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為什么批《武訓傳》——簡評孔慶東罵狗事件
1951年5月20日 ,《人民日報》以社論形式發表毛澤東寫的《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一文,嚴厲批評對武訓及電影《武訓傳》的贊揚,全國各地報刊紛紛轉載并發表文章,批判武訓及電影《武訓傳》,形成了建國后文化思想戰線上的第一次批判運動。
毛主席為什么重視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呢?正如毛主席所說:《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的性質。像武訓那樣的人,處在清朝末年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和反對國內的反動封建統治者的偉大斗爭的時代,根本不去觸動封建經濟基礎及其上層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熱地宣傳封建文化,并為了取得自己所沒有的宣傳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對反動的封建統治者竭盡奴顏婢膝的能事,這種丑惡的行為,難道是我們所應當歌頌的嗎?向著人民群眾歌頌這種丑惡的行為,甚至打出“為人民服務”的革命旗號來歌頌,甚至用革命的農民斗爭的失敗作為反襯來歌頌,這難道是我們所能夠容忍的嗎?承認或者容忍這種歌頌,就是承認或者容忍污蔑農民革命斗爭,污蔑中國歷史,污蔑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就是把反動宣傳認為正當的宣傳。
幾千年封建文化即所謂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文化讓大多中國人都有似奴才,似狗的心理。作為改天換地的毛澤東,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必須首先要改造中國人這種劣根心理,把中國人改造成適應社會主義革命的全新中國人。所以借批《武訓傳》,毛主席拉開剿滅封建文化,煅造全新中國人的序幕。這以后,直至文化大革命,毛主席為之奮斗不已,甚至不惜粉身碎骨。
偉大的毛澤東時代,紅色文化席卷中國乃至世界,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甚至世界人民的面貌煥然一新。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敢叫日月換新天” 的豪邁氣魄、“反潮流”的大無畏精神、“勞動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 等等使“六億神卅盡成舜堯”,毛主席改造中國人的目標已達實現。
可惜天不假年,毛主席失敗于生命的短暫。隨著毛主席的去逝,三十年來持之以恒否定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引起中華民族思想意識大崩裂,封資修及殖民文化再成主流。毛主席的改造中國人的偉業付諸東流。
否定之否定,讓我們看到幾千年來中國從未有的怪現象:瘋狂的賣國,瘋狂的貪墨,瘋狂的造假,瘋狂的亂倫,這正是奴才文化,狗文化的強勁反彈造成的中國人心理的強烈扭曲。
但是,至從有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中國或曰人類百折千回終成大道。但愿孔慶東罵狗事件,能成為破曉的雄雞,引來全民對奴才文化,狗文化的正視和反思,讓毛澤東思想主導的紅色文化再成燎原。唯如此,中國才能自救,香港同胞才不會再受殖民壓迫和凌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