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論“人”、“狗”與“XX人是狗”
——有感于孔慶東罵“狗”事件
日前,北大教授孔慶東的罵“狗”事件,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p>
人是萬物之靈,狗是畜牲。本來么,人是人,狗是狗,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誰也不會把人認作狗,當然,更不會把狗當作人??墒?,中國近代史上一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幾乎讓所有國人感受到了“人”、“狗”等同之“國痛”。
既然有洋人罵華人是“狗”的,當然也一定會有華人罵洋人及洋奴的,諸如“洋鬼子”、“鬼佬”、“毛子”、“二毛子”、“哈叭狗”、“走狗”什么的,等等?! ?/p>
其實,以“狗”字罵人的事,自古有之。如“狗官”、“狗奴才”、“走狗”、“狗腿子”之類的罵人詞匯,在古典文學作品里早就屢見不鮮?! ?/p>
狗、狼同屬犬科,狗源于狼。據說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狼因被人類豢養而馴化,成了狗;那些未被馴養野生的就還是狼,保持著狼性。然被馴化的狼成了狗,就具有狗所特有的本質屬性——狗性?! ?/p>
狗的主要屬性就是忠于豢養它的主人,表現為溫順,忠誠,會向主人諂媚、搖尾乞憐;反之,狗又是不懂善惡是非的,只看主子的臉色行事,只按主人的意志去咬人,往往顯得貪婪又狠毒(如日本人養的狼狗),并由此還表現出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勢等屬性。文人們正是根據狗的上述屬性,把那些受人豢養、指使,專門看主人顏色行事,為非作歹和干邪惡、殘忍勾當之輩貶斥為“狗”、“走狗”、“惡狗”。
魯迅先生對狗特別厭惡,常常罵狗。好多雜文都涉及到狗,甚至還有專門論狗性的罵狗文章,如《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等,其中尤其主張痛打“落水狗”。所以如此,這完全是由他那個時代的背景決定的。他熱愛人民,擁護革命,他憎惡那些為中外反動勢力為虎作倀的反動文人——因為這些奴才身上表現出了典型的狗性?! ?/p>
孔慶東是研究現代文學史的,也許因為是受了魯迅的影響,這次居然忍不住也罵起“狗”來了。事情的起因是:
1月15日下午3點,一列從九龍紅磡出發、開往羅湖的港鐵東鐵線列車上。8名內地游客連小孩、帶行李準備離開香港,同車的包括30歲的港人韋先生及女友。其中一位內地母親,把干脆面倒到她女兒手里,小姑娘捧著吃,過程中不小心有干脆面灑落地上?! ?/p>
港鐵列車上禁止飲食。韋先生見狀,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對不起,這里不能吃東西?!闭f了那句話后,小孩子就不再吃東西了。不過她媽媽反駁說多事,她的同伴則嘲笑韋先生的普通話太差,她都聽不懂。
據韋先生18日晚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自己普通話不好,但是在當時情境下無法忍受對方的說法:“我一下子就火了,這是看不起我、看低我?!表f先生隨即用廣東話反擊,他女友也加入爭吵。有香港乘客見狀助陣說,自己做錯事還要吵,要不然叫港鐵職工來。隨后,港鐵職員上車向雙方了解情況。最后,港鐵職員在第三站九龍塘站把雙方都請下車,解決爭執?! ?/p>
后來韋先生承認,在爭執過程中,他確實講過“不用吵了,他們這些大陸人就是這樣,不用跟她說這些?!彼诮邮懿稍L時三次為這句話道歉。他說,當時女友繼續跟對方大聲爭辯。(《內地游客在香港地鐵吃東西引發爭執》,見《新商報》2012-01據新華社香港專電)
根據這一事件,16日,有香港網民在某視頻共享網站上貼出上下兩段視頻,并冠以《火車內罵戰,香港人大戰大陸人》標題。上傳者注稱,事緣內地女人的小孩在香港地鐵的車箱內進食,引爆港人的情緒?! ?/p>
視頻引起香港、內地乃至海外網友的圍觀評說。在香港,支持聲援韋先生的居多;內地及海外網友中,多數在批評內地游客不守規定的同時,也有人希望港人在提醒內地游客時態度溫和一點,盡量避免“貼標簽”或把個別事件放大。
平心而論,香港作為向內地開放的旅游點,應該熱情、友好地接待內地旅客;內地游客當然也應“文明旅游”,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法規與習俗?! ?/p>
在筆者看來,遵循“顧客是上帝”的商業原則,在兩者發生矛盾時,港人作為主人,似乎應釋出更多善意。如果這樣,按理是不會發生上述這樣對立情緒的。遺憾的是,從視頻畫面看來,從這位韋先生到“港鐵職員”,特別是那個“韋先生女友”,顯然都是站在“得理”的制高點上,用內地人聽不懂的方言一味指責,特別是那句標簽式的語言非常刺耳:
“不用吵了,他們這些大陸人就是這樣,不用跟她說這些?!薄 ?/p>
這句話極大地觸發了內地人的反感,使本來只是個簡單的事件演變成為具有“歧視內地人”的性質事件!引發同行內地人的情緒激動。
事實上,自香港向內地開放旅游以來,僅就本人接觸過的親朋好友中,凡去過香港旅游的,回來后多有一種負面的體驗:很多香港商家,只把內地人當該“宰”的傻瓜,很不尊重內地人,潛意識里流露出一種歧視內地人的“優越感”?! ?/p>
