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教授看來,白居易的名氣自然比“蕭山縣”要大了許多;西子湖還有著名的“白堤”也是一大文物古跡,改名似乎是很有道理,完全符合理由充足律的。
是耶?非耶?我的觀點當然是非耶!白居易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但是,這樣的無端折騰,我還是不能舉手贊成的。杭州并不止白居易一個大名人;至少還有晚一點的大名人蘇東坡,也還有同樣著名,巍然屹立在西子湖上的文物古跡“蘇堤”;如果我這個教授提議把“蕭山國際機場”改稱“白--蘇國際機場”是不是更合適,更有國際知名度呢?果真這樣改了,純屬扯淡!
中國近幾年熱衷于改一些地理名稱。把古老的、歷史的改成現代的時尚的有之(因為不一顧,記不得了);把近現代的改回古老的也有之,湖北就是這樣。要說改,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這些大城市的許多地名、街道名守舊、俗氣、不雅更應該改;但是,首先得培訓至少五千萬警察或者志愿者帶路。
任何以什么知名度啊、有利于發展經濟啊為由亂改地理名稱不是一種文化行為,而是一股地地道道的迷信邪風!
蕭山縣地處浙江南北要沖,史上素為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越范蠡筑“固陵城”(即今西興)于錢塘江邊,以拒吳侵。五代十國時,西興、坎山等地為吳越國王錢鏐的屯兵處。自錢塘江大橋建成和錢塘江汽車輪渡開通后,蕭山更扼南北水陸交通之咽喉,為杭州的南大門,蕭山并非無名之地。
1984年改革開放之始,蕭山以外向型經濟搶灘,名聲鵲起;后被列為全國“甲類對外開放地區”,聲蜚海外;出口商品種類達百余種,“玫瑰牌”蕭山花邊、“雙鳥牌”柴油機、“凱星牌”西裝、“生風牌”工藝鞋、“錢潮牌”萬向節等名優產品遠銷世界50多個國家地區,蕭山早就有了國際知名度。
蕭山縣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域南部。東鄰紹興縣,南接諸暨縣,西連富陽縣,北和東北與杭州市區、余杭縣、海寧縣隔錢塘江相望。也是每年觀賞世界有名的自然景觀“錢塘潮”的最佳首選地理位置之一。每年“錢塘潮”來自海內外的觀賞者絡繹不絕;一撥一撥,不亞于“錢塘潮”!
如果把“蕭山國際機場”改為“白居易國際機場”,帶來的其他許多不便姑且不論,單是行政成本就會以億元為單位浪費掉。
希望我們的專家教授們,以后有什么“金點子”一定要三思而后說,盡量靠譜一點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