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時評:馬英九當選 為大陸和平統一臺灣奠定基礎
2012-01-18 15:50:17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14日下午4時結束。開票結果顯示,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吳敦義獲勝,得票6891139張,得票率為51.6%。
另兩組候選人中,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蘇嘉全得票6093578張,得票率為45.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林瑞雄得票369588張,得票率為2.8%。
與此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于當晚揭曉。在總共113個席次中,中國國民黨獲得64席,民進黨獲得40席,親民黨3席,臺聯黨3席,“無黨團結聯盟”獲得2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1席。
馬英九以較大優勢再次連任,究其原因,我們不得不承認,臺商在此次選舉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臺商全部站出來挺馬,挺92共識,帶動了很多搖擺不定的中間選民也認可了“馬英九的政策路線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
臺灣這個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大陸人眼中舉足輕重,視為中國的最核心利益!因為他牽扯到的不僅是政治、經濟,更牽扯到美中關系。因此,解決臺灣問題,一直是我們大陸歷屆領導人眼中的“重中之重”。解決臺灣問題無非有兩種方式:戰爭方式或者和平方式;戰爭是下下策,因為它的副作用非常大。因此和平方式仿佛成了大陸的唯一選擇。除非臺灣違反“國家的反分裂法”,否則大陸斷不會采取戰爭手段實現國家統一。
但是如何讓島上2300萬臺灣人,半推半就地回歸大陸懷抱?!很簡單,就是要讓臺灣人“耳聞目染”的感覺到大陸“日新月異”的實力變化 ,設身處地的感受到來自大陸給與的“利益好處”;在經濟上讓臺灣對大陸形成“依賴性”,并“淡化”大陸社會的弊端。馬英九執政的四年,恰恰就是這么做的。
其實就像解放前我們對付國民黨反動派時實行的土改,讓農民在得到好處之后,進而支持我們的解放運動 。我們不得不承認,ECFA的簽訂,就如同當年的“土改”,這次馬英九高票連任,證明了“土改”很奏效,臺灣大財團帶領臺灣民眾完全倒向了馬英九的92共識這一邊。說明了,我們的兩岸經貿政策,左右了臺灣的經濟,左右了臺灣人的心,左右了臺灣的政局。
打個比方,臺灣與大陸是飄在河中的兩只船,大陸是大船,臺灣是小舟,經濟與政治如同兩只腳,現在,小舟上的臺灣人,已將那只“經濟腳”邁到我們大陸這支大船上,雖然“政治腳”還留在自己的小舟上,但是船小力薄,它的“經濟腳”已無法抽回去,這樣,決定你“臺灣人”是繼續腳踩兩只船,還是讓你掉在水里,完全由我“大陸船”決定。這樣所達到的效果,已在這次臺灣選舉中充分體現;臺灣人已將兩岸關系的穩定和平,當成了不讓自己“掉到水里”的保證。
經過此次大選,在摸清了臺灣人渴求“經濟安定”,“海峽安全”的愿望后,我們其實也便掌握了其“軟肋”。發展到這種階段后,主動權將全部掌握在我們大陸這邊了;這時,“本分、膽小”的馬英九,就是我們控制臺灣的媒介。在馬英九以后執政的四年,我們大陸在壯大自己實力的同時,會將臺灣人的一只“經濟腳”,更加牢固地“釘”在我們的“大船上”;那只“政治腳”不邁過來,我們“大陸船”隨時就可以讓它掉到水里。
接下來我們要再加大力氣,繼續向臺灣展示我們大陸的實力與誠意,用“一國兩制”、“臺人治臺”、“保留民主選舉”、“必須放棄武裝”等方針政策。并針對其“軟肋”,用“經濟制裁”與“軍事收復”相結合的威懾手段,并充分利用馬英九“缺乏膽識勇力”的特點,與馬英九進行“接觸會談”,全方位對臺灣進行施壓;再結合11月美國即將大選,美國的臺灣政策或許有松動的可能(中美博弈大陸逐漸占了上風)來看:和平收復臺灣是很有希望的!
因此,解決臺灣問題,這四年是個機遇。接下來我們將充分利用這四年的機遇期:努力發展自身、壯大實力,對臺采取全方位的和平攻勢;并積極在國際、兩岸間營造和平統一的強大氛圍。以后,無論哪個政黨、哪個人上臺,也無法改變臺灣回歸的歷史大勢!
世界局勢【新論】:
念祖:中俄聯手力挽伊朗危局必定大有作為!!!
2012-01-18 15:49:26
隨著美國三艘航母的部署到位,阿拉伯海已成為眼下地球上最危險的區域,不夸張地說,這里的戰爭“含氧量”給一點火星就能立刻引爆!!!
此前,盡管美國五角一再聲稱:“三艘航母部署阿拉伯海與目前的伊朗局勢無關,只是正常的計劃行動”,但誰會相信這些自欺欺人的謊言鬼話呢?我想,只要是靈長動物的都應該明白,美國這一“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狡辯,只不過是它再次重復愚弄“地球人”的無恥伎倆而已!
