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必須從快整頓,優化投資融資功能
曾飛
筆者在《關注執政的正當性與合法性》一文中已經指出:“股市當政者的目的是為絕大多數的投資者服務,就必然依照投資市場的規律來管理股市;股市當政者的目的是為極少數的投機者服務,就必然依照投機市場的規律來管理股市?!辈恍业默F實是目前的中國股市是絕佳的投機市場,而不是有效的投資市場。這樣的現實,致使民間資金大量流向樓市,形成了大量的無用的空置房,而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推動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中國股市有利于投機炒作的整個機制,使得炒股巨鱷有機會通過合法和非法的操作鯨吞股市財富,致使大批的股民血本無歸,加速了兩極分化,導致中國市場的購買力進一步下降,內需更加疲憊,對外需的依賴度增加,形成病態民族經濟。
據揚子晚報2011年12月13日《近9成股民炒股虧損 今年股市大片演繹股民心聲》一文的描述足見筆者上述的評說并非空穴來風:對于A股而言,2011年可謂亂象叢生。PE腐敗、老鼠倉、股價操縱、內幕交易,這些頑疾帶給資源壟斷者大量財富,也造就中國股市強盜貴族時代。與此同時,成千上萬中小股民以血淚作為背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為不計其數的上市公司書寫了一個個一夜暴富的神話?!涨?,證監會又通報了兩起“老鼠倉”案件,明星基金經理李旭利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獲利1000余萬元,明星基金經理許春茂利用職務便利非法獲利209萬余元,兩人皆已移交司法處理。這些深深寄托著基民的信任,掌控著基民血汗錢的所謂理財專家,就算不能在弱市中跑贏大盤,還干下這般喪盡天良的事情,百年之后,如果能在九泉之下遇見忠義無雙的關云長,顏面何存??!……自2009年IPO改革重啟后,A股上市公司隊伍中新增了724名新成員,合計募集資金額接近萬億。但總市值卻回到2009年11月新股發行重啟后不久水平。至12月6日收盤,滬深兩市總市值為22.9425萬億元;而截至2009年10月底,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21.5892萬億元,并于11月底總市值達23.59萬億元。經濟高速發展的兩年,股市卻化作黃粱一夢,原先高價發行的IPO紛紛化作一個個千奇百怪的“變形金剛”,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目不暇接的“變臉”大戲。
東方早報2012年1月9日《新華社質疑中國股市設計偏向融資者》: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在日前舉行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打新賺錢的原因是二級市場一直在為新股支付高價格。簡單平均統計,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后,2006年6月—2009年7月,按新股首日上市的收盤價計算,中小板收盤價市盈率平均約為70倍,主板收盤價市盈率平均約為57倍;2009年7月后不再對價格進行窗口指導至今,中小板新上市公司同樣口徑計算的市盈率約為71倍,主板約為51倍?!盁o論發行定價高低,二級市場近六年來一直在為新股支付大致相同水平的高價格,二級市場的新股成本長期處于高位。同時,新股上市交易一段時間后,特別是在交易60天后,價格呈明顯下降的趨勢。”……上海交通大學金融系副教授費一文認為,股市對于投資者的回報無非是股價和分紅兩種形式。設置合理的分紅制度,讓股市的賺錢效應不再局限于股價的波動,是從根本上增加股市“吸引力”的方法。
“中國股市設計偏向”說其實也是在為股市當政者文過飾非。費副教授說得很明白,“股市對于投資者的回報無非是股價和分紅兩種形式”,中國股市何止是設計上,就是管理實施上都是著眼于維護股價操作賺錢,也就是投機搜刮股民的錢財,而根本無視股民的分紅回報。有網友說:“中石化發行價4.22元.2001年7月16日招股,2001年8月8日上市交易.首日開盤價4.6元.此后,一路走低到2003年一月,最低探至2.93元?!备芯W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個中貓膩:中石化登陸境內A股市場給境外持有人(中石化在香港、紐約和倫敦境外三地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送去利好,中石化在香港的股價不足2港元(在香港市場的價格區域就是在0.7元-2元之間波動),但是增發的A股發行價卻在4.22元左右,比香港二級市場的價格還高一倍多。這樣同一公司的單位股權,國內投資者的持股成本就要比海外投資者的持股成本高得多,中國人在這次發行中用平常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血汗錢墊高了外國投資者的凈資產,可憐的中國廣大中小股東充分的盡了一次國際主義的義務,雖然國有資產在這次發行中也升值了(社保基金的錢袋也脹起來了)但國內A股中“國民資產”的流失卻為此做了一次實實在在的“無私奉獻”?。ü墒信兄?)——中石化們的回歸融資是A股市場的“恥辱”)多年過去了,股市當政者對此類貓膩根本無動于衷,我行我素,照樣于光天化日之下維護股市的掠奪機制而根本不思改變!
