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2年01月12日第一版)發表了該報駐美、德、法特約記者和記者的《美1∕3戰艦向中國靠攏》的專題文章,詳細陳述了美國將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文章指出:“上周,當奧巴馬親自公布新軍事戰略時,‘是不是專門針對中國’還勉強可以打個問號。但10日,這場演講的主辦者——新美國安全中心毫不掩飾地說,‘南海將是美國未來在亞太領導地位的標志’。” 《環球時報》這篇文章指出:“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10日在華盛頓演講時稱,未來10年至15年,將有超過1∕3的美軍戰艦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這意味著,相當于日本、法國和英國總和的海洋力量密布中國周邊。”文章援引中國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李杰11日對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的分析,指出:“這樣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艦艇部署將呈三角前行態勢。100艘左右的戰艦數量等于把相當多精銳的艦艇、飛機都部署在這一地區,從而將空海一體戰逼壓至第一島鏈前沿。” 如果我們對此前發生的“美韓聯合軍演”至我國的黃海、美日聯手進行的所謂的常規海上軍演以及美國與南海諸國進行的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看作是并非針對我國而是在顯示其“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安全”的力量的話,那么美國此次的“新軍事戰略”部署已經充分證明了其以往的歷次聯合軍事演習不過就是針對中國的“和平崛起”,就是要始終保持并加強其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就是要徹底實現其“全球戰略”,同時也證明了我們對美國抱有的“攜手共進”的“期待”不過就是我們的“一廂情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通過種種借口、采取各樣手段不間斷地掃清其“稱霸全球”的“障礙”。在美國看來,那幾場旨在“清除異己”的局部戰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現在是到了用武力遏制、協控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國的時候了。我們說,這就是美國的“帝國本性”,這就是美國“亡我之心不死”的總暴露。現在,美國已經“亮劍”于中國的南海,直接威脅到了中國的“核心利益”。關于這一點,今天的美國是毋須像以往那樣百般地“掩飾”、反復地“辯解”了。 “劍指南海”,這是美國掌控亞太的必然。因為美國要穩穩當當地稱霸世界,因為南海周邊“各色小霸”始終欲搶占我國的南海島礁、擴充各自的實力、抵制中國的“和平崛起”,所以雖然它們的野心有“大小之別”,但在利益需求上卻“共同一致”。美國的奧巴馬雖然已經宣布要“削減軍費”,但是當他已經將“新軍事戰略”定格在西太平洋、瞄準了中國的時候,他在亞太地區的盟友們自然就是他的另一支實現“新軍事戰略”的潛在軍事力量。因此說,美國所謂的“削減軍費”不過是在“遮人耳目”,屆時它將從自己的亞太“軍事盟友”那里獲得更多、更直接的“軍事力量”。 這就是奧巴馬玩弄的國際政治軍事陰謀。如果當今的中國人看不到這一點,如果當今的中國人不相信美國依然沒有放棄它的“亡我之心”,那就是天大的錯誤。試想:作為當今世界上的“霸主”,美國豈能就此真的“削減軍費”、真的就實心實意地與中國一起致力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嗎?當然,中國是真心希望與美國“和平共處”、“合作發展”、“和諧發展”的,但是美國卻不是這樣。美國始終在推行他的“炮艦政策”,始終在推行它的“霸權主義”,始終將中國視為它的“敵對國家”。對此,《環球時報》的這篇專題文章已經做了充分揭露:“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報告呼吁美國應在今后幾年內將海軍艦只數量從當前的285艘增加到346艘,否則,‘美國將被地區國家視為衰落大國’,而中國將像冷戰中蘇聯逼芬蘭‘中立一樣,掌控其周邊鄰國’。” 美國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在施展“拉攏”、“打擊”和“演變”等“稱霸全球”的具體手段而獲得了“實質性效果”后,現在將軍事攻擊的矛頭公開地對準了一向致力于世界“和平發展”的中國。這就再一次告訴我們:帝國主義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即使是一時的“變”,那也是為了更大規模、更大范圍的“占有”;只要美國依然是帝國,其“擴張侵略”、“掠奪占有”的本性就要暴露出來。 因此,面對當今美國的這個“新軍事戰略”,在處理中美之間各方面關系上,我們絕不能天真地以為美國已經成為我們的最重要也是最親密的戰略合作伙伴,我們必須看到這樣的一個客觀事實:在影響到美國“全球戰略”實現方面,任何在美國看來是一種現實或是潛在的“障礙”都是必須予以清除的;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若是超出了美國的預期,那都是不能為美國所允許的,即便在這方面是它的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附庸”抑或“盟友”所為,那也是不能被容忍的。這是美國為了順利推行它在世界上的“霸權主義”而必須要做到的。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