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按:
觀此文,大致可以印證當前的文人是多么的無行。
文人者,士人也。往古于文人,有兩標準:忠與孝。
忠者,忠誠也,正直也,良知也,求道也;
孝者,知恩圖報也,孝敬父母、國家也,有善良之心也。
是故,不忠不孝者,禽畜也。
但凡忠孝之人,當善良、正直,堅持原則,造福大眾,尊重歷史,務實而不虛驕,堅守而不虛妄和賣身于名利場也。今日之文人,在物欲橫流的大潮下,私欲膨脹,信念缺失,乃至于投靠利益集團,賣身于強勢權力和權貴,用一套似是而非、顛倒黑白的文字障礙,鑿穿附會,裝神弄鬼,不惜犧牲全社會文化本義之基本平衡和環境,去迎合權貴資本,躁動時尚,出賣良知,成之為無恥之徒也。
單從“楚”言之,“楚”乃東周列國之一也,時楚地除湖北外,尚有湖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等地;這筆賬又怎樣算呢?
“鄂”首先是古之地名,且乃多義詞,或通“諤”(言語正直)、通“愕”(驚訝)通“萼”(花托),“鄂”字不吉利者,顯然是不學無術者們的望文生義或無事生非之為。
有網友言:依我看,先從北京改起,京和“驚”同音,首善之區,怎能讓人擔驚受怕?海南赤裸裸的叫“窮”不行的,開時代的倒車!廣西和貴州,桂和貴的簡稱跟“鬼”同音,恐怖啊,要不得!同音諧音和吉利的關系誰不心知肚明啊。廣東人最有錢,他們說8就是發,誰不信?當8被公認為“發”的時候,我們不是把百年奧運開幕日定在幾個8上面嗎?
若再把“楚”與可憐聯系一起,以此類推,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坐不住了
叔孫仲通
2012-01-09
湖北最近確認,將鄂商改稱為楚商。省府表示也正在考慮將本省簡稱改為楚。看各大媒體的報道,改簡稱的原因主要是為招商引資;還有其他原因。看《中國經營報》的報道。
湖北省企促會會長陳旭東透露,“鄂商”改名的原因,“主要是‘鄂’這個字不好,從字面上看,兩個口代表著吵架,一個耳朵意味著偏聽偏信,虧則是虧欠,這些都是湖北商人接受不了的,覺得別扭。”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玉堂則表示:“在古代‘鄂’通‘噩’,現代‘鄂’與‘惡’諧音,確實不太好聽?!眲⒂裉檬亲钤缣岢鰧ⅰ岸酢备摹俺钡膶W者之一。
陳先生應該是企業家吧,民間人士。企業家做生意喜歡討個吉利這個無可厚非。不知道他的拆字法政府是不是也有人心有戚戚焉。劉玉堂先生是體制內、湖北官方智庫的學者和領導,他這個分析就讓人驚詫莫名了。
按照劉先生的說法,諧音字不好聽的就要改,那么要改的地方就多了。湖北一旦改成功,很多省份都會坐不住。
四川坐不住。四川自古簡稱蜀。蜀和老鼠的鼠同音,老鼠是最令人討厭的動物之一。蜀和輸贏的輸發音也近似,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天府之國的四川怎么能輸呢?
海南坐不住。海南簡稱瓊。瓊表面上是個好字,玉樹瓊花,很有意境。但是瓊也和窮同音。海南經濟發展不發達,難道是受這個瓊字的詛咒?
黑龍江坐不住了。黑龍江簡稱黑。且不說諧音,黑字組詞很多都不是好詞。例子就不用舉了吧。
安徽的皖字好象也不好。皖者晚也,做什么都比別人晚一步,發展落在別人后邊。皖的右半邊是個完字,完蛋的完。
甘肅的甘也不好。甘,本來是甜的意思。可是甘干同音。甘肅本來就缺水,怎么可以成天把干掛在嘴邊呢?不吉利。
云南簡稱滇,跟瘋瘋癲癲的癲一個音,也不吉利。
內蒙古簡稱蒙,那么內蒙古人就簡稱蒙人,到處蒙人,那還怎么做生意?改了吧。
根據陳先生說的拆字法,福建的閩字尤其不好。里邊是一條蟲。這個據說在文字學上還是有根據的。門里邊一條蟲,門代表封閉,閉關自守,人哪里有罵自己是蟲的?這個閩字非改不可。
其他的省份簡稱也未必很好。山東簡稱魯,雖然是從衣冠文物之邦魯國得名,但魯莽、愚魯也是這個魯字。其他桂、藏、疆等也有一些意思不太好的諧音字。其實湖北改鄂為楚,楚字也未必好聽。在湖北方言里楚和丑是一個音。
根據劉先生的理論,有兩個省的簡稱肯定不用改。一個是吉林,簡稱吉。非常吉利。一個是貴州,簡稱黔或者貴,兩個字都很好,黔和錢諧音,貴就是富貴嘛。可是吉林的經濟,在全國根本排不上。貴州的簡稱最好聽,人均產值排在全國倒數第一。
那么湖北改鄂為楚,就一定能發財致富嗎?如果不腳踏實地去干,沉浸在這些虛文之中,恐怕看不到很大希望。商人做生意討個吉利問題不大,民間茶余飯后聊聊也不是不行。如果這樣疑神疑鬼成為政府行為,那么問題就很大了。
說白了,這是搞迷信。黨的干部搞迷信合適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