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官場酒文化:腐敗味乖戾氣愚昧態諂諛風
2012年01月10日
編輯視線
官場“酒文化”釀出了什么
中國人在酒文化中浸淫已久。五千年的酒文化延綿至今,伴隨經濟的大發展而異常繁榮。特別是在公款消費的助推下,官場上的飲酒之風可謂登峰造極,以至享譽華夏的茅臺酒已經事實上躋身奢侈品行列。“酒興”如此這般地畸長,并未使酒之文化氣味愈來愈濃,反而使之與“文化”二字漸行漸遠,與歪風邪氣越走越近。如今在喝酒已成“重要工作”的某些官場,充斥其間的,是濃濃的腐敗之味、乖戾之氣、愚昧之態、諂諛之風。有民謠為證:
“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同志要培養;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同志要調走;能喝啤酒喝飲料,這樣的同志不能要。”
“公家出錢我出胃,吃喝為了本單位。”
“窮也罷富也罷,喝罷!興也罷衰也罷,醉罷!”
“領導干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干部不喝酒,一點信息也沒有;基層干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紀檢干部不喝酒,一點線索也沒有。”
酒喝到這份兒上,還有何文化可言?!
當下官場,不僅幾乎是無酒不成席,而且是無好酒不成席。因為是公款吃喝、公款招待,用不著掏個人腰包,所以,酒要檔次高,才能顯示規格高;酒要喝好甚至直到把人喝倒,才能顯示熱情。酒不僅被用來勾兌感情,還被用來勾兌業績、利益、權力甚至情色。有這樣一種“理論”:只要沒把公款裝進個人腰包,吃了喝了算不了什么,有不少人對于在官場多年“吃了個肚兒圓”頗為坦然。
酒本是一種以糧食、水果等為原料,經發酵、蒸餾或勾兌而成的神奇之物。自古以來,人們用“瓊漿玉液”、“陳年佳釀”來贊美酒的品質。酒文化被視為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獨特。有人這樣描述酒的文化之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詩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灑脫,“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氣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悅,“綠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紅酥手,黃滕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獷……酒有酒義,亦有酒謀。酒謀乃“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把酒作為一種達到某種目的的工具。在酒風日盛且越來越被庸俗化、低俗化的今天,酒這種醇香清澈之物已被腐敗的官場文化“發酵、蒸餾、勾兌”得面目全非:有人設高檔酒宴取悅上級,有人以酒送禮謀取私利,有人用勸酒灌酒罰酒作為一種樂趣,有人把命令下屬喝酒視為一種權威,有人因嗜酒醉酒而忘乎所以、不理政事、貽誤工作、丑態百出,有人不想喝酒陪酒卻欲罷不能、痛苦不堪,有人因終日陪酒而傷身害體、家庭不和甚至“以身殉職”,每年因公款吃喝而糟蹋的食物、浪費的錢財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從“酒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到“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中國酒文化特別是腐敗官場的“酒文化”已經墮落到什么地步,是該清醒地思考一下了。酒可怡情,亦可喪志,還可亡國,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
讀者聚焦
酒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
朋友小張原本是一名很優秀的高中英語教師,2009年被招聘為副鄉長。從此生活軌跡發生改變,接待應酬成為每天必須的工作。由于飲酒過度,他時常感到身體不舒服。2011年國慶節后去醫院檢查得知,腸胃出了問題需要手術治療。
