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俐俐被出局說起
許 曉 黎
看了《非你莫屬》的劉俐俐求職視頻,感慨良多。在一職難求的當下,在眾多豪杰雅士為五斗米而折腰的當下,在關系至上、斯文掃地的當下,她在面對強者惱怒的情況下,依然敢于堅持將自己的意愿表達出來。我不得不為她的機智喝彩,不得不為她不亢不卑的態度鼓掌,不得不為她那中國久違的個性贊嘆。她的鎩羽而歸,這結果我并不驚訝,因為在物欲橫流的當下,她的率真和無忌必然導致其出局,不出局反而會成為怪事。
一、潛規則下的“異類”
在各種所謂的招聘節目中,各位評委要求面試者必須按照事先擬定的套路走,在設定的固有模式里面進行拼搶,那么,在這個設計好的范圍內,所有的答案都在評委的認知范圍內,于是所有的評委包括主持人都是絕對的強者,都是一覽眾山小的武林高手,長期以來,多少的選手都在這個陣里闖蕩,在這里,面試者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也只能跑八百里。
然而一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初出茅廬者出現了,她的所作所為讓其成為完全不顧及國情的“異類”,超出了各位高手的認知,頓時,高手覺得相當的丟臉,但是這個臉是不能在公眾面前丟的,于是,迅速打壓就勢在必行,所以就出現了各位BOSS對這位可憐的面試者進行攻擊的場面,在被全面否定的情況下黯然出局。
有人說是評委皇帝嫉賢妒能了?是主持人太監般的心胸狹窄了?有評委說,這可能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我就納悶了,這些對西方文化崇拜得五體投地的精英們,天天叫囂著要全盤西化的精英們,這樣的人才難道不是精英們夢寐以求的嗎?為什么對一個帶有濃烈西方文化色彩的面試者嗤之以鼻、殺之而后快呢?而不能充分展現精英們的民主一面呢?
二、國情下的民主
民主一直是當下中國精英們念念不忘的政治意識,也是各位精英在主流媒體不斷叫囂和高度宣揚的東西,仿佛只有他們是中國的救世主,也只有他們才是中國最文明的先進典型。
這個節目就是宣揚西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主要目的不是發現人才,而是在其娛樂性能夠吸引多少眼球,各位評委也是藉希望通過這個節目擴大知名度,甚至一炮走紅,人潮熙熙,皆為利來,人潮攘攘,皆為利往!
電視臺和評委們為了更多的名利,所謂的人才招聘就是神玩弄面試者的舞臺,在這里神們是無所不知的,是絕對強者的存在。為此,精英們必須充分樹立他們代表“先進文明”的光輝形象,其的絕對權威必須受到面試者的膜拜,不容置疑,不容挑戰。
然而,我們知道任何一個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識,任何一個人不可能是所有知識的絕對權威,偏偏這些個以神自居的評委對知識的鐵規則并不敬畏,濫竽充數的他們在試圖扮演一個表象的絕對強者,但是其內心是戰戰兢兢的,是沒有底氣的,唯一的底氣就是他們根據自生優勢事先設好的局,誰敢越雷池半步,誰就犯了這個大忌。這就是中國精英要的民主,就是在其掌控下的民主,這就是國情下的民主!
當劉俐俐首先用“英雄雙行體”讓主持人變成白癡,緊接著又讓一位自詡甚高的評委變成一個文盲,在往下的節目中,幾次機智的反問,更是讓主持人無言以對,顏面掃地,這就犯了大忌。也就是說強者的地位受到了挑戰,面試已經不在各位評委的掌控中了,這時候,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趕快讓這位面試者下臺,不要讓他的勇敢反襯出評委的無知,否則,各個評委的名聲即將掃地,那種心理面的極度恐慌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于是,神終于露出其神棍的本來面目了!
一群葉公好龍的葉公們,被一條涂有西方色彩的小龍嚇得心驚肉跳,瘋狂的揮舞著權杖,戰栗著,怪叫著……。
三、真實的謊言
當劉俐俐習慣性的用到了“中國”這個詞語和英語單詞,主持人一再強調,這是在國內,仿佛精英們是中國文化的堅定秉承者,但是,臺上的評委有幾位敢說自己沒有擁有外國國籍?裸奔的精英為什么要回到他們拋棄的祖國呢?裸奔的精英還愛國嗎?
裸奔的精英是必須回國的,原因就是其很難融入西方社會:精英們并不具備玩西方民主游戲的素質和財力,在這種游戲中,精英們的財富會被更大的財閥們瞬間榨干,精英們虛浮的素質會在對手的敲打下灰飛煙滅,他們實際上在美式民主里面是無法生存的。這是他們裸奔著回到中國原因之一。
裸奔的精英是愛國的,他們無比的深深的愛著這片熱土:他們滿口自由敬讓,用完全掌控著的民主,在中國作威作福;他們打著民主的旗幟,用半生不熟的洋玩意糊弄國人,卻不斷打壓東方千百年來的民族精神;用“假洋鬼子”的身份掏空祖國,還堂而皇之在主席臺大談憂國憂民。這是他們裸奔回到中國的原因之二。
這不是一種進步,而是一種齷齪下的欺騙;這不是一種紳士風度,而是一種虛假的強盜面具;這不是一種文明,而是一種享受奢靡浮華的藉口!
精英們,踏上民主游戲之路,你們沒有準備好,這個游戲你們玩不起!你們所謂憲政民主的真實謊言永遠也是謊言,總有消散的一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