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一艘航母像中國航母平臺試驗那樣引人關注,就連名稱叫航母還是航母試驗平臺都引發巨大爭議。
戰后美國共發展了福萊斯特級、小鷹級、企業級、尼米茲級、福特級等五級航母,總數量達到了20艘,沒有哪一級或者哪一艘引發如此惹人關注,最多只在船廠熱鬧一下而已,而中國在老舊的航母平臺上改建試驗卻引發了全球目光。
瓦良格第三次海試
中國航母瓦良格
中國在通向航母之路的每一點進展,西方也給予了過分的關心,無論哪一次試航都在持續引發著各種各樣的猜測。中國在航母問題上與西方即將平起平坐,的確改變了西方的力量觀。這艘航母試驗平臺帶來的自豪不僅是高密度的出海試驗,更重要的是恢復過程中顯現的創新能力,因為恢復老舊航母難于建造一艘新航母。
四代戰機:從虛擬到現實
“殲-20”這個非官方命名在網絡出現后,幾乎被全體國人毫無保留地接受,因為這是一個自豪的標志與符號。
四代機是當今航空武器裝備的金字塔尖,是獲得與爭取制空權的王牌。其突出的特點是著名的4S,即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和信息優勢,但這只是美國的標準,如果全球都以此為目標,無疑會成為美國標準的追隨者。跟進即落后。
殲-20戰機在12月30日進行了第65次試驗,上演2011年最后一飛
殲-20戰機在12月30日進行了第65次試驗,上演2011年最后一飛
殲-20戰機在12月30日進行了第65次試驗,上演2011年最后一飛
F-22的戰斗力不僅體現在F-22戰機的作戰能力上,還體現在4S這個用金箍棒劃出的魔圈之上,而后發的殲-20如果依然沿用4S,恐怕永遠都無法超越技術成熟、財大氣粗的美國。
因此在殲-20身上,一定有中國版的標準。一個常識就是,后發的四代機,如果不把擊落F-22作為首要指標,很可能會成為F-22的刀下鬼,因此無論T-50還是殲-20,一定會把對抗F-22作為首選標準;其次才是隱身、機動、信息能力的組合與取合,這些組合未必豪華奢侈,但一定實用而強勁。
武直-10:從羨慕到擁有
武裝直升機是20世紀80年代空地一體戰的產物。從AH-1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問世以來,到今天的AH-64、AH-64D,美國武裝直升機已經發展了三代。俄羅斯也有米-24/28和卡-50/52出現。這些繁多型號成為陸戰場的低空旋風,特別是在戰場上與坦克等裝甲戰斗車輛1:12的交換比,讓它成為陸軍強大與否的標志,一些沒有像樣武裝直升機的陸軍恐怕根本無法進入法眼。于是中國陸軍能力如何,就成了全體國人心中的疑問。
中國武直10
中國武直10
末敏彈:從感嘆到力量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陸軍的精確打擊能力一直停留在反坦克導彈和野戰防空導彈上。20世紀80年代后,炮彈的紅外、雷達、激光等多模尋的就成了新型精確打擊能力的基本標志,甚至成了傳統陸軍和未來陸軍的分水嶺。
據媒體披露,近年來,中國智能彈藥——末敏彈技術取得矚目成果:繼自主研制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彈武器之后,又取得炮射末敏彈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和跨越,使中國躋身于美、德、俄能自主研發智能彈藥的先進國家行列。
該型末敏彈武器系統是我國第一個智能彈藥裝備,主要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對目標的命中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近30%,成為我軍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遠距離反裝甲武器,在我軍精確打擊彈藥中占有重要地位。從官方報道來看,中國目前大口徑火箭炮末敏彈已開始大量裝備。
末敏彈領域的突破,不僅是中國反坦克武器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一個標志,更是中國在智能彈藥領域的全面突破,這其中的技術儲備同樣能讓其他用途的智能彈藥受益。
衛星導航:從依賴到自主
衛星導航出現后,有沒有GPS一度成為精確打擊能力的標志。從戰斧到激光JDAM,衛星制導成了遠程精確打擊的基本支撐,沒有衛星制導就沒有遠程精確打擊,已經成了軍界共識。美國保留了限制GPS信號強度和精度甚至徹底關閉GPS服務的權利,以便美軍及其盟國可以在沖突時獨享GPS服務。
北斗這個很有中國特質且具備現代精確導航能力的系統的出現,終結了GPS舍我用誰的狀態。2011年12月27,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美國有GPS,我們有北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試運行服務。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歷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反潛巡邏機:從觀望到自制
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還沒有一款大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一直以來,運-8是中國軍方改裝各種特種飛機的首選平臺。使用運-8改裝反潛巡邏機也成了網絡關注的熱點。運-8飛機尾部的白色尾錐應該是可以用于在近距離上確認聲吶、雷達探測目標的磁探儀,也是反潛飛機區別于其他飛機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
日本稱中國軍機近距離接近釣魚島。日本NHK電視臺視頻截圖
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到的中國海軍運8電子情報信息收集機
反艦導彈:從忌憚到信心
在美國五角大樓辦公樓,有一幅格魯曼公司的宣傳畫。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黑白影像下方有這樣一行字:9萬噸級的外交。二戰結束后,美國以五級20艘的成績把世界玩在掌股之中,終結了米洛舍維奇、薩達姆、卡扎菲、拉登們的生命或者政治生涯。美國航母的咄咄逼人也讓其成為全球最招惹憤怒的目標,擊沉航母成了切斷美國跟腱的最重要一刀。
用彈道導彈攻擊航母的優勢早已經被美國和蘇聯發現并重視,但由于技術難度過大而放棄,因為航母雖大,但與海相比,的確又太小了,發現目標、攻擊目標難度巨大。好在今天的偵察技術已經日新月異,畢竟手中持有屠龍尖刀之后,只需擦亮雙眼,等待機會。而信息化的天羅地網,在今天已經不是神話。
經過西方媒體的添油加醋,傳說中的東風-21系列導彈威力奇大。甚至有的報道妄言,東風-21把目標瞄準了美國航母,加上攻擊方向來自航母防御最為薄弱的天頂方向,末端速度估計達到幾乎不可攔截的10~12馬赫,即使導彈被攔截,具有巨大的動能的分離碎片仍會沿著原來的軌跡飛行,足以給航母內部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至此,可以對文章開頭的發問作出一個響亮地回答2012,中國準備好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