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勝選連任,與其說馬英九的大陸政策起了重要作用,還不如說是大陸的“懷柔政策”起了關鍵作用。
所謂“懷柔政策”就是扶植臺灣搞活經濟,發展兩岸經貿往來,提升臺灣國際活動空間,爭取海峽兩岸和平發展。
這個政策的出發點和結果都是好的。它的基礎是“九二共識”。大陸認為“九二共識”的核心是承認“一中”。既是“一中”,與大陸同文、同種的臺灣同胞,就應與大陸人民一樣,享受大陸改革開放的成果。因此千方百計幫助臺灣發展經濟,讓利、贖買,是正確的。馬英九執政四年,臺灣各方面的發展,證明了這個政策是有效的。臺灣與大陸的關系是我們的內政,但是60多年的分裂,加之美日同盟的插手,事實上帶上了“國際性”的色彩。因而我們的“懷柔政策”——“保持臺海和平發展”,也是“韜光養晦”和平外交政策的組成部分。
連戰先生絕頂聰明,不愧為老道的臺灣地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他摸清了大陸意圖,訪問大陸,打開了國共兩黨對話的大門,給了臺獨分子重重的一擊,通過輔選使馬英九上臺。四年前是這樣,本此臺灣大選更是這樣。其綱領就是“九二共識”。
大陸與臺灣對“九二共識”的解釋有重大差別。如前所述,大陸認為“一中”是共識,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認為“一中各表”是共識。即一中是指中華民國,不承認大陸解決南海問題的所謂《南海宣言》,板圖還包括外蒙等。
在“一中”認識上的差別的本質是“一邊一國”,是“獨臺”,表象是“和平發展,”維持現狀。用馬英九的話說叫“不獨、不統、不武”。這最符合美國的利益。按照馬英九的“三不”,臺灣可繼續成為美國牽制大陸的棋子;依靠對臺售武賺取巨額利潤;永遠把臺作為包圍中國的戰略要地。所以,臺灣問題實質是中美問題。馬英九才一當選,在選舉感言中對美國暗送秋波,要加入美國旨在制約中國大陸的“西太平洋公約”。而大陸呢?在一些文化漢奸的們煽動下,親美情緒支長,所以武力統一臺灣,中國當代不敢;和平統一臺灣小哥馬不干,還受到臺灣民意的支持。這樣以來何日才能實現祖國統一?難以尋找正確答案。雙方都看美國佬的臉色行事。
所以,不管大陸開出什么優惠菜單,如一國兩制,聯幫制,區域自治,和平發展,大陸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等等,臺灣都不會與大陸統一。和平共處,維持現狀,一邊一國,永遠獨臺是臺灣的最佳最終選擇,不要對馬英九抱 “祖國統一”的任何幻想,也不必卷起祖國統一的大旗,而一味追求懷柔政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