然而,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軍事威懾,身為伊朗為數不多的好友的中國和俄羅斯究竟該如何應對呢?是袖手旁觀、棄之不管,還是匡扶正義、力挺到底呢?
就眼前來說,中國和俄羅斯的表現屬上乘和優秀的,他們起碼讓世界看到了些許正義的希望,兩國堅決反對美國胡來的膽略暫時阻止了人類的又一場浩劫。據【伊朗PRESS.TV網站】報道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14日對美國企圖把其單方面對伊朗制裁措施國際化,并根據其國內法對有關中國公司實施制裁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報道說:此前一天,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強烈警告美國不要對伊朗動武,他稱,軍事行動將擾亂全球安全,犯下“重大明顯的錯誤”。
誠然,對于中國和俄羅斯的“頂風作對”、不給面子且公開發表堅決保護伊朗的外交言辭,讓美國感到了尷尬、羞辱和無奈,不過,憤怒中美國似乎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即:“沒有中俄,美國對伊動武幾乎不可能,即使O巴馬敢效仿布什像對伊拉克那樣“冒天下之大不韙”來采取單邊行動,其最終的結果恐怕美國不但要付出多出“伊阿戰爭”好幾倍的人員傷亡代價,而且對伊開戰會讓美國本已衰敗的經濟雪上加霜,嚴重點說,如果中俄力挺伊朗到底,美國可能會因此戰而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眼下,美國雖已大兵壓近阿拉伯海,但從其“光打雷卻不下雨”遲遲不敢動手的謹慎行為來看,中俄因素從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不過,接下來中俄是否會繼續“挺伊”到底呢?又該如何幫助伊朗化險為夷、渡過難關呢?這兩個問題可能是目前大家最為關注的,在此,個人愿談一點愚見,不到之處,敬請各位圣賢批評指教!
首先,我認為,中俄兩國必須一如既往、始終不渝地力挺伊朗到底,我至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其一,地緣政治和地理位置上伊朗對于中俄兩國至關重要,尤其是平衡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上中俄誰也少不了伊朗,其幫助中俄牽制美國所發揮的作用也是其它國家無與倫比的,況且伊朗是中東地區目前唯獨不鳥美國的“反美斗士”;其二,實質利益上伊朗是中國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合作伙伴,大家知道,伊朗出口的原油11%為中國所有,且價格質量上均優于中國進口它國的原油,試想,中國如果放棄伊朗,或者說讓美國控制伊朗,中國的能源“命門”就將牢牢控制在美國的手里,屆時,我們必將像“哈巴狗”一樣搖尾乞求向美國要油。其三,民族問題上伊朗是中國保持穩定的“防化劑”,試想,如果中國輕易拋棄伊朗,中國國內的伊斯蘭信徒,尤其是新疆境內的伊斯蘭分裂分子必將找到攻擊中國政府的借口,從而與伊朗境內的恐怖分子媾和,對中國發動新的恐怖襲擊。由此可見,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如果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誰也不能也不會輕易讓美國拿下伊朗的。
那么,中俄究竟該如何幫助或有所作為予伊朗呢?個人認為,三個方面上中俄可采取行動,當然,必須是聯合且一條心的行動!
第一,阻止聯合國通過任何對伊朗的不利決議。中俄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一切經過安理會的商討的決定都有絕對的否決權,所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要想拿到合法的對伊動武手續,其必須得征得中俄的同意,此時,中俄只有高舉反對旗幟,美國也只能是無可奈何。當然,也不排除美國繞開中俄,再重演像打伊拉克那樣的違法的事。
第二,出售先進裝備增強伊朗自身的抗擊力量。美國作為地球村村長,不遵守地球規矩也是經常的事,因此,中俄兩國盡可在目前聯合國沒有對伊朗實施武器禁運的情況下,加緊向伊朗出售武備,特別是多給一些先進的防空和攻擊海上艦艇的導彈等威力巨大的攻擊性武器,這樣,即使美國最終能夠拿下伊朗,但也要其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最好是讓美國付出從此淪為二流國家的致命代價。
第三,購買剩余石油支持伊朗內部的經濟運行。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尤其是對占伊朗總收入80%的石油產品進行了封鎖,作為能源資源極度匱乏的中國來說,這其實是一個“與人與已都有利”的好消息,中國增加購買伊朗石油,即緩解了國內石油短缺價格上漲的百姓生活壓力,又能幫助伊朗擺脫經濟困境增加抗擊美國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對于美國目前放話威脅制裁與伊朗做石油生意的中國公司,個人認為,中國政府大可不必因擔心制裁而停止購買伊朗廉價石油的決定,畢竟美國是在拿自己的國內法干著“橫行霸道”的欺世勾當,我們干嘛要害怕它呢?這不,就連美國的“哈巴狗”日韓也不同意美國強強奸它們,而繼續購買伊朗石油。
最后,衷心地希望中國政府這回能夠當個堂堂正正的“男人”————硬挺健康到底,那怕最后美國能夠拿下伊朗,我們也不能去做“墻上的草,風吹兩邊倒”的不仁不義之事,當然,更不能唯美是從,去干助紂為虐的雷劈之事!!
