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中國邊疆談之南海問題

欣欣月亮茶 · 2012-01-24 · 來源:龍空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一.祝香港日漸沒落
       回歸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香港越來越不復當年在新聞報道中幾乎與臺灣并駕齊驅的風頭,漸漸地有沉寂之勢。應該說,這是一個好現象。
       倒并不是對香港有多么大的惡意。整體來講,應該說香港并不負國家。沒有香港這樣一個特殊的彈丸之地存在,當年中國的兩彈一星或者三線建設都不可能規模那么大、推進得那么快,而代價反而要更高。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大的成就是不可能靠閉關鎖國取得的。香港在特殊的年代里,不為人知地扮演著異常關鍵的角色,也就是后來人形象概括地“前店后廠”。進入改革開放年代,“港澳同胞”更是成了人間人愛的財神爺。深圳之所以能成為深圳,珠三角之所以能成為珠三角,香港是一個肯定回避不了的因素。
       但是國家肯定更不負香港。東江水,南海氣,大亞灣電,任何一樣稍微考慮點廣東海南的地方利益,香港還能是今天的香港嗎?為香港輸送物資的“三趟列車”,幾十年中一直享受著“眾人回避”的領袖專車級待遇,為中國原本就緊張的鐵路運力帶來了多大的負面影響?所有供應食品按照奧運質量標準生產,運港生豬的運輸條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甚至超過了大陸的普通乘客。如果沒有中央的巨額補貼,香港有多少人能消費得起這樣的豬肉?
       站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回顧這一切,我們不難發現:香港之于中國,更多地是一種市場化的互惠互利,并非“臥冰求魚”這般感天動地的赤子之心;而中國之于香港,卻是出于政治考量的刻意照顧和討好。這是一種不正常的關系。升米恩,斗米仇。不正常討好的結果就是“理所當然”的恩將仇報。

       香港的所謂恩將仇報,核心是強烈的、難以消除的分離意識。如果深圳河的寬度能比得上瓊州海峽(不需要更多了),這種分離意識早就演變成分裂意識了。
       英國長期的占領當然是分離意識的一個基礎。“當年一個小漁村,如今一個大都市”,這種說法里面不難品出好多味道,最深層的味道就是——“跟著中國走,就沒有香港的今天”。
       這是一句再實在不過的大實話。抗戰、解放兩次資本大轉移之前,香港比上海廣州能優越多少?香港真正騰飛崛起的年代,正是政治運動不斷席卷中國大地的年代,不是英國的庇護,中央治下的香港能躲得過這些“折騰”?這些是誰都看得到的。
       而真正關鍵的是,沒有英國的占領,誰也不會把香港作為重點來發展。維多利亞灣港區條件再好,在廣州港的輻射半徑內,是龍它也得盤著,是虎它也得臥著,因為不會有多少剩給它的經濟腹地。沒有英國的占領,香港的起步條件決定了它成為不了天津、上海、廣州這樣的方面大員,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成為不了大連、青島、廈門這樣的一方諸侯。它最多依托港口優勢,經濟上能夠彎道超車超過江門惠州之流、和佛山東莞之類一較高下,城市重要程度大致和秦皇島(秦皇島還有夏宮北戴河呢)、威海、汕頭、湛江差相仿佛,這一切還是建立在它能自立一個地級市門戶的前提下。如果沒有這個編制規格,那它現在不過就是東莞市香河港區,和丹東的東港、煙臺的芝罘、寧波的北侖倒可以好好親近一下。

       正是因為英國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英國乃至世界必須通過香港連接中國,中國必須通過香港連接世界。這樣的格局養一個縣級市面積,能不養肥嗎?
       一個經濟水平遠超中國大多數地區的地方,自我意識必然要覺醒;如果同時愛國主義教育幾乎沒有,再沐浴點民主自由的歐風美雨,演變出分離意識,難道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嗎?所以倒不是說香港人多么惡劣,這只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恩將仇報。

       而中國的全面崛起,必然意味著香港特殊地位的逐漸消亡。中國和世界之間現在完全沒有必要非經香港過這么一手,就是大陸和臺灣之間都已不需香港的象征性中轉了。廣州有黃埔港、南沙港,深圳有寶安港,甚至沿珠江上溯到云浮之類邊緣地區都蠢蠢欲動,這不都是從香港嘴里搶食嗎?海南的離島免稅政策已經是個很清晰的信號了,上海也不會安心讓香港當大中華區的金融中心,港澳通行再方便,還是比不上這些壓根就不用考慮“方便”的地方來得便利。甚至連“第三產業”,珠海和東莞都要一個攻高端一個攻低端,完全是不打算給有“政策優勢”的香港兄弟留一杯羹的架勢啊!
       港姐就好像是香港的象征,當年的港姐大選會讓多少內地青年(比如戴軍)由衷感受到“香港優越性”啊!現在呢?那些殘枝敗柳,不走光不爆猛料的話,已經不能在成千上萬的選美比賽中讓內地大眾看上一眼了。省港杯、香港電影云云,哪個不是漸去漸遠?這兩年深圳人赴香港的搶購風(不只是奶粉,包括各種生活必需品),固然主要是因為內地經濟過熱,但要是放在80年代,就算CPI飚到200%,你敢想象內地會有這種壓倒香港的購買力嗎?
       除了讓貪官洗洗錢、國際騙子騙騙錢,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未來又在哪里呢?

