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如期圓滿舉行,在給人留下數不勝數的音樂美妙享受之后,一些深層次問題再一次讓人們不得不思考。比如,除藝術境界、思想哲學之外,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其實與軍事國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首先,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年又一年的主題,始終都是陽光燦爛的、朝氣蓬勃的、堅毅陽剛的、歡快瀟灑的、節奏明快的、振奮人心的,具有顯然的軍事特性。
其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目錄,總是包含著激昂振奮的進行曲、輕快驕傲的凱旋曲等屬于軍隊顯著特色的樂曲。
第三,西方交響樂團主要是由管弦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的演奏團隊。其中,管弦樂隊中的銅管樂,主要包括“大、中、小”號、圓號(法國號)等,顯然,“號”最具軍隊突出特色;木管樂包括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英國管,大管(巴松管);打擊樂的突出代表是“鑼、鼓”,鑼與鼓恰恰是冷兵器時代戰爭中吶威助陣的軍事設備。
第四,無論從古到今、還是從西到東,軍樂是部隊文化與戰爭進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指揮軍隊整體行動、軍事進程、日常管理、生活娛樂的多重作用。
第五,那些震撼人心的軍樂,往往具有軍魂的紐帶作用,是不盡的力量源泉。比如,后來成為美國國歌之一的楊基進行曲。
中國人民解放軍,同樣有自己特色的優秀的軍樂隊。《黃河大合唱》就是軍樂中最著名的交響樂曲,是凝聚人心抗擊日本侵略并推動建立新中國的不竭動力。遺憾的是,這些年來,我們似乎對《黃河大合唱》這首力量磅礴的交響樂曲及其包含的藝術生命力有些淡忘了。其中,80后的新一代,似乎對他沒有怎么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血緣關系。因此,在新年感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給人類帶來的種種藝術并心靈享受之際,筆者寫這篇博文,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這個濃縮的具有強烈震撼力的音符,重新燃起埋藏在我們心中的,即將屏息的,曾經震撼我們整個國家民族身心的,那把歷史性的火焰。
怒吼吧,黃河!!!
二〇一二年一月九日 于中國衡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