2005年12月,本人一家四口曾參加過一個“豪華旅游團”去港旅游,住在屯門的黃金海岸大酒店,很不錯。但在整個旅游過程中零距離地體會到了某些港人那種“哄蒙拐騙”的商業手段和不尊重內地人的感受?,F僅舉幾個例子如下:
一、在一家電器商場買了兩只韓國產“電剃須刀”受騙?! ?/p>
推銷員先以“變魔術”般的表演方式吸引我的注意,把“電動剃須刀”浸入水盆,再從水中取出,然后把它吹得天花亂墜,一句話:優點多質量好。我被說動了,但顧慮電氣容易壞,結果推銷員就告訴我在上海威海衛路XXX號XX商號有特約維修點,可以免費修理,且可更換電池。我信以為真,就花300元港幣買了兩只(自用一只,另一只送人)。沒想到當我回到上海,自用一只電動剃須刀僅用了不到10次就“罷工”了。我再按商家給我的地址去找上海的維修點,電器店倒是有的,但店家根本否認是“香港特約維修店”!(據電器店的人說,他已接待過許多受騙者,這種“電器”雖然有韓文說明書,但卻是假貨,全是騙人的)我曾經想通過旅行社去交涉,但因怕麻煩、費神,反正就300元,不算大數目,最后也就自認晦氣了事?! ?/p>
二、在一家金店里被關“禁閉”,強行購物達近三小時之久?! ?/p>
據說到金店購物是旅游項目之一,行程表上事先明確有“購物”的,那就去唄。我們對首飾不感興趣,但為了給導游“面子”,還是在店里買了4件生肖掛件。可是,你即使消費了,因為是“團進團出”,也不許我們單獨離開到別的店舖看看(金店的門是鎖著的),硬是讓我們在金店里呆了近三個小時!
三、導游素養差?! ?/p>
整個游程,基本沒有介紹香港的人文景觀的內容,其說詞除了插科打諢,就是黃色段子?! ?/p>
如講男女之事,說什么“你們老年人會做不會說,年輕人會做又會說”等等,聽了讓人惡心,很不文明,很不舒服?! ?/p>
四、強賣紀念品?! ?/p>
香港回歸,導游搞了許多“金紫荊花”紀念品,按理應該自愿購買,可是實際上卻要強行攤派,人手一只。經游客們好說歹說,最后總算以“每家一只”妥協,搞得游客們都很不高興。在強賣過程中,導游講了許多冷嘲熱諷的話,全是歧視內地客人,不尊重人格的不遜之詞?! ?/p>
筆者以上所述,沒有一點是假,均為親歷。這說明香港確實有不少人是認錢不認人的,對內地客人缺乏應有的禮貌與尊重。不管特區精英們承認不承認,諸如筆者所述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不然為何會在香港屢屢發生游客同導游之間的惡性事件,直至引發香港有關當局要對惡導游進行嚴肅處理呢?
也許由于以上種種負面影響,引起孔祥東的諸多思索,也許是他聯想起香港百年的殖民史和現實的政治環境,最終導致他在1月21日《孔和尚有話說》節目中,在評述“地鐵爭執事件”時開罵,其中最刺耳的兩句話是:
“我知道香港有很多人是好人,但是有很多香港人至今還是狗(指洋奴意識)?!薄肮室獠徽f普通話,是什么人?王八蛋?!薄 ?/p>
從這兩句話來看,其原意顯然是批評一些香港人不能善待甚至歧視內地游客。
誠如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系首席講師梁漢柱分析,這次事件牽涉到港人對其他群體的負面定型。其實這種事情并不少見,但當香港人對內地人有了負面標簽,便容易牽動負面情緒,觸發沖突。在標簽效應下,香港人有理無理都認定內地人就是不守規矩,縱然大家都知道實際上并非所有內地人都是這樣。
孔和尚的評述,就其語言而言,確實比較刺耳,但就其批評的內容來說,倒并非沒有根據。因此,受批評一方,如能虛心以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必將有利于香港各項工作的進步,理應把孔的評述視為社會的正常輿論(須知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區)?! ?/p>
然而,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或漢奸們并不這么看,他們唯恐天下不亂,唯恐香港不亂,念念不忘在中國制造內亂,偏要挑起內地與特區人民之間的矛盾與斗爭。這一次,借著孔慶東的這兩句評論,就斷章取義、惡意篡改,大做文章,孔慶東的原話在南方報系的媒體上,就變成了:
“香港人是狗!”“不說普通話的人都是王八蛋!”
凡是思維正常的人都知道:說話、行文是要講邏輯的,不講邏輯的語言,要么就是白癡、瘋子的糊話,要么就不是人的語言。
講邏輯就應該遵循邏輯規則,比如邏輯上的“特稱概念”(部分)與“全稱概念”(全體)是不能混淆的;形式邏輯中的三段論推理,是要講“前提”的(有大前提,有小前提)。如今,南方報系的“精英”們,居然把“部分”等同于“全部”;把“故意不說普通話”的前提,說成“不說普通話”,這如果不是故意歪曲和惡意篡改,那就是一定是畜牲不會講人話。
南方報系敢于明目張膽地采用如此拙劣的手法,故意惡毒地歪曲炒作“孔和尚罵狗”的評論,自然引起許多香港同胞的不滿,孔慶東一下就成了“大罵香港人”的惡棍。
這究竟是為什么?是因為孔慶前次罵了南方報系,今次他們想整他,要炮制一場圍剿孔慶東的事件呢,還是他們具有想要煽動分裂,實現制造動亂的險惡用心?
這確實是發人深省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