因此,中國股市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根本方針的問題。中國股市必須從快整頓,抑制投機掠奪,而優化投資融資功能,從機制上和實施監管上維護股民的利益——以紅利回報為主,而不是以股票炒作賺錢為主,并有效阻止利用新股發行中的違規操作,制造少數人的暴富機會。同時,執政當局必須嚴打股市的老鼠倉、股價操縱、內幕交易之類的違法犯罪活動,保護股民的合法利益。
不如此,中國大量的民間資金就缺乏合法、有效的渠道進行有益于經濟發展的投資,就會變成“熱錢”危害經濟,甚至是違法的高利貸禍害人間。所謂熱錢(Hot Money),又稱游資,或叫投機性短期資金,熱錢的目的在于用盡量少的時間以錢生錢,是只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熱錢的目的是純粹投機盈利,而不是制造就業、商品或服務。大量的民間資金進入股市會遭遇制度性的掠奪,于是無路可去的民間資金就只能流向樓市、私人放貸等投機市場,成為“熱錢”,甚至走而挺險變成高利貸盤剝的犯罪行徑。
這并非憑空猜測。據2011年9月5日第一財經網《民間瘋狂投機又重現 高利貸問題是誰的錯》披露:高息民間借貸正呈現在全國蔓延的趨勢。業內人士表示,在信貸緊縮、樓市調控背景下,民間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同時,中小制造類企業、房地產、礦業等行業資金需求量大,民間借貸空間迅速擴大。目前僅浙江民間資本就高達萬億元,通過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和個人之間放貸,成為民間借貸流通的主要途徑,月息回報普遍在2分以上,最高的甚至達5分,即年利率60%?!绻巳硕伎梢暂p松賺到暴利,暴利的背后一定潛伏著某種危機。最近幾起民間借貸危機事件的爆發,似乎預示著整個“高利貸”行業的危機將不期而至。早在今年6月,就有媒體曝出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鶴失蹤事件,黃鶴一去不復返的背后,可能讓數億元的民間借款血本無歸。而這些通過民間途徑借給黃鶴的資金,正是年息36%的高利貸。另據媒體報道,因為收貸無門,與江南皮革公司合作的擔保公司,其老板也不得不跑路了。……“全民放貸”風起云涌,而比這更排山倒海的是人心中的波瀾。就在江蘇泗洪全民放貸崩盤的慘劇見諸報端之時,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公開表示,至少有220億元熱錢從溫州樓市撤離,并可能轉戰民間信貸市場。而一份最新的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公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目前溫州民間借貸規模約為1100億元,而去年同期為800億元,這意味著過去一年有300億元資金涌入民間借貸領域。
這種病態的“全民放貸”風徹底擾亂了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國至今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民眾千辛白苦積累下來的一點資本,如此被糟蹋而不能高效利用,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傷害。執政者面對如此亂局而無所作為,實在愧對14億國人的授權。說得嚴重點,這樣的不作為最終將從根基上動搖執政者的政治合法性,當局絕不能掉以輕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