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就要當孫子----非你莫屬
宋公明
有人說,就業問題,是天第一難。無論是家有子女畢業,還是有人失業下崗,都會讓舉家發愁,而且波及親友,產生連鎖反應。可以說,沒有人能不受就業問題的困擾和折磨,不是為自己,就是為子女,或是為親戚朋友,以至于整個社會都惶惶不安。《非你莫屬》這類電視求職節目,正是這種情況的反映。
本來,企業招聘,屬于企業行為。企業怎么招聘,錄用什么人,都是企業自主權之內的事,只要不違法,別人就不能干預,也沒有必要向公眾展示。電視臺把求職現場做成節目,而且有相當高的收視率,這反映了社會上對就業問題的強烈關注。正如求偶難造成征婚節目熱播一樣,電視臺也利用求職難推出招聘節目來抓收視率。而老板們則看中了這是一個很省錢又討好的電視廣告,于是也樂此不疲。至于是不是招到人,求職者是什么感受,對老板和電視臺都是在其次的。
不知道國外有沒有這樣的節目,在下孤陋寡聞,真的沒聽說過。如果國外沒有,那就是我們的自創了。但不知這算不算中國特色,算不算先進的文化?豈不說少數企做這樣的節目對大多數企業是否公平、是不是有不正當竟爭之嫌。對于求職者來說,為求一職而如此拋頭露面,心中是否有難言酸楚和無奈呢?波士們高坐于上,趾高氣揚。求職者站立于下,誠惶誠恐。主持人則妙語連珠,插科打諢。求職者從衣著打扮,站立姿勢,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一言一語,全都要精心準備,小心應對。而波士和主持人則百般挑剔,橫挑鼻子豎挑眼。你不笑,說你兇;你一笑,又說你浪。主持人在一邊還一再提醒說:這是招聘,不是慈善活動,同情是一回事,錄不錄用是另一回事。這個節目雖然有時也會著意蓋上溫情脈脈的面紗,但是仍然把人吃人的社會現實,活生生血淋淋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現代社會,就業是基本人權。就業不僅是物質生存的需要,更是精神和人格健全的需要。人為地制造失業并維持一定的失業率,從而讓掌握生產資料的少數人可以利用失業率所造成的就業的壓力,對求職者提出苛刻要求和條件,利用職場潛規則和是否錄用的生殺大權侵犯求職者和職工的人格權或人身權,這是最下流無恥的非人道行為,是對人權的最大的踐踏。用業務提成規避勞動關系、代替企業管理、轉嫁經營風險,也是最下流無恥的經營模式。而這些極其下流無恥的行徑,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著,甚至搬上電視節目向世人展示,真不知人間有羞恥二字。
我國憲法規定,勞動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是最大的人權,最大的民主,最大的和諧。當年的紅軍,只要你愿意參加,就熱烈歡迎,即使是俘獲,也大量吸收。如果不愿意,也可以退出,來去自由。所謂山不辭土,海納百川,六億神州盡舜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如果是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就應當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企業的招聘,應當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即可。完全沒有必讓波士親自出馬。波士熱衷于親自面對求職者,無非是要擺擺威風,顯顯才能,過過當獨裁者的癮而已,未必比專業人員做得更好。如果是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就應當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來者不拒,來去自由。只要愿意來的,一概歡迎。無論什么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安排適當的工作崗位。如果對工作或待遇不滿意,可以來去自由。這樣的企業有沒有呢?當然有。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當然,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入精英們的法眼的。因為他們不能容忍勞動者不當孫子。他們把所謂的民主、人權叫得震天響,但是對勞動者當孫子的狀況卻不屑一顧,而且還要說:“非你莫屬”。
2012-1-2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