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間思想年會贊揚胡趙對比兩岸政治
今年1月18日是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南巡”二十周年,在北京的一批中共元老的后人及學者兩百多人舉行了名為“2012思想中國年度迎春”活動。與會者告訴本臺,經濟學家韓志國在發言中高度贊揚胡耀邦及趙紫陽的貢獻。
1月18日,北京民間“2012思想中國年度迎春”茶會,兩百多人出席。(新浪微博)
由已故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發起的“2012思想中國年度迎春會”星期三下午四點在北京昆侖飯店昆侖堂舉行。一位與會者當天告訴本臺,出席者包括多位中共元老的后人,其中也有習仲勛的女兒即習近平的姐姐習乾平:“胡德平、李洪林,原來中國法學會的郭道暉,原來張聞天的秘書何方,還有馬文瑞的女兒馬曉麗,習仲勛的女兒習乾平,中央黨校的王貴秀,炎黃春秋的吳思,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還有陸定一的兒子陸德。二百多人。”
搜狐微博和新浪微博也轉發了部分內容,引起熱議。據不具名的現場人士引述討論內容說:“集權的兩根支柱謊言已經瓦解,不改革中宣部,改革就沒出路,現場的微博言論說,都是展望今后的中國,也有回顧過去講鄧小平,今天正好是鄧小平南巡頭一天出發,他是91年的1月18號出發的,2月21號回京的,今天正好鄧小平的出發日。”
一位現場人士告訴記者,經濟學家、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教授的發言最為精彩:“韓志國他提到,今天不僅是鄧小平開始南巡的一天,昨天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的忌日,趙紫陽。他說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歷史,一個思想組織路線,主要是胡耀邦,帶來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這樣一個局面;經濟上,市場經濟把經濟體制建立起來,主要是趙紫陽。改革開放的歷史不能不講這兩個人。”
他說,韓志國同時也說中國的改革開放目前進入比較關鍵的歷史時刻:“一方面是官民矛盾,腐敗問題,社會不公,司法腐敗等各方面的矛盾。另一方面,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推進,同屬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臺灣就有了很大的變化。”
韓志國在談到臺灣的總統選舉時,據說對比當前大陸現狀,引起與會者的陣陣喝彩,這位現場人士稱:“人家可以用民主選舉的辦法選舉自己的領導人。他舉了個例子,他說在臺灣,臺灣人說我們早上投票,晚上就知道誰是我們的領導人。大陸的人就這樣說,這有什么了不起,我們在幾年前就已知道我們未來的領導人是誰,他說這就說明(兩岸)差距在哪里,他說我們再講美國,美國是全世界什么地方他都不怕,就怕本國人民;中國呢,全世界哪里他都害怕,就不怕本國人民,這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20年前的今天,88歲的鄧小平為了停止“姓資姓社”的爭論,踏上了“南巡”之路。本周四,多份報紙刊登了相關文章。《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也發表了高度贊揚鄧小平歷史功勛的社評,更重要的是高調拋出政改話題,稱必須循序漸進推動包括政改在內的各項改革。《南方日報》的題為“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改革困惑中辨明方向”的文章寫道,“20年來,小平南方談話這一思想理論之花結出了豐碩果實,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發生的變化及其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現在中國到底有沒有機遇——這是我們今天重溫南方談話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我認為有,而且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機遇,就看我們是否敢抓住,是否能抓住。”
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專訪了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曹新,他說,當前改革紅利尚未“盡享”,2012年將繼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期待更多民生改革出臺。
也有網民評論道,改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由社會發展規律所決定。搜狐微博網民感嘆地寫道,鄧小平南巡二十周年,已經幫中國人走對了第一步,而第二步怎么走,就要我輩們努力了,千萬不要做出讓他老人家失望的事。
深圳獨立評論人朱建國則認為,改革早已不復存在:“小平南巡20年實際上是一個諷刺的紀念。到今天為止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當然早就在89之后就停止了。經濟體制改革也早已死亡了,也不存在了,標志就是國進民退。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鄧小平當年視察過的典型基本上都死亡了。以深圳當年的先科,葉挺的兒子在那干的視察過的,深圳的海上世界,最早的就是袁庚的蛇口經濟特區,都已經滅掉十來年了,所以今天來講只能讓老百姓感到困惑。”
縱觀未來,他表示,短期內中國難有政治體制改革:“我想在五年之內不會了,因為從現在的趨勢,雖然十八大還沒有開,十八大前奏已經奏響了。現在的這一系列的按照中共的傳統一個代表大會,他的宗旨,他的方針路線實際在這個代表大會的前一年的各種跡象已經定調了。中共他的特點是,不是在一個大會上確定新的路線方針,而是在這個大會的前一年確定了他的方針,然后接下來只能按這個既定的方針去辦了,所以從現在來看十八大是不可能啟動改革的。它只可能繼續的維穩,甚至比現在走的更過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