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更詳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資料如年齡性別結構等還未公布,但從2000年的普查數據和已經公布的六普圖數信息來看,我國人口現狀及未來變動趨勢已日漸明朗:宏觀判斷,我國人口不僅進入了結構“失衡”時代,也進入了“荒”時代。
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各種“荒”都是以我國基礎人口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為背景的。早幾年的“民工荒”,其實是16-18歲的年輕人口規模迅速下降的事實在先(見圖一)。如2010年16-18歲人口估計不到六千萬,比峰值2006年的同齡組人口近八千萬下降了約兩千萬,而且這種下降勢頭還將持續下去;2009年我國高考人數首次出現下降,這是30年高考適齡人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一年18歲高考適齡人口由上一年的2490萬銳減到1908萬,今后這種減勢不可擋;在2011年人代會上,解放軍代表直言招兵難。若看看軍隊后備人口(如18-20歲)急劇下降且多為獨生子女,就不難理解軍隊代表的苦衷了。如2000年18-20歲的適齡參軍人口基數為6347萬,而2010年為5053萬,大幅下降。
所以,所謂企業的“用工荒”、高校的“生源荒”、軍隊的“兵源荒”等“三荒”絕非空穴來風、無中生有,而是人口變化趨勢使然。進一步推計,隨著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的那些出生隊列今后陸續進入婚齡時,還會出現第“四荒”,即男人的“媳婦荒”,累積到2020年,20-34歲適婚女性人口估計將絕對“荒缺”近三千萬,且男多女少的婚姻擠壓態勢越演越烈(見圖二)。現代“光棍節”應運而生并且將興盛浩大有著這種“巨荒”的人口“統計事實”基礎。如果再把當今農二代已不會務農或離鄉不可能回歸農田也算上,一些地區的農業生產已后繼無人,出現了第“五荒”,即“農民荒”。還將有這“荒”那“荒”,都會接踵而至,這是1980年以來實施“斷子絕孫”一孩計劃生育政策的惡果。
嚴冬就將到來,中國進入“荒”時代。曾經的少年強中國強的夢想只能是曇花一現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