住院期間,我曾多次看望。一次,他拉著我的手悔恨交加地說:“沒想到副鄉長就是個酒囊飯袋,陪吃陪喝比工作還累。政府部門官大一級壓死人,為了保證主要領導不喝醉,酒桌上要硬著頭皮搶著喝,替了書記替鄉長,酒一個勁兒地往肚子里灌,宴席結束還要送人。一天下來筋疲力盡,肚子里除了酒精沒有別的,實在受不了。”朋友的愛人抹著眼淚說:“等病好了,干脆回學校安安穩穩當老師比啥都強。”看著朋友虛弱的身體,我隨聲附和地說:“以后要少喝酒,保重身體最重要,畢竟酒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
山東淄博市 邊增進
考核驗收變靠“喝”驗收
每年辭舊迎新之際,許多有“名頭”的“考核驗收團”競相到“一線”瀟灑走一回:“年終考核”、“年度考核”、“目標考核”、“政績考核”多如牛毛,“達標驗收”、“工程驗收”、“項目驗收”、“評比驗收”泛濫成災。
“考核驗收團”來時興師動眾,小題大做,而考核驗收時卻往往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僅滿足于看看材料,聽聽匯報。被考核驗收的單位或個人,為了能爭取到所謂的“考核名次”、“先進稱號”、“年終獎項”,則如“接天神”一樣曲意恭維,百般討好。功夫在事外,盛情接待靠“喝”驗收才是實招兒。
名酒款待,小心伺候,千方百計討取“婆婆們”的歡心,生怕哪一點照顧不周得罪了手中攥著“生殺大權”的“考核驗收團”。考核驗收隊伍則“上午基層走一走,中午飯店撮頓酒,下午醉醺醺地走”。一些“考核驗收團”不看基層的工作力度,只看基層的接待態度;不管基層的工作好壞,只管基層的盛情招待;不顧考核驗收的原則標準,只顧基層招待的各項標準;不在乎考核驗收的實效,只在乎基層送給的紅包……“考核”似乎變成了比吃比喝、大吃大喝、貪圖享受的考“喝”,“驗收”則變成了擺筵設宴喝好酒、推杯換盞干美酒、暗中交易忙敬酒的“宴”收。
一項工作往往需要幾個部門的考核驗收才能“過關”,你方唱罷我登場。基層單位有時一天要接待五六批各路“神仙”,迎來送往,陪吃陪喝,疲于應酬,折騰得暈頭轉向,苦不堪言。
山東濟南市 馬洪利
一杯酒,十萬塊
前不久,我隨同單位的一位局長去省城一部門跑項目,經過努力,省城領導終于答應批給我們單位一個100萬元的項目。當晚,我們局長在省城一酒店宴請省城部門領導,以示感謝。
不知不覺,幾瓶高檔白酒下肚,每個人都醉意矇眬。這時,那位省城部門領導拿著一瓶酒來到我們局長面前,在桌上一連倒了滿滿十杯白酒,硬著舌頭半開玩笑地對我們局長說,“這次這個項目是100萬,現在桌上一共十杯酒。喝多少杯給多少錢,少喝一杯就少給十萬元。”此時,我們局長已經喝到極限了,怎么能再喝掉這十杯白酒呢?我護主心切,急忙端起一杯酒準備替局長先喝,誰知被省城領導喝止。這位領導又增加了一條“規定”,這十杯酒不準任何人替喝,如果實在喝不了,也不勉強,那就“照章辦事”了,那100萬元的項目只能與你們無緣了。省城部門領導語氣軟中帶硬,讓人無法抗拒。
十杯酒下肚,局長一頭栽在酒桌上,頓時不省人事,直接被送進了醫院。
河南西峽縣 文道
無奈的“陪酒族”
在一次招商引資活動中,單位安排了一桌規格相當高的酒席,領導事先給我們幾個陪酒之人講得很明確,酒席牽涉到2億元投資項目的去留問題,只要對方高興,項目就可盡快落地。對于我們幾個位低職小的陪酒族來說,單陪吃陪喝已享殊榮,怎能擔當如此重任,無奈之下,只有再豁出去,權當是為招商引資獻身吧。席間,領導坐在主陪的位置上,我們幾個環繞著他,對面是尊貴的各位公司董事,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涌上心頭,今天又得魚死網破一回了。領導知道自己有后盾,不停地向客人們敬酒,幾位客人仰仗過人的酒量,也沒有反對的意思。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酒場之戰”開始了。
陪酒族最重要的素質就是眼疾手快,只要發現領導杯中有酒,要在客人不注意時迅速將其“占為己有”。一杯兩杯下肚之時,我還清醒地告誡自己,這次陪酒非同小可,千萬要把持自己,萬萬不能當眾出丑,即便是喝成胃穿孔,也要死扛著;三杯四杯入口之時,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心跳開始加速;五杯六杯浸入喉嚨之后,仿佛天地倒置,暈眩不止……一直到八杯,我似乎還聽到領導和客人們爽朗的笑聲,還有酒杯相撞時發出的清脆聲響。
終于,替到了第十杯上,客人要催飯了,領導吩咐下去讓開飯,我長出了口氣,總算結束了。和領導目光交織的剎那間,看見領導露出滿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踏實了。
送走客人,領導拍著我的肩膀說:“年輕人好樣的,下次再有重要客人,你是不二人選。”聽了領導的表揚,我竟然不知所措,能說是頻繁應酬鍛煉了我的酒量,還是無可奈何的死扛硬撐?一時間,我百感交集、一片茫然……
河南平頂山市梁寶輝
酒量成了求職“敲門磚”