       精英群體主要是香蕉人的香港,自然而然的選擇了一條“自絕于黨、自絕于人民”的道路,那就是讓香港在“民主自由”上體現對大陸的相對優勢。
       民主自由是永恒真理、普世價值,自然不錯。香港如果愿意當大陸體制改革的先行者、探路兵,聽起來似乎也很美妙。但是要說“民主自由等于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于人民當家作主”,這么天真的人,相信在睜眼向洋看幾十年后應該也不多了。到底是怎么樣的“民主”、怎么樣的“自由”,這才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中英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前后,香港出現了一股思潮:抗議中英在決定香港歸屬問題時不給香港人民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在叫了英國那么多年“祖家”以后,香港人終于在政治問題上開竅了,只是這個開竅的時間點,未免略顯湊巧了些。“表達自己的意見”,那能是什么意見呢?拒絕回歸?你估計哪個有自殺傾向的提出來的?要求社會主義? ……好吧,要是1966年也許有可能。既然一國兩制大局不變,那么香港能要求什么?
       不繳稅、不納糧、吃特供,同時享受理論上的零負擔和高待遇,你覺得在這個背景下,香港人還能要求什么?無非是更多的特供、更多的實惠、更大的特權——要徹底的零負擔,待遇從八旗子弟上升到至少黃帶子級別,就是這樣。

       因為中國的發展,“三趟快車”變成了市場供應、政府補貼,價格肯定和計劃時代比會有所波動,于是港人就罷買豬肉了,全然不顧中央已經平均每頭豬凈貼了100-200元的事實。深圳和東莞供水緊張,香港卻每年把價值30億港元的東江水倒進大海,廣東把東江水提價,香港媒體還要叫囂“新加坡水價只有東江水的一成”;基本法23條通不過,也就是說香港民眾明確拒絕對中央承擔最基本的“不顛覆”義務;至于排斥“北佬”的新聞,相信不用我贅述了。
       概括起來,就是內地人要保證香港基本物資供應,保質保量不提價,還不能和香港人太談錢、傷感情;不能干涉香港事務,還要不斷給香港那個比大陸還坑爹的股市投錢、給香港這個已經高度飽和的市場砸錢,用國家的財力給香港保穩定保增長永不動搖,絲毫不能讓這顆東方之珠蒙塵;內地人來香港就必須要撒錢,撒完錢有本事的留下賣苦力,沒本事的北佬就要趕緊滾蛋。
       話說的刻薄了些,可你看香港議會遮遮掩掩、街頭明目張膽鼓吹的東西,難道不是這個意思嗎?

       說什么“香港的訴求是民主而不是經濟”,還是沒有看透民主只是一層皮的本質,皮底下的訴求才是根本。普選之后,選票來自于選民,普通選民當然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北京人大肯定不會要求中央全國高考一張卷一個分數線,上海人大肯定不會要求中央改革僵硬的戶籍制度,更何況特權大得多的香港?這個說法的潛臺詞只不過是: 中央在經濟上特供香港是天經地義的,都不應該勞煩香港人自己開口,眼皮活泛地伺候著,然后我們再談中央不要礙事乃至超越一個地區權限的一些“要中央命”的問題。
       可是香港人有沒有想過,如果大陸平穩實現了你們所鼓吹的民主,廣東人、海南人、湖南人、湖北人、河南人……這些冤大頭的人大難道不會要求香港點什么?人家的老百姓可也只關心切身利益,現在這么多資源如此緊張,有你沒我,誰還會勒緊肚皮讓著你海吃?那么水、電、氣、糧的真正市場化供應指日可待,然后呢?香港七百萬人還有然后嗎?說白了,我心有意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香港人到底內心深處是怎么看待大陸人的,到底有多關心大陸人民福祉,從中不難揣測一二。

       一句話,香港人的利益已經開始和中國的整體利益背道而馳了。香港狹小土地上爆炸的人口,已經決定了香港伸縮的余地非常之小。不維持現在這個既是自由世界明珠、又是中國體制既得利益者、既向向世界代表中國、又向中國代表世界的最有利地位,就必然會衰落。所以他們的精英分子不希望大陸大發展,因為大陸越發展,香港越是浪花中不起眼的一朵,內地因經濟發展增長的投資和旅游消費替代不了“中國的世界之窗”的寶座;所以他們的精英分子也不真的希望大陸民主,因為大陸越民主,反特權的民主就會讓他們的特權越加縮水(這類似于雙軌制時代同時享受兩種好處的太子黨,當然希望改革就這樣不死不活,他們最爽),他們也就越不算是“世界的中國之窗”。他們整天叫囂敏感詞、敏感詞和敏感詞,指點TG時哪像是一個省級單位,簡直就像是共產國際的轉世靈童。他們甚至不惜為西藏的某些勢力張目。說白了就是認準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僅有五美分拿,而且因為大陸投鼠忌器,還會有五毛拿,相當愉快。

        這樣的一個香港,在自身潛在競爭力下降的同時還打算以一隅抗全局,自覺不自覺地把和大陸的競爭往零和方向引導,這是不可能有未來的。中國不愿意一夜毀掉香港的繁榮,但也決不愿意香港繼續用這種方式春風得意馬蹄香。給香港魚吃,但是漁還是要給真正貼心孝順的孩子,慢慢來,溫水煮蛙,最后是發展解決一切問題,香港自然而然地在廣東省大家庭中泯然眾人。這是最佳的路線。
       而反之,如果中國垮掉,情況就不同了。不細說,可以自己設想。只要中國的動蕩不變成索馬里那種低水平軍閥混戰,香港總是得到的好處遠多于壞處,沒準重現青春三十年。

       所以我們為什么不衷心祝愿香港就此沒落下去呢?只要它的沒落,是建立在中華崛起大背景下的相對沒落,那就是一件百利無一害的好事情。畢竟民族相同,到時候只會是一股小小的人口自由流動,只不過是讓廣東沿海的格局回到一個正常的位面而已。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第一页A∨在线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