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伊,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
2012-01-23 20:45:19 |
伊朗若亡,中國必危!唇亡齒寒,抗美援伊! 關于美伊沖突,專家們眾說紛紜,各抒己見;網友們紛紛獻計,爭論不休……與此同時,世界各國根據美伊現狀,制定出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對策,那么。什么對策最適合中國呢?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因素注定了一項國家政策的艱難,而一項國家政策的后果更是關乎一個國家的興衰榮辱,生死存亡!這就注定了中國對待伊朗問題的謹慎。伊朗,永遠是中美博弈大棋局上的一顆子,如果能棄車保帥,自然可取;但假如為了一時的和平,盲目拋棄自己的馬前卒,一無所得的同時損失一個抗美斗士,不僅會為國際所不齒,也會讓關心國家命運的人士心寒,更會禍國殃民,貽害無窮! 伊朗問題,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張安理會的棄權票,且不可成為所有外交的應對之策;一個韜光養晦的既定國策,更不該成為懼怕戰爭的托詞。作為中國人,可以自私,但請自私的同時,為這個多災多難的祖國母親想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不懷疑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科學性,但是,我更相信的是:真理是隨著世界的發展而漸變的,當年哥白尼的歷史悲劇誰人不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美伊沖突的所有可能,所有結局;中國所有的可能對策,可能反應;幾乎被大家猜了個遍,不過,歷史終歸是歷史,我們草根階層自然屬于一廂情愿,可是,試問,現在世界上70億人口,誰有能力左右美伊局勢?奧巴馬,還是內賈德?恐怕都不是吧!60年的發展,為中國贏得了國際認可,中國人民都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的和平與幸福,沒有人希望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來臨…… 作為普通的中國公民,我愛這個國家,縱使它仍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我想,我們給予的應該是包容和理解,而非指責與抱怨!我無論是學識水平,還是戰略眼光,自然還遠遠未達到為國家出謀劃策的水平,不過,我愿意為它去思考! 敢問,伊朗若亡,美國下一個會打擊誰?建立全球帝國的雄心,國內各種利益集團的推動,注定了美國不會停下戰爭的步伐,除非有一天美國不再存在。可是,你有能力做到?所有的邏輯推理,利益推想,朋友敵人,是是非非,都是鬼扯!邏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一個環節出錯,它就成了悖論。無論歷史怎么演變,你都推理不出來,計算機也演繹不出來,沒準哪天美國和伊朗成了鐵哥們了,誰又知道呢? 建立在現實情況基礎上,我想反駁以下幾種思想,我這次不想搞一些復雜的邏輯推理,從簡單著手: 一、伊朗是想擁核的無賴國家。 請問,為何后擁有核能力的國家就不行?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哪個國家不是在被美國指責制裁的情況下,先擁有核能力,后贏得世界的尊敬?所以,我們幫不幫伊朗與核沒關系,核問題不應成為中國拒絕援助伊朗的托辭。 二、中國應坐山觀虎斗。 其實,美伊戰爭不是兩虎相爭,而是美帝國主義這個大將親自出馬,要收拾中國的前鋒,中國這個主帥應該無動于衷?美國是虎,伊朗還差得遠。美伊戰爭能為中國贏得十年的戰略發展期,即便如此,十年后的中國有能力和美國一決雌雄?我們孤立無援的時候怎么辦? 三、中國和美國可以做朋友。 這是最可笑的,意識形態,政治制度都不同,處處排擠你的對手,爭做世界老大的競爭者,圍堵了我們六十多年的國家也能成為朋友?老美何曾看得起我們? 四、趁美國打伊朗之時,解決臺灣或南海問題。 我想問,你懂得圍魏救趙,美國不懂?就中國海軍這點家底,正在發展期尚未成熟的海軍,應當被賦予重大使命?中國海軍20年內切不可妄動,甲午中日海戰的歷史教訓不夠? 五、穩定壓倒一切。 穩定是很重要,可是,如果說一個國家一旦戰爭就擔心內亂的話,那么這個內亂不是因為戰爭才有的,而是一直存在的,不應成為中國拒絕援助伊朗的借口。 關于中國應該對待伊朗的態度,各有千秋,我想說的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果斷突圍,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和平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收不回臺灣,更打不倒美國。而美國和中國,歷史只會選擇一個。 民族復興,不能只靠韜光養晦。一味貪求和平的民族,終究只會是被欺辱的民族。抗美援伊,天賜良機。唇亡齒寒,伊朗絕不能放棄。抗美援伊,是中國在伊朗問題上的唯一出路。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