又到大學畢業季。這段時間,我們懷揣夢想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招聘會。前幾天,同學們聚在一起談到找工作的遭遇,不約而同都說到了“酒量”——這個令人“郁悶”的“職務要求”。原來,許多同學應聘公關、外聯等職位時遇到了這樣的招聘公告:要求大學生有一定的酒量,不會喝酒的不要。
“到底是招酒桶呢?還是招人才呢?”我們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酒量”一詞,顯示“找到相關結果約23,700,000個”,前八條是這樣的:“如何提高酒量、怎么練酒量、提高酒量、怎樣練酒量、增加酒量、怎么鍛煉酒量”。如此的搜索結果讓人啼笑皆非。看來,酒量真的很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 鄭海鷗
公民論壇
不良酒風敗壞黨風
浙江湖州市 段寶忠
當前,某些黨員干部,不是深入田間地頭和企業車間,而是游走飯店賓館和大小酒場,“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勢必會影響黨風廉政建設。
某些黨員干部是端起酒杯,忘記口碑。基層干部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有的黨員干部對喝酒吃飯的事勁頭十足,可是對百姓期盼的事不聞不問,長此以往,肯定會抹黑形象,失去口碑,最終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
某些黨員干部是滿嘴酒話,沒有實話。酒過三巡之后,就滿嘴跑火車,借著酒興,凈說些套話假話大話空話胡話,說來說去最后還是那些廢話不算話,殊不知“真話就是最好的話、水平最高的話”。
某些黨員干部是渾身酒氣,不接地氣。黨員干部出入酒場多了,自然就沾上幾許酒氣。因為酒氣多了、洋氣多了、官氣多了,淳樸的鄉土氣沒有了,應有的正氣也丟到九霄云外了。
某些黨員干部是愛耍酒風,毀掉黨風。不少黨員干部對不良酒風的禍害缺乏必要的警惕,甚至極個別人頗不以為意。殊不知,酒風連著作風,作風連著黨風,黨風連著民風。不良酒風培養的只會是官德操守缺失的干部,是敗壞黨風民風的“酒肉干部”。
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良酒風看似小惡,然小惡亦可釀成大禍。期盼廣大黨員干部深曉“酒杯、酒話、酒氣、酒風”四害之惡,少端酒杯多爭口碑,少說酒話多講實話,少沾酒氣多接地氣,少耍酒風多護黨風。
剎住“領導公養”歪風
陜西西安 胡克正
如今,不知是由于市場經濟沖擊使為官者“觀念”發生變化,還是因為受封建遺風的潛移默化,本應為公眾服務的領導干部竟有了“公養”的潛意識,并在不知不覺中付諸行動,大凡能與“公”字沾上邊的花費都一一開票據在單位報銷。
在這些領導眼里,每天忙于工作誤了吃飯,公家理應請他吃上一頓“工作餐”;平常因上鏡應酬穿著差了會有損單位或地方的“形象”,動用公款買套名牌衣服,也完全合乎“情理”;至于出差在外,累了去洗洗頭,煙癮犯了去買條中華煙,拿回單位報銷就更不用大驚小怪了。“領導公養”發展到如此程度,“工廠的機器農民的田,當官的老婆大款們的錢”的“四閑歌”,以及“工資基本不用,吃穿基本靠送”的新民謠,怎能不從廣大老百姓的口中流傳開來?筆者以為,要徹底杜絕這些尖刻的民間歌謠流傳,重要的是剎住“領導公養”這股歪風。
《黨章》明確規定:黨的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當今的“領導”者,是拿著工資為人民服務,且工資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逐年增加,是不應額外生出特殊的“公養”要求來的。因此,各級有關部門應切實采取有力的措施,斬斷有些“領導”者想要“公養”的念頭,讓他們伸手就被捉,何愁喚不回良好的社會風氣?
讓“拒酒”不再成難題
四川綿陽 張劍
年終將至,各種聚會頻繁起來。如何在一套套勸酒詞下全身而退?據報道,“超級實用的拒酒詞”最近在微博上盛傳,短短時間被轉載數萬次。
無酒不成席。但當前的聚會,承載了太多的“意義”:企業公關關系酒,權力升遷賄賂酒,招標競標感謝酒,私人盛宴人情酒。不少人樂于通過喝酒這一渠道找到更便捷、更“實惠”的升遷之路、致富之道。為了達到目的,“酒”被用到極致。當酒精的社會作用被放大,人們便不顧自己的身體、不顧對方的感受,用敬酒詞“勒令”對方喝下去。
在我看來,唯有“拒酒寶典”不發揮作用,聚會才會回歸正常。其一,不需要醉酒的聚會,往往會給人們更多的交流空間,讓大家在寬松的環境里,交流生活心得,豈不樂哉!其二,不需要醉酒的聚會,往往少了更多的權錢交易。
“拒酒寶典”之招數
這幾招你可否用過?
