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學學美國的制裁邏輯
提要:美國宣布制裁中國的珠海振戎公司,中國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有媒體建議中國應設計對美國公司的反制裁。但對付美國這樣的霸道、無賴的國家,反制裁是等而下之的,一味抗議更是在助紂為虐。中國應向美國學學制裁的邏輯,改被動為主動,讓美國去被動;改應對為出擊,讓美國去應對。
美國宣布制裁中國的珠海振戎公司,理由是該公司與伊朗有油品貿易。同時被制裁的還有新加坡和阿聯酋的各一家公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中方對美國決定制裁珠海振戎公司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劉為民說,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中國與伊朗保持著正常的能源和經貿合作。美國企圖把其單方面對伊朗制裁措施國際化,根據其國內法對有關中國公司實施制裁,這是毫無道理的,也不符合安理會針對伊朗核問題所通過決議的內容和精神,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在蓋特納游說中國制裁伊朗失敗后,向中國發出的重要信號,是在“警告”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國石油巨頭。
有媒體建議,中國決不可屈服。北京應認真研究、設計報復性對策,并適時推出,震懾美國對中國以及中國公司的傲慢態度。
本人以為,不屈服于對美國這種霸道行徑,實行反制裁是應該和必須的。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反制裁層面不僅極其被動,而且往往收效甚微。至于表示一下抗議和反對更是等等而下之的,往往是在變相助長美國的氣焰。
怎么辦?中國應向美國學學制裁的邏輯,改被動為主動,讓美國去被動;改應對為出擊,讓美國去應對。按照美國的制裁邏輯,“要么站在美國的一邊,要么是美國的敵人”,誰不與美國保持一致就制裁誰,中國在彰顯自己的主張和利益的同時,緊盯美國的言行,凡發現美國有悖中國的主張和利益的言行,中國應毫不猶豫地對美國相關企業實行適當制裁。
中美經濟的密切度從未像今天這般緊密過,這是美國得以制裁中國企業的方便之處,但這同樣也為中國制裁美國企業提供了便利。美國是一個極端現實和功利的國家,美國的企業受到中國制裁后,美國政府和政客或多或少要感受到一點相應的壓力,加上美國經濟一團糟之際,這種壓力的影響往往要比美國制裁中國企業所能產生的影響大得多。
所以,對美國實行反制裁不過是“人云亦云”,活學活用美國制裁的邏輯才是“自力更生”。
2012年1月1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