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廣東“四大才子”之一、2008年被撤銷中央委員職務并于2011年低調復出的于幼軍日前已成為《炎黃春秋》的編委。從該雜志新一期的編委成員名單與往期名單比對中可以發現,新編委會增加了包括于幼軍在內的4位編委。目前《炎黃春秋》雜志社沒有給出官方說法。
中國知名的政論刊物《炎黃春秋》2012年第一期(總第238期)版權頁上顯示,2008年10月被撤銷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以及文化部黨組書記職務、現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于幼軍成為該雜志編委會成員之一。2006年,時任山西省長的于幼軍曾在該刊發表題為《任仲夷——忘年之交的良師益友》(2006年12期)的署名文章。
經記者查證,截至2012年1月10日,《炎黃春秋》雜志社官方網站沒有給出任何相關公告。
最新一期《炎黃春秋》版權頁上編委名單顯示有56人,而該刊官方網站的編委名單只有52人。記者逐一比對編委成員名單發現,其中新增的4位編委姓名分別為:于幼軍、陳敏、胡德華和徐小巖。
《炎黃春秋》是中國大陸一本綜合性中文月刊,1991年創刊。雜志由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主編,現任社長為前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杜導正,現任顧問為杜潤生、于光遠、李銳,副社長為楊繼繩、吳思等資深記者。
該刊主要刊載古今中外的歷史評論文章,著者以中共黨內元老、作家與學者為主,具有一定權威性;因其刊物多刊登有關中共黨史敏感事件的評論與時評文章,而文章時與官方的歷史結論有出入,或者主張黨內各項改革,故刊物內容受到關注。
而現年59歲的于幼軍原籍江蘇豐縣,在廣州長大,曾先后出任深圳市市長、湖南省副省長、山西省省長和文化部副部長等職務。于幼軍自2005年起出任山西省省長,任內山西多次發生嚴重礦難,更在2007年爆出“黑磚窯”案。于幼軍代表省政府做檢討,同年9月調任文化部副部長。
中紀委在2008年10月通過撤銷于幼軍職務,當時消息稱,中紀委指于幼軍在擔任深圳市長期間利用職權,在市政府招標工程中令其親友所屬香港公司中標而獲取巨額利潤。
2010年7月,于幼軍以文化部副部級領導身份亮相媒體。據甘肅平涼市莊浪縣政府官方網站顯示,7月5日,于幼軍一行來莊浪調研雨水積蓄利用工程建設情況。但在文化部官方網站上,“部領導”一欄中尚無其名字。《南方周末》事后采訪知情人士稱,此為該縣新聞通訊員工作疏忽,并無深意。
2011年2月,官方新華網披露,于幼軍在兩年留黨察看期滿后,已被任命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