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春秋》們翹首企盼著什么?
——評:《炎黃春秋》新年獻詞:“允許看,大膽試,可討論”
我們知道,“特別是”的政局至今很是令人糾結于心的。先不謂局中人是什么心思,單就旁觀者,就對此表露出一廂情愿的無限憧憬。有人做出了中國社會即將“左轉”的樂觀預期;還有人以“特別是”社會的經濟私有化(其實還有殖民化)基礎為先念,大膽預測起關于敏感話題的“政改”問題。無論怎樣的聲音,無非各自表達了所屬利益集團的政治以及經濟訴求,其實對于決定社會的最終走向,能起多大作用?
我們不得不說,迄今為止,這尚是一個很神秘很敏感的話題。它即如一臺即將拉開大幕的大戲,現在幕布還未打開,任憑著臺下的觀眾萬頭攢動、眾說紛紜,但真正的幕布拉開了,就有了各自的體味。有哭的,有笑的,但肯定還將有更多的持無謂之態的看熱鬧的看客。其實戲打開始起就決定了其過程和結局,那都是預先排練好了的。但其它人于開戲前的種種“劇前鬧”無非為這場大戲增添了一些彩頭,其實也只能如此。估計真的還改變不了什么的。
2012年第1期 《炎黃春秋》雜志有了如此一個新年獻詞:“允許看,大膽試,可討論”
http://www.yhcqw.com/html/tg/2012/15/0G2B.html
“特別是”的左燈右行之路確讓某些人欣喜不止的,無論社會至今驚爆出怎樣怵目驚心的問題,無論國際周邊環境多么的惡劣,但此對于那些急于踐行所謂“普世標準”的、急于中國迅疾“顏色”了的人來說,這不過是中國社會“轉型期”必須具備的犧牲。對于國家與民族是喪失了利益,對于廣大的人民是喪失了利益,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會失去什么的。或許可以如此說,惟其如此,他們才能追求更多的個人利益。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在意的。這也是他們的不可告人之心術與一己利益決定了的。
他們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想起借用“總設計師”當年說過的一些話來作為幌子。當鄧小平的某些話對其有利時,他們會緊抓不放;當有些話對其不利時,就大加攻擊。他們根本沒有所謂的真理評判標準,凡是對于他們有用的就奉為圣經了,不利的就棄之如敝屣。如隨了他們的解讀,那“總設計師”無疑是他們普世的祖師爺了,先是進行經濟改革,為利于推動計,還發明創新了“頂層設計”(這又是他們為“總設計師”奉贈的一頂大帽子)。所以,“特別是”的經濟改革才如此過程順利、成果如他們的意。現在,所謂的“政改”又遇麻煩了,雖然喊了許久,有人為此都表白“風雨無阻、至死方休”了,但還缺乏下面的文章。故此,就不免緬懷起“總設計師”的提綱挈領,又反思起“頂層設計”,再想如此套用于“政改”。
炎黃春秋先是進行了溫故:
“1992年1月,改革開放13年之后,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回顧歷史,才總結出堪稱‘頂層設計’的三句話:允許看,大膽試,不爭論。”
“允許看,是對懷疑或反對者的寬容。大膽試,是對改革者的鼓勵。不爭論,是避開‘姓社姓資’的責難。三句話一出,穩住了兩個不利因素,調動了一個積極因素,三五年間,局面一新。”
“鄧小平說:‘對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這是正常的。不只是經濟特區問題,更大的問題是農村改革,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廢除人民公社制度。……開始搞并不踴躍呀,好多人在看。我們的政策就是允許看。允許看,比強制好得多。我們推行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搞強迫,不搞運動,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這樣慢慢就跟上來了。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農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應如此。’”
而最終目的還是知新:
“我們不妨接上一句:經濟體制改革是如此,政治體制改革也應如此。”
這篇新年獻詞還用了所謂的人民、憲政、民主、監督一類的欺詐之語,這也是他們一貫所用的招術而已。一個私有制經濟發展的社會,如何更有效保障人民的利益?可見他們所謂的人民,涵蓋的不過是他們這些僅占社會極少數的利益階層,但冠之于人民的稱謂,好似多么的理直氣壯一般。再說憲政,這是“特別是”“法律黨”最愛掛在嘴上的一個概念,即提到了憲政,就不能不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工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人,但在私有制發展的“
特別是”以來,昔日的主人早已被弱化為P民,而炎黃們所謂的人民,那些先富起來的資本階層,他們才有了在人民頭上為所欲為的權力。在這樣的社會狀態下,再所謂的民主、監督都是和真正的人民無關的東東。此不過是有的人,有的勢力所從事他們見不得陽光的事情需要掛在口頭上欺世的謊言而已。
他們還“回顧以往,盤點得失”,得出“官強民弱之勢未改,實現民主憲政依然任重道遠。”的感慨。于是就賦予了本屆領導班子一個任務:“離任之年,如果推出一個促進民主憲政的頂層設計,可謂善始善終,繼往開來。”
這里所謂的“班子”可能真有所指的,但卻不能明言。看來這些人也對“普世”前景甚感黯淡的。但又還不死心,就寄希望于班子里的領導人身上了。于是,就決定了“炎黃春秋”要“我們翹首期盼。”
他們會盼來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炎黃春秋”屆時能如愿與否,都最終決定不了中國的命運歸宿。要真正其決定性作用的依然是來自社會底層的民眾力量。而誰能代表了最大多數民眾的力量,誰就能最終贏得最后的勝算。盡管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有艱難曲折,但卻是不以人為意志而轉移的。
還是偉人的那句話要起最終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社會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
關鍵字:炎黃春秋 新年獻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