一、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二、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會陶醉;
三、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
四、感情淺,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五、為了不傷感情,我喝;為了不傷身體,我喝一點。
茅臺價格就是腐敗溫度計。
其實,這種所謂的“酒文化”早已經成為全國人民所十分痛恨的官場腐敗的流行式了,卻為什么于至今才能披露見諸于堂堂的黨報?可見在以往的官場對這種東西是能遮蓋就遮蓋、能敷衍就敷衍就的。不敢公開揭露這種官場特有的“酒文化”現象,明知人民群眾對目前反腐成效十分不滿的有關部門,卻居然敢于宣稱“滿意率”高達百分之七八十的程度,這種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做法,不但不可能達到粉飾太平和蒙蔽廣大人民群眾的目的,反而會激起人民群眾對黨反腐敗斗爭決心的懷疑,從而將會向與黨離心離德的方向發展,客觀上必然給黨帶來十分有害的作用!因此,中央應當如實地了解民心、民意,敢于正視和承認目前官場腐敗嚴重的現實,并切實加強反腐敗斗爭的力度,尤其是應當嚴懲腐敗官員,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人民群眾也才能發自內心擁護黨的領導,同心同德建設和諧小康社會!這是人民群眾的心聲!腐敗不除,中華難興!
《人民日報》又出好文章!!酒文化居然堂而皇之成為處理官場關系的重要手段,這與我黨的根本宗旨格格不入。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喝酒辦事非但與為人民服務毫不搭界,而且是各級官員進行利益交換,上下一團和氣,共同侵犯人民利益的腐敗行為。酒文化敗壞了我黨形象,疏離了黨群關系。必須嚴加整肅。只是這股風氣已經愈演愈烈,不痛下決心,恐怕很難剎住了。更重要的是,酒文化的根源出在哪兒?今天剎住酒文化,明天會不會出來其它形式的腐敗文化?酒文化只是腐敗表象之一,整治腐敗,根本上還須還權于民。
有些無能的領導們,只會喝酒,不會做事,所以拿酒量當規則......無能的領導太多了,都跟著起哄,然后規則變成理所當然的事......你不遵守,不順應規則,不使用規則,就別想在這條路上好走......見過邊喝邊要錢要三陪的小領導,在他的心里,他自己的領導喝得更多,要的更多,風光的多......不過,我也見過的大多數企業高層,還是不想喝太多的,他們大都是沒辦法,請客的要你喝,下屬們敬你酒,熟人請你客,你能不喝?......這是習慣,不僅是領導的習慣,也是需要領導的人的習慣,領導們抱怨說“沒辦法”...敬他酒的人也說“沒辦法”...其實,大家都省省吧...不喝能死人嗎?...喝酒倒是會死人,前幾天,剛聽說個前輩同事酒桌上喝死了...50多歲...猝死...
真是一篇好文章。
鳳凰網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網友:zlybr
鳳凰衛視及網站應該有點新聞工作者的良知,多發點這樣的好新聞!
其實,這種所謂的“酒文化”早已經成為全國人民所十分痛恨的官場腐敗的流行式了,卻為什么于至今才能披露見諸于堂堂的黨報?可見在以往的官場對這種東西是能遮蓋就遮蓋、能敷衍就敷衍就的。不敢公開揭露這種官場特有的“酒文化”現象,明知人民群眾對目前反腐成效十分不滿的有關部門,卻居然敢于宣稱“滿意率”高達百分之七八十的程度,這種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做法,不但不可能達到粉飾太平和蒙蔽廣大人民群眾的目的,反而會激起人民群眾對黨反腐敗斗爭決心的懷疑,從而將會向與黨離心離德的方向發展,客觀上必然給黨帶來十分有害的作用!因此,中央應當如實地了解民心、民意,敢于正視和承認目前官場腐敗嚴重的現實,并切實加強反腐敗斗爭的力度,尤其是應當嚴懲腐敗官員,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人民群眾也才能發自內心擁護黨的領導,同心同德建設和諧小康社會!這是人民群眾的心聲!腐敗不除,中華難興!
該文好,好在哪里?好在講真話,正視了問題。從嚴治黨、從嚴治吏,該是動真格的時候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