公里路程,他們回去該還幾百公里路程。,這算什么?這就該叫愛戴了吧!
毛去世了三十幾年,資改世界罵毛黑毛歪毛三十年了吧。為何民眾情感不見消停?他們在找什么?
我家的親戚的親戚該說大富,他該無限感謝資改才是,還肯定保護神之類上下打理不見少,還剩什么不安寧的?還真是。我自己做過小公司,商場如戰(zhàn)場,同行競爭較量挖的陷阱和明爭暗斗比比皆是,大大體會。我家親戚的親戚許是首次去韶山歸家后發(fā)現(xiàn)搞的很順利,他會認(rèn)為:哦,我到韶山是找到份安穩(wěn)了。就每年都去。而韶山之行就是他認(rèn)定的只能這樣如此心里才叫踏實!
是的,踏實二字,現(xiàn)當(dāng)今社會誰都給不了,惟毛主席時代才能夠?qū)崿F(xiàn)。我家親戚的親戚年齡往五十上走,我們都是經(jīng)過毛時代的人,我們都知道毛主席時代就能給百姓份踏實生活體會。去韶山找回踏實感受,對他來說就比千金萬金還重。本來嘛老百姓過日子不就是奔著踏實生活而來。你資改不給百姓生活踏實,那百姓自己就只好找去了——找的結(jié)果就是韶山。
后屋老哥還是如此,他家蓋樓十幾萬,本來該感謝資改和精英吧,沒。為的是他心里不踏實,就想著多占地基強拆的時候能夠換取多份錢進的保障。結(jié)果和我談起毛主席,他心里痛快了——踏實的感覺找到了,多占地想法就沒啦!就這么簡單。
想必開封那幾位千里迢迢,還是為找踏實而來!
改革三十多年了,誰過誰的生活,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然胳膊扭不過大腿,就干脆打消指望,在韶山在毛主席的故居來找份老百姓自己生活必需的踏實感覺好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