北約陰謀對敘利亞動手,俄動怒強硬警告白宮!
2012-01-17 16:09:50
核心摘要:因北約媒體在敘利亞遭到恐怖襲擊,敘利亞局勢萬般危機,俄強硬表態聲稱美軍若進攻敘利亞將損失慘重被迫撤軍!
敘利亞局勢愈發劍拔弩張,外國勢力出手干預該國事務似已不可避免,而時間也在日益臨近。縱觀最近數十年間的武裝沖突,不難猜測,此次軍事行動可能以導彈和空中打擊拉開帷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敘利亞擁有比利比亞更為強大的防空系統。該國在防空能力上堪稱阿拉伯地區之最,而在軍隊集結方面,其實力也并不遜色于眾多軍事強國。敘利亞人的另一優勢在于地形:在山區和崗巒起伏處,防空系統很難被破壞,至少比在利比亞要困難得多。所以,若要對敘開戰,空軍的損失和總的軍費支出都要超過利比亞戰事。而部隊的參戰規模更將與巴爾干之役相當。無論如何,美敘兩國軍隊間的沖突將是一場硬仗。即便北約軍隊人數更多,并在其他國家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敘利亞憑借其防空系統以及軍隊的訓練水平,將能予以還擊,甚至可能讓美國因損失慘重而被迫停止繼續行動。同時俄國媒體強硬聲稱,如敘利亞遭到北約打擊,將對其采取有效援助,力挺敘利亞與美國為首的北約相對抗。
虎賁點評:近些時日中東危機不斷,美伊舌戰尚未完全結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再與敘利亞升起爭端,因北約媒體團在敘利亞慘遭恐怖襲擊多人身亡,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瘋狂叫囂,擬對敘利亞發動打擊,顛覆其國之現有政權,然在此萬分危機之時,俄國強硬解讀敘利亞之實力,并作為敘利亞之強硬后盾強硬警告美國勿對其動手,如若動手將遭到最嚴酷回擊,使之損失慘重而被迫撤軍,俄此等聲明一出無不引起世界之嘩然,更是令白宮及其盟友不安,不敢草率對敘動手,下面我們從歷史以及戰略地理區位等多個角度分析,俄國為何不顧一切代價力挺敘利亞?
從歷史層面來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歐美列強技術大為革新,然在在其革新發展過程之后對石油需求量與日俱增,而中東地區此時已成為世界最為著名之石油基地,使得歐美列強紛至沓來,將這里納入自己的殖民范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蘇聯為抗擊德國之入侵不斷將勢力深入此地,而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亦是將勢力也植入此地,二戰之后冷戰大興,而中東地區則成為美蘇爭霸之要點,美國為有效將中東地區控制在自己之手,扶持猶太人中東立國,而美國此舉亦是將中東各國所激怒,遂引發多場針對以色列的中東戰爭,而中東各國為有效對抗以色列之邪惡勢力,多投于蘇聯門下,其中敘利亞亦是其中之一,然隨著蘇聯霸權勢力的衰落,美國采用多種手段對中東地區進行控制,使得中東地區再次淪為歐美之油料庫,自上世紀末蘇聯解體,中東各國基本屈膝于美國門下,然未有敘利亞以及伊朗不愿投其門下,仍依附于后來之俄國,而今俄國在中東地區唯一基地則位于敘利亞境內,遂俄國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敘利亞,其亦是從自身利益所出發也。
從戰略地理區位角度來看:中東地區作為世界最大的油氣資源儲備地,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如若誰能控制全部或其中之大部分將在未來戰爭中贏得先機,美國更是從其全球戰略出發不斷加緊對中東地區之控制,對不聽命于其的中東政權采取扶持反對派進行顛覆活動,由于敘利亞為俄國中東地區唯一之海外基地,所以俄國亦是不愿輕易將其放棄,更是希望利用敘利亞鞏固俄國在中東地區之權益,同時敘利亞乃是地中海沿岸重要之國,俄國亦是可以利用敘利亞之地理位置有效的的將勢力深入地中海與美國及其地中海沿岸之盟友進行抗衡。所以俄定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衛敘利亞不受美國及其盟友之打擊。
虎賁之言:此次在敘利亞再次發生危機之時俄突然動怒強硬警告白宮亦是從其國自身利益之出發,但同時俄國之強硬態度亦是贏得世界之尊重,而今全球之戰火多為美國及其盟友所挑起,從正義角度出發,亦是使我國人不能容忍美國之霸權主義,需要利用俄國之實力以及世界反美之實力來對抗美國之野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