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證滿天飛時代與沒有票證時代的對比
-----寫在前面:大年初二,難得收看CCTV,卻又受了一場憋屈。CCTV-2重播春晚過程中,打出字幕,拿新中國前三十年進行“憶苦思甜”,說那時天下清一色的藍衣藍布,票證滿天飛等。如此一概偏全,顯然先富乃反毛工作者的工作“創新”及為“普世”觀造勢。當然,他們害怕人民懷念毛澤東思想時代。既如此,咱們也用有無票證時代兩者具體對比,看看老百姓心中前三十年后三十年是一個怎樣體會。
票證滿天飛時代,10元錢能夠購買100斤大米,沒有票證時代,10元錢只夠買兩顆大白菜。
票證滿天飛時代,50公里路程,只花5角錢就能到達;沒有票證時代,50公里路程,50元錢你回不了家。
票證滿天飛時代,30元錢能夠養活三口之家當月消費;沒有票證時代,3000元錢還養活不了三口之家的單月開支。
票證滿天飛時代,五元錢能用一個小孩一個月的全部早餐供應;沒有票證時代,伍佰元錢都不夠先富一個星期早餐支出。
票證滿天飛時代,一元錢能看十場電影;沒有票證時代,十場電影得準備一千元錢消費。
票證滿天飛時代,一本書幾分錢到幾角錢;沒有票證時代,一本書幾十塊錢到幾百塊錢開銷。
票證滿天飛時代,五角錢在手的小孩,能夠請小伙伴餐館嗨吃猛喝一頓;沒有票證時代,只有五百元錢在手的小孩,絕不敢帶小伙伴去吃飯。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高干子女一樣下放,當兵條件與普通老百姓一致;沒有票證時代,大官員子女個個想做秦曉任志強。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小孩讀書只要五元;沒有票證時代,小孩讀書每學期五百元錢不夠,中學生一千元以上,大學在五千元錢左右;而三十年前大學生讀書不僅學費免還帶國家薪金助學金支付。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小孩盼望生病,一來忙于工作父母能請假陪我們,二來可以獲取父母零花錢使用,沒有票證時代,今非昔比,生怕現在的小孩生病,即使傷風感冒小病也好幾百的花銷,大病就是家庭的大難來臨。而票證時代不管小病大病一張國家支付“三聯單”,自己分文不出,由毛爺爺免單。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我們八歲就單個或結伴出門十幾公里,無安全之憂。記得老姐12歲多就串聯上北京,大哥15歲全國到處跑;而沒有票證時代,20好幾的青年單行外出,即使一天不歸家父母實在忐忑不安,因為當今社會被資改后太不安寧。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18歲就有工作,即使下放農村,國家也支付安家費與生活口糧供應;沒有票證時代,北京大學的畢業生都難找工作,得靠背糞賣豬才能討生活,則女大學生更慘許多是靠“賣身”來換學費,畢業得靠做情人保證工作安穩。則三十年前在哪票證滿天飛時代,大學生就業的工廠,男大學生全廠女工最愛,女大學生是全廠最英俊技術最好的男職工愛情選擇。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工廠里干部工資待遇不及一線工人標準;沒有票證時代,工廠里的資本家或者干部天天過著“三公”消費生活,卻到處拖薪欠薪甚至還能將要求付薪的工人打成重傷。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勞動最光榮,于是民眾以能穿藍色工作服為社會最自豪象征;在沒有票證時代,嘿嘿精英女人以少穿衣服甚至不穿內褲為什么時尚光榮(這票證滿天飛時代確實比不來),并鄙視勞動者,說藍領為低層次低階級就得低享受而謝絕一切殿堂的出于。
。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舊社會的資本家都能夠批判自己好逸惡勞,到處寫申請,要求同普通工人一樣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做由國家贖買政策后衣食無憂認為是寄生蟲的生活;在沒有票證時代,新生的資本家卻生怕自己與勞動掛上邊,因為他們觀點能夠好逸惡勞能好吃懶做才能證明擁有資改成果叫成功人士;這真不知是歌頌特別是還是在證明特別是的最大失敗。
還有在票證滿天飛時代,勞動者上得了天堂。能在人民大會堂開會掌握自己的命運,也下得了基礎和廠長書記管理企業去食堂一起吃飯。在沒有在票證時代,男勞動者除了出賣勞動力還得加班加點并不得加班費,女勞動者不僅需要出賣勞動力還需要出賣勞動者的身體;至于“兩會”與CCTV大門在那,顯然是夢中的過去了。
在票證滿天飛時代,勞動者還能參加社會一切管理機構,俗稱工宣隊,也就是真正社會大民主的實現。沒有票證時代,勞動者為最下層即使被藥家鑫殺了八刀也差點沒資格享受依法治國的法律權利而且還要被精英謾罵成暴民刁民甚至指責“為什么要去記下先富人的車牌號”。
當然在票證滿天飛時代,國家電影電視廣播報刊一切媒體都為勞動者服務為社會重點表揚宣傳對象,在沒有在票證時代,剝削壓迫勞動者的資本家是資改后一切媒體的座上客。
又三十年前我一個月80元工資,自己打理自己一切綽綽有余,還每月上交家里三十多元,余錢談戀愛結婚買家具,全部靠這筆錢積累完成。現在能嗎?又如果當年國營企業是吃大鍋飯,請問幾億人的城市百姓各種福利幾乎免費的供養生產生活資料又從何來?還記得過去工廠里天天歡聲笑語,因為心里暢快。廠里有文工團,車間有宣傳隊;大家下班都有業余愛好:讀書、下棋、吹拉彈唱樣樣都來,學技術的想搞技術學習的,全部工廠免費提供。這樣的大鍋飯又有什么不好!
不錯,資改后城市市民生活與三十年前相比改善提高。難道這不應該嗎?如果建設了三十年還過去一樣,資改有什么臉見江東父老,對吧。不錯,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百姓紀念毛澤東懷念毛主席,這其實值得資改教自己來反思的問題。既然資改對百姓生活有所提高,何來的紀念熱情擋都擋不住。其實探尋問題由來很簡單,就是一方并不體現多勞多得社會主義分配價值觀能真正體現在中國民眾頭上,反之包括CCTV自己在內一部分人(少數人),是用資源控制用權力獲取太多灰色收入或者叫不義之財了。同時,資改的負擔并不由先富者承受,卻又由中國絕大多數百姓來承接,這就是買不起房子看不起病讀不起書的高物價生活,請問憑什么呀?既然國家建設是靠勞動者完成,憑什么中國百姓享受不了“資改成果”道理性呢?!
所以解決社會矛盾,靠三十年前后對比,著實幼稚之舉;哄哄小青年還行,說服大眾不免太差強人意了吧!
現在國家提倡關懷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顯然正確方向追求。但是真正能夠走出共同富裕道路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必須真心實意檢討三十年來哪些是功值得發揚哪些是過必須批判;如果沒有此舉,也是一樣資改結果之社會不滿意得不到社會人心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