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政協委員欲建“和諧女神”寓意何為?
“自由女神”是資本制度和資本文化的象征,這種制度和文化本身是腐朽和墮落的,與新興、先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背道而馳,故一向為正義的人們所鄙視。時值地方兩會期間,各種雷人議案此起彼伏。就在浙江人大代表朱鐘毅與浙江人民檢察院發言人岳耀勇一唱一和上演了對行賄者欲加之罪的雙簧秀之后,廣東政協委員劉立平又推出了他別有創意的議案:和諧女神。
劉立平說,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也需要有一件標志性的文化建設,永遠矗立在中國東部沿海,從而預示著中國和諧社會的獨特文化精神,并顯示中華民族將為人類作出更偉大的貢獻。他提出,港珠澳在中國改革開放中有著特殊的作用。因此,在連接三地的港珠澳大橋西端,選擇珠海的一個島嶼,塑建一尊高大的“和諧女神”像將有著深遠意義。劉立平還說,一次有價值的文化創意,只要執行得當,可能帶來超出尋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中國精英一貫熱衷于接軌,不僅接軌了西方所謂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把具有能動作用的人硬是接軌成了勞動工具和勞動資源,同時,對西方的自由主義文化更是充滿膜拜和敬仰。女神,在西方文化中占據著核心地位,甚至成為西方文化的形象化象征。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之下,中國的文化精英們把女神硬是接軌成了女人。于是,整個媒體甚至文化娛樂界把女人文化演繹的登峰造極。于是,PK大腿、拼胸、比臀、鏤空等藝術充盈于銀屏內外和紅地毯之間,就連廣告都喊出了“胸太小,老公要離婚耶!”的廣告詞,甚至有些不良組織部官員考察干部都考察到了床上,羅亞平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女人文化,成為特色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女神是自由的象征,但絕不是腐朽與墮落的化身。中國有中國的女神,也有中國的女神文化。中國人心中的女神,是女媧補天古老神話中提煉出的拯救黎民于苦難的獻身精神,是姜女哭倒長城凄美傳說里升華出的堅貞不渝的美好情愛,是革命大熔爐 ——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征程上錘煉出的劉胡蘭、江竹筠似的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中國的女神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是悠久、燦爛而美好的中華文化濃重的沉淀,是摒棄了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資本主義女神文化的結晶,是迄今為止,人類文化當中最先進、最進步、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這種文化,歸結到底,最終融為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文化的體系當中。她猶如我們追求真理、向往和平、憧憬公平正義的偉大事業中,最完美、最浪漫、最有誘惑力的耀眼霞光,與日月同輝。
香港、澳門的百年漂泊,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史,是腐朽沒落的清政府欠下我們民族的一筆滔天大罪。香港、澳門的回歸,是現代中國的百年盛事,給我們深深的體悟當中不僅有榮耀,還有屈辱和教訓。作為廣東政協委員的劉立平先生對此是否應該有所反思和清醒?此先生提出的什么“和諧女神”,完全是受了西方女神文化的一種牽引,是構建和諧社會理論與西方文化的一種赤裸裸的接軌,與我們當前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是對紅色文化的徹底叛逆。因此,所謂的“和諧女神”是極其荒誕可恥的。
如果非要在連接香港、澳門、大陸的特殊區域搞一個標志性的建筑,那么,我認為是可行的,但絕不是什么“和諧女神”。而應該以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為創作靈感,以“回歸”為主題,以“懷抱”為妙想,并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背景來創造一個警示之作,讓全世界華人永遠記?。褐袊I土是神圣的,香港、澳門永遠屬于中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