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案:現代人不該制造歷史謎團
宋公明
歷史上有很多謎團,讓后人很傷腦筋。不僅是古代史,就是近、現代史,也是如此。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就是明天的歷史。我們對今天的發生的事情,應當有個明白準確的記載,以給后人一個明白交待,而不應當留下空白,更不應當人為地制造歷史謎團,給后人制造麻煩。
彭宇案,雖然不是發生在大人物身上的大事,但是它的影響卻極其重大,其教訓極其深刻,已經深深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無疑要載入史冊,并長久地發出歷史的回聲。
彭宇案給中國社會的道德良知和法律權威劃下了一道深深的傷口,不斷發生的類似案件,就是這道傷口引起的連鎖反應,讓人們不得不一再進行反思,因此彭宇案也就不可避免地被一再提起。我們希望盡快彌合這個傷口,盡快翻過歷史上這不光彩一頁,重新樹立社會的道德精神和法律權威。
時間和忘卻,也許是醫治心靈創傷的最好良藥。五年過去了,正當人們逐漸從憤憤不平議論紛紛中平息下來之時,不料彭宇案發生地的官員又舊話重提,大曝所謂真相,說彭宇確實撞了徐老太。企圖扭轉公眾對彭宇的同情,扭轉道德淪喪始于南京的看法。
然而經過時間的沉淀和過濾,歷史的真相和事件本質只會更加清昕。人們對該案的認識,早已不必再去追究當時的細節,只要抓住幾個基本事實即可。這些基本事實是:
一, 彭宇是下車的乘客。眾所周知的生活常識是“先下后上”。下車乘客具有優先路權。地鐵站臺上劃的標線顯示,上車的人只能站在車門兩邊,車門正面要留給下車乘客。公交是前門上后門下,上下分開,不存在上下的矛盾。但是下車乘客對行人和車輛之間仍然享有優先權。根據生活的常理,下車人看不見外面的情況,也不可能停在門口觀察之后再下,所以公交車到站后,行人應避開供下車的后門。這是生活常識。如果下車乘客與行人發生碰撞,那么只能是行人撞了下車人,責任完全在行人。這也是生活的常理。
二, 彭宇在本案中沒過錯。法律規定,有過錯行為,有損害的結果,過錯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這才構成侵權責任。彭宇作為公交車上的下車乘客,沒有任何錯。而徐老太作為行人,一是不該不走人行道,二是不該靠近進站公交車奔跑,三是不該不避下車乘客。所以徐老太有明顯的過錯,這個過錯導致了自己撞人后倒地受傷,因此徐老太要對本案承擔全部責任。這是再清楚明白不過法律結論。
三, 本案在審理中,關鍵證據丟失。據說是因為派出所裝修。派出所裝修就能丟失證據而不承擔后果和責任嗎?這樣的派出所怎么能承擔保衛社會安全的責任?又怎么有資格但任本案的證人?
四, 派出所所長說謊,被彭宇當場揭穿,又被記者用視頻拍了下來。這個事實怎么能不讓公眾憤怒?而對這樣的公職人員不依法嚴懲,又怎么能平民憤?
五, 一審法院的判決書,白紙黑字,無可抵賴。可以說,本案之所以掀起軒然大波,正是因為這個判決書。其中“按生活常理,不是你推為何去攙”的荒唐邏輯,已成為經典而載入史冊,同時也成為人們視做好事為畏途的罪魁禍首。
六, 本案二審以調解結案,根據雙方當事人意愿,對調解結果保密。調解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正確方法,是我國審理民事案件的重要原則。用說理的方法,教育的方法,調解的方法,處理人民內部的糾紛,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之上。對彭宇案這種為人們廣為關注有巨大社會影響的案件,更應當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給社會一個回答,并以此來教育更多的群眾。本來二審是挽回一審錯誤的機會,但是當時有權威人士認為,這種案件,事實情況如何,到底誰是誰非,是說不清的,也不必弄清,雙方各讓一步算了。于是經調解讓彭宇賠一萬元,互相不再糾纏,結果對社會保密。當時認為,這是雙贏的結果。現在看來,實在是做了一件蠢事。客觀效果是助舛為虐,使社會道德和公平正義受到嚴重傷害,并且不斷發酵。對當事人保密的意愿當然應當尊重,但是對公眾的知情權也不能忽視,法律更要體現公平和正義,還社會一個公道。
無論怎么說,歷史成了這樣樣子,不能由彭宇和徐老太負責,他們連自己的命運都決不了。歷史的審判是無情的,應當對如此后果負責的人,一定逃不掉歷史的懲罰。
有人說,歷史是什么玩意?歷史不是玩意,不可能任你玩弄。歷史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歷史越久,其本質越加突顯。所以歷史可以為鑒,可以判別是非,可以教育后人。當然,歷史是人民寫的,是人心寫的。這樣的歷史,不是任何謊言和歪曲所能改變的。秦檜和汪精衛是漢奸,這是歷史的結論,這個結論在世代人們的心中,不是任何墨寫的謊言所能改變的。同樣,中國現代史的基本事實,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恢愎聯合國席位,尼克松訪華,以及這些重大事件中毛澤東的歷史功績,也是任何謊言和抵毀所不能改變的。我們今天也在書寫著歷史,個人有個人的歷史,國家有國家的歷史。人民網有十五年的歷史了,十五年來,左右兩派激烈斗爭的歷史事實,難道能抹殺得了嗎?我們應當對歷史負責,對后人負責。人為地制造所謂真相,制造新的歷史謎團,是沒有用處的。因為,歷史的真相,在人們的心中。
2012-1-2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