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時髦的入世和眼下熱點的航母,隨著文化建設的齊眉舉案 ,趕潮人又給帶上了文化的桂冠,名曰:“文化入世”與“文化航母”?! ?/p>
既然考慮“文化入世”,那說明我們的文化屬于外(可能是外星球)文化,不在世界(地球)文化之內,與世隔絕,故而,才有文化入世之說。既然打造“文化航母”,那說明“五千年文化史,三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文化是“小國文化”,故而,才有打造“文化航母”之急?! ?/p>
我們一直引以自豪的五千年(七千年)文化,不僅有自己的漢文化圈,而且孔子學院遍布世界,無可辨別的是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今天怎么要重新“文化入世”呢?我們一直引以為榮的博大精深的三千年(五千年)文明,古以漢唐之式遠播海外,今以新中國名揚世界,不可否認的是文化強國,今日怎么卻要重新打造為“文化航母”呢?
令人納悶的是,由于“文化入世”, 必須找到人類“共同之理”的共同價值。試問,沒有實現人類共同利益的世界,怎么能有人類“共同之理”的共同價值。在西方極端的“為自己”的文明觀下,怎么能允許存在人類“共同之理”的共同價值呢?沒有人類“共同之理”的共同價值,中國的“文化入世”能實現嗎?只有實現人類共同利益的世界,才有可能實現人類“共同之理”的共同價值?
令人疑問的是,我們的文化和文明,堪稱“源遠流長”,確實“博大精深”,正可“厚積薄發”,為何還要“文化航母”呢?現實的回答是:我們的文化,如果限于動物主義(比如愛)的普世價值低層次的人類文明上,沒有掌握人類最高點(儒家也沒有達到)的人類共同價值觀,那么,無論打造什么樣的文化航母,西方人都不會在意的。之所以要打造“文化航母”,應該是占據了人類文明和價值觀制高點的文化,這個我們有,那就是倡導“為人民服務”(為他人)的毛澤東思想。
“文化入世”與“文化航母”之說令人迷惑!“文化入世”首先邊緣了自己,迷失了自我,把本來是其中變成了其外,所以,文化入世必須向他人求共同價值?!拔幕侥浮北緛砭陀?,那就是人類思想和文化最高點(文化界尚沒有認識到)的毛澤東文化。但我們卻把他拋到一邊,撿起與西方文化和文明平起平坐的儒家文化充當“文化航母”,那怎么能讓中國文化強大而駛入文化的公海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