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十佳”有感》
在中國只要寫上“十佳”兩字到“百度”一點,就能顯示出無窮無盡的“十佳”內容。什么“十佳醫生”、“十佳護士”、“十佳教師”、 “十佳學生”、“十佳市民” 、“十佳公仆”……, 還有什么“十佳球場”、“十佳茶館”、“十佳公園”、“十佳小區” 、“十佳城市道路”、“十佳新型農村社區”……。總之一句話,在中國不論是哪個地區、哪個部門、哪個行業、哪項工作,社會方方面面,沒有不開展評“十佳”活動的。可見“十佳”兩字是當今中國最時髦、最廣泛、最紅火的一個詞兒。“佳”者,好也,也是優秀的意思。評“十佳”的目的旨在表彰社會上的好人好事,為的是促進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但是,事實證明,這一活動,人們是在“好心做壞事”。因為它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毛澤東思想的基本觀點,在理論上是荒謬的,實踐上是失敗的,內容上是搞形而上學。
首先,評“十佳”是在宣揚“英雄創造歷史”,這在理論上就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毛澤東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選集》三卷1031頁)“十佳”無疑是社會人群中滄海之一滴,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在13億人中去樹立10個人的形象,這在客觀上就是承認一個先進人物,而其它99。99%的人物都是成了落后分子,一個優秀人物被突出,其他大多數人群自然會相形見絀,這豈不是人為地把人分成優劣等級?豈不是在制造“精神泡沫”?據媒體報道,某市為了營造尊師重教的氣氛,從2012年到2020年,每兩年準備評選出20名“市級教育家”,如此評下去,若干年之后,該市“教育家”的“家”字就得改成“教育市”的“市”了,聰明人居然想出如此傻事來,真讓人哭笑不得。那“教育家”是可以人為地制造出來的嗎?孔子是中國公認的教育家,還不如多制造幾個孔子呢,這樣世界上的“孔子學院”也就不愁沒有正宗的孔子了。
其次,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告訴我們,事物是不斷在發展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人也是要變化的,一個人今天是“十佳”人物,明天就有可能不是“十佳”人物;今天是好人,明天就有可能成為罪犯。試問被評過“十佳”的人物,你能保證他一輩子都是“十佳”人物么?既然一個人不能永遠做“十佳”人物,你評他又有何用?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就有過精辟的論述,他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所以,毛澤東號召人們學習的人物都是“古人”與“死人”,沒有“今人”與“活人”。這是因為“古人”和“死人”已經“蓋棺定論”,他們的功績、品德和精神是永存的。而“今人”和“活人”是在發展變化,有可能變得更好,也許是“曇花一現”,還可能變的很壞,這在共產黨的歷史上象張國濤、林彪這類人物就有不少,你要號召人們向這種人學習,豈不是遭挨罵。中華5000年歷史,據資料介紹,共有829位皇帝,而在毛澤東的眼里值一提的人物,只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五人,而且還不把他們當做是歷史上真正的“風流人物”,這是因為他們不是歷史的創造者,而是歷史造就了他們這些“有為之君”。毛澤東公開號召人們學習的“死人”只有三人,這就是“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和具有共產主義精神的雷鋒,這是中國人民永遠學習的榜樣,也是人類學習的榜樣。有這樣的榜樣不去學習,還去樹立什么“十佳”,這豈不是在搞“標新立異”,自取其辱?
三,再說評“十佳”也不符合共產人的思想原則。共產黨主張的是“無私奉獻”精神,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風格。一個人被評為“十佳”,無疑成了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的“名人”,“十佳”人物無疑還要有點物質獎勵,在仕途上還得有所“進步”,這豈不是在鼓勵人們去追名逐利?這豈不是把人們原本默默奉獻的行為變成了“廣告商標”?人們在電視上看到很多“演星”、“歌星”和名人,成為資本家的商業廣告,原本人們敬佩的形象,一下變成了資本家手里一個“商標”,這是對社會道德和社會風氣一種摧殘?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人怕出名,豬怕壯”。一個人一出名就失去了人身自由,他為了保住“名”,就得更加玩命地去工作,即使是到了身心憔悴和力不從心的程度,人們還得繼續去堅持,這實際上是對人的心身一種摧殘。人們怕出名就是怕把自己變成“出頭鳥”,成為眾矢之的,陷于孤立的絕境。如果“十佳”人物是一個思想修養不深的人,一旦出了名就會飄飄然,還可能變成一個“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人,這樣一個“十佳”人物,最后也就身敗名裂了。這種人在當今的中國絕非少數。
四,如果當今的中國人已把評“十佳”當成一種潮流,一時難以收手,我建議把評的對象和內容改一改。譬如說,把評群眾改為評領導、評活人改為評死人、評好人改為評壞人。這樣做無疑是利大于弊,積極作用大于消極作用。因為,領導有權、有勢、有地位,他們可以呼風喚雨,一呼百應,自然作用就大,影響也大,“上梁”正了,“下梁”也就歪不了了。再說評領導也無須請專家來評,只要允許群眾講真話就行了,既省錢又省事。評死人的好處就更多了,既沒有風險,又可以宏揚民族文化,還能增強人們的愛國情懷,更可以做到一勞永逸。評壞人的效果肯定也會好,人們把歷史上的昏君、奸臣、賣國賊統統列出來,人們就可以做到以史為鑒,以史為鏡,這是最好的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也能廢除人類歷史上“借古諷今”的罪名,可謂一舉多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